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经费而“科研”,如何能出大师? 资料图片 中国科学家为何不能“复制”“日本奇迹”? 专家认为,这些年中国科研投入确实多了,但是以行政力量主导的学术资源配置方式,却让我们的科研人员为经费而“科研”,以争取到经费为最根本任务,这种学术环境,如何产生大师?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李林芳说:“一些科研组长热衷于争取经费,活动能力很强,再说打着中科院有机所的牌子出去,人家多少都会重点关照。这样,不少人手中拿着几百万、上千万,日子好过了就不思进取。奖金由组长自己支配。有些人往往以钱为目的,而不是以科研兴趣为目的,科研成了谋生手段。” 熊丙奇说,目前在科研经费配置上,以行政力量为主导配置资源,一些在高校、科研院所中担任行政领导职务者,可以方便地获取课题项目,而且,学术等级思想也十分严重,一些有学术头衔者,在学术资源的配置中处于强势地位;在科研项目的管理上,重立项轻结果,普遍流行的说法是“说过了就是做过了,做过了,就是做好了”,科研人员申请项目,要填写大堆表格,谈科研思路设计技术路线构思创新性成果,而一旦申请到手,往往便转给研究生们操作,甚至就放置一旁,等待课题结题时从他处搬来“成果”交差,所谓拿了经费不出活。在具体科研活动中,重利益轻尊严和声誉。 资料图片 (来源:中国青年报) 他说,科研中还有“五同”现象,即论证之初“同心同德”,制定计划“同舟共济”,经费到手“同床异梦”,遇到分歧“同室操戈”,最后变成“同归于尽”,整个过程,全是“资源”作怪,许多人在乎的是经费,以及经费怎样变现到自己口袋之中,却不顾学术尊严、学术声誉;在学术评价中,流行数字指标,看重经费数量、论文数量、专利数量,由此使学者普遍陷入经费焦虑、论文焦虑,成为“学术民工”,挣“学术工分”去兑换工资。 ———— 相关报道 ———— 曾几何时,一个自以为天衣无缝的“新闻照片”,在网络的“人肉引擎搜索”面前、在方方面面门类知识的质疑面前,变得千疮百孔,不堪一击。全国上下那么多人,关注了那么久,如果我们把华南虎照仅仅看作揭露照片真伪本身,即使牵涉到政府诚信、社会公信,我以为对“投入”的规模和声势而言,多少还是显得有点儿浪费。我们不妨把它看作揭露作奸犯科的一种划时代方式。今后无论哪个领域,作伪者要是胆敢轻举妄动,就让他体无完肤,不仅先前的希冀成竹篮打水,而且偷鸡不成蚀把米,身败名裂!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工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