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夹 | 返回宁波网首页 | 博客 | 论坛 | 时尚 | 娱乐 | 影院 | 电视 | 音乐 | 健康 | 汽车 | 旅游
对 话 BO播报 三江时评 网友播报 网上调查 网友贴图 论坛精贴 点击排行 网上电视 外媒看宁波 图 片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正文
是“杨不管”还是“杨倒霉”?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07月18日 17:50
关注百姓 关爱生活  中国宁波网新闻热线:27802780  重要报料本网付酬 浙江网通热线支持

  6月16日下午,处在舆论浪尖上的“杨不管”,终于不再沉默,接受了媒体的采访。面对记者,“杨不管”有一肚子的委屈,他公开声明:“事实上我管了,叫我"杨不管"是对我的侮辱。”(河南商报7月17日)

  此前媒体的报道,几乎都给杨经贵老师安了一个坐视学生打架致死而不管的罪名,在新闻标题和内容方面也极力渲染杨老师的“冷血、麻木和缺乏责任心”,这正是“杨不管”这一称号的来由。但是,在当事人(杨老师和打架的学生)缺位的情况下,又如何保证新闻报道的公正和真实呢?所以这一称号是否恰当,我早就怀疑。看了最新的报道后,我倒觉得,与其称呼杨老师“杨不管”,倒不如称呼他“杨倒霉”更合适一些,也更能说明一些当前教育上的弊病。

  只要是细心冷静的人们,即便是从此前不太客观的报道中,也可以看出来,“杨不管”并非“不管”,事实上他是管了的。在发现两个学生相互推打后,杨老师说了一句气话:“要是有劲下课后到操场上打去。”是的,这句话明显不符合教育部作出的对教师言行的规范,但你能因此否认这话不是在“管”吗?——小时候我常和哥哥打架,妈妈就骂我们:有劲儿到院子里打去!照今天的教育理念看,我的妈妈显然不是称职的母亲,但我必须很严肃地告诉大家:妈妈的骂也是一种管教,对我和我哥哥而言,是很有用的管教。——并且在杨老师说了此话后,就有周围的学生将他们拉开,在发现学生出现情况后,他又让几个学生将之送到医院。也就是说杨老师不仅“管”了,而且还“制止”了学生打架的行为。

  至于后来发生的悲剧,是发生在“管了”之后的,并且警方也已证明之所以学生之所以致死是有“潜在性疾病”,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说:这是件突发事件。这世界上有谁能够预料到突然而来的灾难呢?我们不妨这样试想:假如没有学生死亡的突发悲剧,这件事只不过是杨老师30多年教师生涯中无数次课堂插曲的一支,他会尽管艰辛,但仍微笑着走完教师生涯:他已经57岁了,转眼就要退休;但现在偶然的“悲剧”难以挽回地发生了,所以他无可奈何地成了“杨不管”,等待他的,是赔钱、借钱、还账、停职,甚至,提前告别三尺讲台,带着说不尽的凄苦与无奈。就事论事地说,杨老师是个“倒霉”的人,人生无常,这样的倒霉事,任何职业,任何人,都可能碰得上。

  听说,安徽省要出台新的《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了,新的《条例》规定,教师有及时制止损害学生权益行为的义务,否则将受罚云云。作为一名教师,看到这消息,我只能微微笑,但我也想负责任地说,仅仅重视学生的权益而无视教师权益的保护,并不能杜绝“范跑跑”或者“杨不管”的出现,甚至,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我还想说,在现在的教育环境下,每个老师都有可能成为“杨倒霉”,杨老师的无奈与悲哀,也同时是无数一线教师的无奈与悲哀。

稿源: 和讯网  编辑: 吴金金
相关报道
[ [发表评论] | 我要投搞 | 进入论坛 | 发给好友 | 打印该页 | 后退 | 关闭窗口 ] 
专题 分类
宁 波 热 点 国 内 聚 焦
国 际 纵 横 年 度 专 题
社 会 热 点 文 化 教 育
综 艺 娱 乐 体 育 天 地
实 用 宝 典 科 技 财 经
最新 专题
台风"海鸥"来袭
清华降分录取少女作家
公路大王刘根山被调查
上市公司2008半年报
第七轮朝核六方会谈
进入更多专题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
0574-27802780 87685148
热线传真
0574-27802780
投稿邮箱
edit@cnnb.com.cn
报料邮箱
news@cnnb.com.cn
联系地址
宁波灵桥路768号中国宁波网
邮政编码 315040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函[2001]82号  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 1104076  浙ICP备05019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