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国宁波科技人才周 明日活动预告: ddddd
总 体 方 案
日 程 安 排
主 要 内 容
宁网独家
政策解读  

宁波首部人才蓝皮书解读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06年09月28日 15:20

  邓小河 刘兵

  解读之一:总论篇

  主要成效:三大提升

  一是人才规模、素质和结构大提升。人才总量快速增长,全市人才总量从2001年的32.5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48.5万人,年均增长9.94%。人才层次结构明显提高,全市硕士、博士高学历人才从2001年的1950人增加到2005年的6500人;高级职称人才从2001年的9100人增加到2005年的17000人。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在人才总量中的比重分别从2001年0.6%、2.8%提高到2005年1.34%、3.5%。2001年全市高级专家人才为370人,其中院士6人,而到2005年底全市高级专家人才增至495人,其中院士为11人。

  二是载体平台建设水平大提升。为引进人才搭建“五大平台”,即以接收大中专毕业生为主的“毕洽会”,以引进国外高素质人才智力为主的“浙洽会”,以引进国内高素质人才智力为主的“高洽会”,以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专业人才为主的“专洽会”,以引进高技能人才为主的“高技会”。为培养人才打造“五大载体”,即以“4321人才工程”为主的“工程培养”,以每年选送100名赴国内外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进修深造为主的“定向培养”,以与国内知名高校合办紧缺专业硕士班为主的“合作培养”,以市内优秀人才与国内外高级专家结对为主的“结对培养”、以共同参与科研项目通过传帮带培养人才为主的“项目培养”。

  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成效显著。2005年全市共建立博士后工作站22家(其中国家级14家),引进兵科院宁波分院、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化学工业第二设计院等10家有影响力的科研院所。全市科技创业中心达到10家,在孵企业累计500多家,其中宁波市科技创业中心为浙江省最大的创业中心。企业工程技术中心达到100余家(其中国家级3家),在全省列第1位。省市重点实验室21家。国家级人才市场1家,省级人才市场1家,市专业人才市场2家,县(市)区人才市场13家。在保税区、开发区和科技园区已建立3家留学生创业园区。目前宁波已成为国家级CAD重点示范城市、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国家级海外留学人员创业示范基地、国家级生产力示范中心。

  三是人才使用效能大提升。宁波百万元GDP所使用人才数从2001年的2.48人下降到2005年1.98人。在长三角16个城市中,宁波百万元GDP所使用人才数较少,仅次于苏州、上海居第三位;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宁波百万元GDP所使用人才数最少,人才效能居首位。宁波每万人才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从2001年的96件、66件分别提高到2005年的160件、82件。在长三角16个城市和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宁波每万人才专利申请量、每万人才专利授权量分别居第2位、第1位。

  主要问题:三大矛盾

  一是人才总体状况与经济快速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人才总量仍然不足,人才整体素质相对不高,人才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二是人才开发状况与创新发展模式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创新型人才紧缺,真正能够站在科技前沿、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型拔尖人才尤为奇缺;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人才国际化程度不高,人才国际化活动载体偏少。三是人才政策法规与人才工作法制化市场化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人才政策法规不够完善,激励机制缺乏创新性。

  发展目标:“三港一地”

  “十一五”时期,力争把宁波建设成为人才广聚博纳的“开放港”、人才合理流动的“自由港”、人才成就事业的“创业港”,成为在长江三角洲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性人才高地之一。到2010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80万人,年均增长率为10%以上,其中专业技术人才达到55万人,每万人拥有人才数1200人,达到国内大城市先进水平。

  开发重点:三种人才

  “十一五”时期,宁波人才开发重点是紧缺人才、创新人才和拔尖人才三种人才。紧缺人才是宁波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而又十分短缺的人才,创新人才是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主力军,而拔尖人才则是紧缺人才和创新人才中的领军者。在人才工作实践中,重点开发三种人才,就是要加快开发科技创新人才、国际商贸人才、企业家人才、高技能人才、现代服务业人才和人文社科人才重点领域六类创新型紧缺人才。

  对策思路:五新举措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树立人才工作新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强化人才工作“前列”意识,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现人才管理从分散多头向系统科学转变,努力推进人才工作的现代化、科学化、制度化。

  ———以紧缺人才开发为突破口,实现人才队伍建设新跨越。人才开发要在整体推进、总量扩张的同时,更加注重重点突破、质量提升,更加注重紧缺人才、创新人才和拔尖人才开发。按照“适度超前、滚动开发、重点资助、跟踪管理、择优汰劣”的要求,引进和培养一大批创新型紧缺人才,为宁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以政策法规完善为保障,取得人才制度建设新进展。按照“全面梳理、重点修订、及时废止、适时新建、有效落实”的要求,实行人才引进无门槛准入制度,健全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实施人才引进优惠政策,优化人才收入分配制度,实行重奖激励政策,完善海外留学人才政策,逐步形成导向明确、务实管用、配套完善、效应明显的人才政策法规体系。

  ———加快载体平台建设,推进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新突破。创办“中国宁波人才科技周”,以“广聚海内外人才智力、博纳高科技创新成果”为主题,以引人才、引智力、引技术、引机构、引项目、引理念为主要方式,把人才科技周打造成为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人才科技交流盛会。搭建平台吸纳人才,以市科技园区为基础,加快创建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快推进宁波研发园区建设,发挥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优势,加快各类高素质科技人才的集聚。发展服务型教育,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推进“创新型学校”建设,构建起与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产业发展相衔接的服务型教育体系。

  ———加强资源整合,营造人才开发体制环境新优势。加大人才开发投入,调整财政人才投入结构,明确投资重点,人才投资向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等人才开发重点项目倾斜。建立多元化的人才投入机制,形成以政府适当投入为引导、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各方集资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整合人才开发资源,构建人才大市场服务体系。加快发展人才市场中介机构。加强人才开发区域合作。加强与全国重点城市、重点市场、重点院校的合作交流,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进程,加快建立人才开发互动合作平台。拓展人才开发境外合作领域。建立海外专家库、项目库、成果库和境外引才引智“窗口”。全面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优化人才创业环境、生活环境、人文环境、优化社会环境。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努力构建人才工作齐抓共管新格局。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成电路 科技创业 学生创业 优惠 
 [1] [2] 下一页
稿源: 宁波日报   编辑: 赖小惠
[ 我要投搞 | 进入论坛 | 发给好友 | 打印该页 | 后退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