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选择关闭污染工厂 北京气象台高级工程师张明英告诉《北京科技报》,北京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们已经履行了承诺。北京付出了代价,也收到了回报。当纽约市政府还在为如何劝说那些与能源密切相关的企业迁离头痛时,北京已经迅速在经济利益和环保中做出了抉择。 2005年7月,首钢最先停工的5号高炉的工人们自发地排成一队,向他们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依依惜别,他们马上就要迁往河北的曹妃甸,离开他们曾经工作生活的北京。而在今后的几年后,所有的高炉都会迎来它们的退休之日,到2010年,它们和它们的主人将彻底撤出北京。 作为上缴年利税占到北京市财政收入1/20的聚宝盆,首钢在经济利益方面对北京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从十年前开始,首钢成为了一个尴尬的存在。1998年,国际卫生组织公布的一项报告中,北京成为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有人这样描述:“站在高处,以首钢为中心,有一个黑雾盖子,阴沉沉地盖着北京。”1999年,开始有人大代表提出,为了有助于申奥,首钢必须搬迁。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前来北京视察的奥运会协调委员会成员们亲眼看到了首钢上空的黑色雾气,经过2年激烈的论证,2003年,首钢搬迁的方案被上报国务院。 “我的家人都在北京,以后两头跑麻烦太多了,但是没办法,谁让咱们污染大呢?领导和大家一起挖空心思想着怎么环保,可是最后还是搬了,奥运最大嘛。”一名首钢职工对此表示理解。 随同首钢一起列入搬迁计划表的,还有北京百余家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的工厂,以及与它们一起离开的众多职工。在这些企业相继停工之后,北京上空的“黑盖子”也悄悄揭了下去。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成功 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