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个人所得税占总税收的比重为何低于发达国家?
主持人:
我看了几个数字,个人所得税的征收额这一部分钱占到我们国家所有全部税收总额的不到7%,应当说这个比例比较小,但是我们再参考其他发达国家,比如说美国,比如说日本,他们的个人所得税收到的这笔税收的钱占到他们国家的总税收往往都是在50%以上,您怎么看待这种个税收入在整个税收盘子里面这种比重的差异?
杨志勇:
这个应该跟我们国家经济发展阶段是有关系的。因为我们国家到现在为止,我们的主体税种还是流转税,特别是以增值税为主的税制,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任何一个国家不管它的税制怎么设计,首先要满足这个国家财政支出的需要,或者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需要。如果说我们国家在改革一开始就选择个人所得税作为税种的话,那么我们这个收入是没办法保证的,因为个人所得税如果要以所得税作为主体,首先是收入扣除掉成本费用,后面才有所得,在我们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低的情况下,我们的所得可能相对会低,最基本的我们现在很多需要政府做的事情,可能即使你怀着很好的愿望,但是可能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这种状况。
主持人:
应当说这是一个过程。
杨志勇:
对。
主持人:
是否未来我们也会像一些发达国家那样,就是个税所占的整个税收的比例要逐渐增大?
杨志勇:
应该是这样的,但是这个可能会有一个过程,比如说我们现在的个人所得税这里面可能还有一些值得改善的地方,如果这些改善的过程,个人所得税可能在短期内出现一个下降的过程,然后接着,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它又会再增加,但这边有一个现在的增值税出来之后,我们的个人所得税也许比重不会像美国或者日本他们提高的那么多,提高到那个地步。
减免税收将对经济产生哪些影响?
主持人:
刚才我们谈到了利息税还有个税的免征额要提高这两个问题。刚才短片里面还提到了一个叫做红利税,那么证监会还有国家税务总局正在协商把这个税种要取消,您觉得一旦取消,它对于低迷的股市真的是利好消息,马上就立竿见影还是说也就是那么一回事?
杨志勇:
我不是专门研究股市的,但是可以这么说,因为你如果是减少了,比如现在的红利,2005年之后是按照10%征收的,只要你减少税收,对股民总是有好处的,对他们来说肯定是一个利好消息,但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股市就不好说了。
主持人:
您是从经济规律的角度来分析这件事情。
杨志勇:
对。
主持人:
我们再说一个比较宏观的问题,如果说这一系列的减税政策得以实施的话,它对于刺激经济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杨志勇:
如果减税的话,对经济肯定是有促进它增长的效应,从宏观上来说,但是能够拉动经济多少个百分点,可能就要看怎么样实施减税的计划。
主持人:
但是刚才您也说了,个税占到7%这样的一个比重,另外一个红利税更是微乎其微,如果这些占的比例不大的税要进行减免的话,它对经济起到的作用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大吗?
杨志勇:
如果个人所得税,凭我们的分析的话,它没有那么大,但是非常重要,因为个人所得税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收入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消费水平的问题,特别是那些比如收入水平相对比较低的,但是也踏入了个人所得税门槛的这些人来说,可能就变得非常重要。所以这块我更多的是想说,个人所得税减税更多的从改善民生的角度来看可能更加重要一点,而且对于我们国家来说,个人所得税2007年的数字它占全国的税收收入不到7%,不到7%的时候说明我们对这个税进行调整,对国家财政收入影响没那么大,所以可能这是一个很好的改革的时机,如果一旦假如说你已经到了40%、50%的时候,改起来可能就要非常的慎重了。
主持人:
从长远来看,税收减免是大势所趋,但是税收的减免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因为它牵连出来的是整个税收制度改革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绝不是易事,我们通过一个短片了解一下。
短片2:
8月14号,国家税务总局公布我国上半年税收收入情况,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税收收入累计完成32553亿元,同比上年同期增长30.5%,特别在今年3月1号,个税免征额已提高到2000元的前提下,个人所得税同比仍然增长了27.3%,增速明显快于上半年GDP10.4%和和居民收入6.3%的增长速度。
其实,从1994年至2007年,中国的税收增长幅度一直高于GDP增幅,更远远超出了居民收入增速,尤其是2004年以来,税收增幅超GDP增幅都在两倍以上。有媒体评论指出,税收这种犹如跨栏的跳跃式增长虽然增加了政府财力,但是却加重了国民的税收负担,如果税收的增长幅度长期高于国民收入的增长,将可能会陷入国富民不强的怪圈。
另外,来自财政部的统计显示,上半年全国财政赢余超过万亿元,财政收入完成了全年预算的59.52%,而财政支出仅相当于全年预算的37.64%。专门们普遍认为,这样的数据打消了如果经济下滑,减税后可能影响财政收入的顾虑,上半年的赢余正好为宏观调控提供了政策的操作空间,为减税带来了难得的时机。
同时,在不少专家提出的继续紧货币,抑制通胀,宽财政,防止滞胀的药方中,集中采取结构性减税的措施,减低企业赋税也成为了宽财政的主要内容。
就在上个月,全国人大财经委提出了一揽子防下滑的财政建议,其中将提高个税免征额,降低利息税,加快增值税转型等减税政策作为下一步宏观调控的重头戏。
分析人士认为,通过以减税为主的税收结构调整,可助力消费、投资和进出口这三架拉动经济增长的马车,从而为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注入强心剂。
然而,对于目前呼声甚高的减税说法,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指出,由于财政体制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综合,其既是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的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经济管理体制的组成部分,改革受多方因素制约,因而难以“孤军深入”。那么减税改革究竟是正当其时还是为时过早?就减税本身而言,税究竟该怎样减?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怎样才能切实起到放水养鱼、富企富民的作用?种种迹象是否表明,中国将迎来一个减税的时代?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又还需要我们怎样的努力?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