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在媒体放大镜里至少呈现了两位教师的命运。一位是四川教师范美忠,一位是安徽教师杨经贵。这两个名字,经过网络转化,一个名之“范跑跑”,一个名之“杨不管”。它们不再是两个普通人的姓名,转而成为网络舆论标识“师德沦丧”的话语符号。
网络对“师德沦丧”问题的高度关注迅速有了结果。范美忠已经离开了所在学校;杨经贵在事件责任尚未彻底明晰以前,已经受到停职检查和个人赔偿10万元的处理。这对一个普通教师的物质和精神打击,都已趋于极限。两位教师的去职,为高亢的师德质疑给出应答。
但是,社会从中得到了什么?范美忠与杨经贵的职业生涯,无疑为此付出了代价,这已经体现为对他们个人的奖惩兑现。而社会关切的师德沦丧是否就此获得了改善,师责缺失是否就此得以逆转,答案却并不乐观。
经由“范跑跑”与“杨不管”这样戏谑的命名,网络舆论已经表达了鲜明的批判倾向。对于师德师责问题的这种放大解读,开始呈现出对教师职业的道德强迫和精神威压。这种放大解读的取舍排序,无疑潜藏了一种隐性的不公。这种舆论选择的结果,本身表明教师群体确实弱势,而主管部门对教师的迅速处理,也隐含对网络舆论拔高师德的制度响应。
我们必须重视这种不公允的放大解读对于教师职业的内在伤害。在更完整的职业权利获得保障之前,舆论不加克制的道德驱赶,只能令从业者深感逆反和内心分裂。如果我们在意真正的职业认同,而不是某种花哨的话语面具,就必须更清醒地直面现实的教师困境,而不是逼迫从业者重复那些无比正确的师德誓言。舆论对师德师责层层加码,这种选择性放大是否能很好地自我解释,是否突破了基于事实的合适批判,是否太过激进的职业讨伐?这都是值得反思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