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的是姚江畔园林式村庄,村庄边道路四通八达,自来水和生活污水全部连通到大管网,村里文体、卫生、商贸设施一应俱全,夫妻两个每月在企业打工收入有5000多元……江北洪塘街道邵家渡村的孙伟荣实实在在触摸到了“幸福”。 老孙的幸福得归功于风起云涌的新农村建设。从“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向农村的覆盖范围”、“将政府对基础设施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的决策,到今年全市各级财政投入“三农”资金将超过70亿元的数据回应,身处其中的全市300多万农民真切地感受到,农村进入了村容村貌变化最快、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市现代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重点和难点,在不断的探索中,一条破解这个问题的思路正在变得清晰,那就是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使新农村建设成为最大的“民心工程”和“幸福工程”,成为与构建和谐社会相辅相成的一项长期性社会建设工程。 “我们要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这是很多农民常说的一句话。鼓起口袋,便是最大的实惠。我市在对农业和农民一如既往实施政策性“输血”基础上,着力构建农民财富长效积累机制,免除农民增收的周期性波动。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0689元,增幅13.4%,已多年保持二位数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比远低于全省和全国的比例;全市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超过83%,连续三年居全省首位。 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首先得益于推动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现在一年赚的顶得上过去务农3年的收入。”
参加免费培训,获得厨师资格证书,到市区一家大酒店上班……短短一个月,江北区姚江村的毛建挺完成了“洗脚上田”。目前,我市土地流转面积已超过100万亩,上半年又有4.34万名农民参加了农业技术或转岗就业培训,有1.5万人进入二、三产业,全市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率已达80%以上。
农民的转移就业,为发展现代农业创造了条件。截至去年,全市已经拥有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18家,启动了20个特色农业基地建设,涌现了69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如今的田头,已难见挥汗如雨的农民,绝大多数农活被机械代替;如白色海洋般的各种大棚连绵不绝;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拥有量均居全省前茅……上半年,全市农产品出口逆势上扬,达到了4.68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5.5%,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最好的印证。
富裕起来的农民已不再满足生活在灯不明、路不平、水不清的旧村落里。市委、市政府作出了“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的决策部署,前年开始建立市县领导联镇带村制度。与此同时,各地纷纷组建新农村建设顾问团、研究中心和促进会,全市已有5085家企业参与村企结对,协议出资2亿元。
这些从上而下全面参与的举措,有力促进了我市村庄整治快速推进:全市建成通村公路2000多公里,乡村康庄工程全面完成;1026条骨干河道得到整治,提前一年完成“千里清水河道”建设任务;上百万农民喝上了“放心水”,农民饮用水工程实现了全覆盖;2000多个村几乎村村都有放心示范店……全市涌现了环境整治村1517多个,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222个。“这是继土地承包到户后,党和政府给我们农民办的最大实事。”农民的话朴实而厚重。
过去农民有三怕:一怕老来无靠,二怕生活无着,三怕得病住院。如今让农民更高兴的是,他们开始像城市居民一样,逐渐享有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弱有所助、幼有所学的权益,“安全系数”明显高于全国。
低收入农户被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全市近6万低保农民人均月补金额100多元,远远超过全国平均;
96.3%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基金的统筹水平和补偿比例大大高于国家标准;
近52万名被征地农民有了养老保险,其中近33.7万人按月拿到“退休工资”;
大批农民工纳入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体系中;
全市“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94.6%,人均标准供养费用占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6成……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保险 财富 出资 出口 特色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