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不管”的“不管”超乎人们的预料,自然也别有隐情。半年前该校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大概也让“杨不管”老师心有余悸,因此在学生打闹时,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当前整个社会大力倡导责任感和正义感。然而,置身事外的处世心态却被某些社会事件的渲染所强化。比如,有人“多管闲事”送受伤的老人就医,却被诬为肇事者;有人解救被困少女,却被诬为非礼。这种被放大了的反常的道德评价,使得“冷漠”和“逃避”成为一些人自我保护的手段,很具传染性。我想,“杨不管”老师多半也染有此种心病,所以对职责之内的事情竟然采取躲避态度。
“杨不管”老师的失责之举自然应予批评,但就事论事恐怕远远不足以阐明悲剧产生的真正原因。应该看到,一个“杨不管”的出现,乃是社会中“不管”心态的一次现身,必须引起全社会的警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