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评价机制需要改革 科研经费配置导致种种乱象的另一个原因,是缺乏科学的科研成果评价机制。 高教研究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唐安国教授认为,诺贝尔奖的评审机制有两个重要特征值得借鉴:第一,公示制度,主动引入社会反方机制,有质疑都可以提出来,提出来都会有调查,在查清前不会颁奖。有很多研究成果在公示与得奖之间,等待了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第二,推荐人制度,诺贝尔奖评委会有一个专家库,专家都是以人格担保独立推荐,推荐后评委会在其中不断筛选。 但是,我国当前的科研成果评价体制问题很大,不是以社会效益、市场效益看成果,而是盲目崇拜学术权威。同时,“小圈子”现象突出也阻碍了鉴定专家说真话。2006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现了“汉芯造假”事件,震惊一时,成为近年来最典型的科研造假事件,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就是科研成果评价环节上出了极大漏洞。 汪品先说,现在的专家鉴定评审流于形式,全说好话;一些专家滥用“院士”等名头,在不熟悉的领域信口开河、乱开支票。做鉴定专家太为难。专业领域的圈子是很小的,鉴定专家自己也有很多东西要评审,他们这次不给人家通过,他们的学生以后的项目,包括自己的项目也得经别人评审。如果太过认真,倒霉的还是自己。 汪品先说:“我参加过一次863项目的专家鉴定会,课题组要做一个20米长的海底取样机。我发言说,法国人都已经做到50米了。你们至少要把情报收集齐了再说,我可以帮助你收集资料。结果,那次评审会砸了。第二次评审会,重新再评,我还敢去吗?我推说我没有时间了。这些评审会都是形式主义,事前都已经定了。” 出于对科学的负责,汪品先院士说他现在基本不参加评审、鉴定之类的会议。 资料图片 汪品先又举一个例子说:“上海一家单位要我去评审他们的项目。我是评审委员会组长,他们要我定他的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我想我不能签字,对方乞求说,如果这个项目不签国际先进,别的项目都按照‘惯例’来评为国际先进,这个项目就不可能有发展了。我后来真的非常狼狈地签了下去。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情我都不去。但我不去有人去,在圈内大家都知道哪些人好说话,哪些人不好说话。” 汪品先教授认为,科研成果是很难在短期内作出评价的,即使作出来也往往有偏差。我们一定要克服浮躁、大跃进的心态。反观诺贝尔奖,大多是过了几十年才评定颁发的。 熊丙奇说,以行政力量主导的学术资源配置方式,以政绩为导向的学术指标考核体系,使学术偏离了本身的规律,在这种模式之下,再多的科研投入,也难以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因此,对于我国学术界和教育界来说,在这样的学术环境中,还一厢情愿地测算究竟何时可以获得诺奖,相比日本的“狂妄之言”来说,更不现实。所以,先想想如何改造当前的学术盐碱地,让学术回归学术本位,这才是教育界和学术界更应该做的事。 ———— 相关报道 ———— 当“崇尚”变成“崇拜”时,作为学术荣誉的院士称号也开始被“用足”,种种腐败之举借此道而行。“当选院士”成了比追求学问更现实的目标,“拥有院士”变为科教兴市的标志,学术平等渐成一纸空文。不改变“唯名不唯实”的风气,即便院士没有了,也还会有其他名号取而代之。 不少科研人员热衷于“从政”也有难言之隐。从我国科研管理现状看,不论是科研经费的取得,还是科研成果的鉴定,都需要依赖行政部门,而如果能够谋得“一官半职”,在科研项目审批等方面就可拥有立项的主动权。同时,科研经费、科研设施、科研助手也会有相应的保障。这种科研成果出官员、官员催生新成果的现象,目前在学术界一定程度地存在,很令人担忧。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会议 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