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 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的影响分为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短期内,奥运会创造了工作机会和收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然而,奥运会对举办城市最大的影响却在于对城市长期的发展和改善上,主要包括:城市的更新、奥运村的创建、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旅游和会展活动的增长、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提高等,其中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改善是对奥运会举办城市最重要的长期影响。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谈绪祥说,奥运场馆的建设从空间布局上进行了科学规划,代表新世纪风采的奥运场馆与这座古老城市和谐共存。 在北京为奥运会建设的31个场馆中,都在地域上或空间上和旧城做好了相应的处理,没有一个新建和改扩建的场馆是在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中轴线是古都北京在空间组织上的一个重要特征,而新的奥林匹克主中心区就位于城市中轴线的北端,这样就继承和发扬了北京中轴线的城市空间组织的结构和特征,是奥林匹克遗产对北京整体城市建设的一种继承和发扬。 耗巨资兴建的奥运场馆,不仅为奥运服务,也像一颗火种给周边地区带去了新的功能,带动了其发展。五棵松体育中心弥补了北京西部缺乏大型文体设施的缺陷;建在北京大学等高校内的一批场馆,赛会后将成为高校师生及周边地区群众健身的场所;而拥有鸟巢、水立方等众多新建场馆的奥林匹克中心区赛后将成为一个集文体表演、会展等功能为一体的新经济区,这里将成为未来北京文化创意、体育等新兴产业的支撑点。 在北京北郊,一个奥运场馆带动一座新城的神话正在变成现实。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是北京奥运会赛艇、皮划艇、马拉松游泳以及残奥会赛艇比赛场地。 顺义区委书记夏占义说,这个项目当初吸引了五六个区县竞争,最终花落顺义。我们认为奥运会本身并不意味着直接带来多少财富,但它提供了一个借势而上的发展机遇。受惠于北京奥运会,顺义境内完成的重点工程总投资在300亿元以上,区域市政发展水平将因此提升10至20年。 除了有形的场馆和城市面貌,奥运会还使得科学发展的理念在北京深入人心,这种看似无形的变化却蕴含着更为巨大的力量。 当前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正遭遇日益严重的能耗与污染瓶颈。在脆弱的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家首都的功能要求下,借助奥运筹办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绿色发展成为北京市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 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执行会长陈剑说,绿色奥运作为北京奥运会的核心理念之一,一直贯穿过去七年的筹办工作。现在以首钢、焦化厂为代表的重化工业在北京已经淡出,一批高能耗高污染的工厂关停并转,腾出的土地用于引进更多的跨国公司总部,设立金融、物流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北京看似经济结构的调整,其实是增长方式的转变,这些变化不仅惠及北京,而且对中国各地都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北京工商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季铸说,实践证明,北京的资源使用效率已经名列前茅。在服务经济的发展逻辑下,北京已经探索出一条解决资源瓶颈和环境压力的道路,同时其支撑经济增长的人才效率、社会效率(就业)发展都将在后奥运时代形成一个和谐的机制。 有专家提出,奥运经济具有三种效应:聚合效应——在一定时间内吸引各种生产要素聚集,从而产生巨大经济效果;辐射效应——从举办城市中心点传导、递延出的强大市场和经济能量;裂变效应——在特定条件下使原有生产要素重新组合,释放出新的能量。 “奥运效应”正充盈在我们的四周,有的效果已经显现,有的如旅游等还需要时间才会明显见效。但北京受益奥运、百姓受益奥运、企业受益奥运,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尽管不能估计过高,但这种辐射到全国的“惠国”效应已经显露。这种在科学发展、以民为本理念指导下发展的奥运经济,将会长时间为亿万国人所共享。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一批 财富 场地 化工 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