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中学一女生,以牧区少数民族考生身份享受了35分的政策性加分,以总分655分的高分摘取青海省文科状元头衔。该女生已被证实为“高考移民”,目前,有关部门已取消其在青海的录取资格,清华大学也未给该考生投档。(《新京报》2008年7月23日)
又一个“高考移民”被发现。和别的“移民”不同的,是这个考生摘取了青海文科状元的桂冠。摘冠后的这个“移民状元”,自己未必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但却引起青海主管部门的怀疑,因为牧区参加高考的考生,没有夺冠的先例。很快,怀疑变成事实,“移民状元”因此折戟。
也许,“移民状元”折戟,是考试管理部门的政绩,而对这个考生而言,则是她最大的悲哀。清华大学拒绝录取,能不能被其他高校录取,还是个未知数。显然,她“折戟”的导火索,是她考分的出色。假如不是全省“文科状元”这个桂冠加身,她照样有望读个重点高校。问题是,在一个具有格外偏爱状元传统的国度里,只要你是状元,不管是市级的还是省级的,没法不成为舆论关注的对象。一旦全省文科状元的身份变成了“移民状元”,命运没法不发生逆转。可见,“移民状元”折戟,肯定是这个“状元女郎”的悲哀。
“移民状元”折戟,何止是“状元女郎”个人的不幸,更是高考录取制度的悲哀。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录取制度的不公,早已备受质疑。然而,质疑归质疑,迄今未能撼动这个不公的制度。谁都清楚,不公的高考录取制度,是造成“高考移民”前赴后继的根源所在。现在,各级考试主管部门解决的办法是堵而不是疏。然而,他们恰恰忘记了,畸形的制度必然造就畸形的投机行为。相反,如果同样的高考,不一样的分数线;考题难易程度不一样,录取照顾政策不一样,而没有出现高考投机行为,那才是真正的反常现象。虽然这种现象是这种制度悲哀的写照,但“高考移民”现象同时又是和现行的高考录取制度相匹配的“常态”现象,不足为奇。报道中介绍,今年,青海省考试管理中心已经查处了36名考生,无疑是这个观点最好的注脚。
“移民状元”折戟,可能被当作特殊的个案,未必会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这才是最大的悲哀。甚至,为了维护现行的制度,考试主管部门会振振有词,照顾贫困边远地区的考生;而京沪的考生之所以被照顾,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保持大都市的稳定。前者之所以被照顾。理由是教育条件(主要是师资)落后。诚如有人所说,与其照顾落后地区的考生,不如改善那里的教育条件。只要国家向边远地区的学校加大财政倾斜,还怕他们招聘不到优秀的教师?如果高考录取制度真正实现了国民待遇原则,谁愿意移民去高考?
可见,杜绝“移民状元”和“高考移民”的悲哀再度发生,使国家在教育资源分配上达到平等,乡村和城市、发达省份和非发达省份教育资源的大致相当,那才是对全国所有考生最大的尊重。(刘海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