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生 > 城市记忆
【朋友】悼周长城兄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年05月12日 09:32

  悼周长城兄

  溯源相识在鄞江,噩耗传来泪似洚。

  大笔犹期诗出手,中宵或伴月临窗。

  新年甫至悲千古,老友何堪凋一双。

  总有厥功差可慰,纂成方志记乡邦。

  【注】

  周长城兄相识于1986年的鄞江中学。当时他是语文教师,我是数学教师。周兄写新诗,我写旧诗。

  1999年12月,在由十位作家朋友组成的《新纪元鄞县作家文丛》中,周兄推出了新诗集《一棵树》,我推出了旧体诗词集《半青集》。我曾对他戏说,我只是你树上的半青之叶。以后要再出诗集,就起名《全黄集》了。

  1992年我从银行的乡镇办事处调到了市区,巧的是那年鄞县作协成立,当选为副主席的长城兄因此奉调进城。

  夫人崔秀玲也因此调入鄞县科协,后任鄞县文教卫副县长、鄞州区文教卫副区长、宁波市工商联合会会长,现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分管财政工作。

  还有那个可爱的宝贝女儿,我还是她的数学师傅,现在都复旦大学研究生毕业在上海参加工作了。

  后来,长城兄又调到县志办,参加了鄞县地方志的编纂工作。巧的是,张志国、金儒宗等人,都是先前认识的熟人,我们两家单位又只相隔一条街,常去看他们。

  一年后所有县志办的人员都参加了《鄞县日报》(即今天的《鄞州日报》之前身)的筹建,我也写了一篇关于房改的新闻调查稿,被刊载于《鄞县日报》的第一期试刊号。据说该稿得到了很多报社同仁的好评,也因此与时任鄞县宣传部副部长、报社总编的校友周时奋兄接上了关系(我至今还记得八十年代的杭州大学一次同乡会上,有幸听到了多才多艺的周时奋兄的戏曲唱腔。)那时的《鄞县日报》,汇集了鄞县的很多优秀的文学创作人才。二位周兄,厥功斯伟。

  几年前,我去看过时任《东南商报》编辑部副主任的周长城兄,后来听说任社会新闻部主任。

  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他竟于新年的1月2日晚上走了。

  还是昨晚在网上听朱和风兄,方知他仙逝的消息。

  诗成后,通过短信发给洪定迪、周时奋兄。

  洪定迪的回信是:“今天我在鄞江殡仪馆送别长城。”(短信收到时间:2010.01.04.08:57)

  周时奋的回信是:“我在送长城去墓地的路上。”(短信收到时间:2010.01.04.09:47)

  我托他们代我送长城一程。

  愿长城兄一路走好。

  另一老友,指去年英年早逝的杜熔兄。

  执笔 宁波的书虫

稿源:  编辑: 祝欣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