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夹 | 返回宁波网首页 | 博客 | 论坛 | 时尚 | 娱乐 | 影院 | 电视 | 音乐 | 健康 | 汽车 | 旅游
对 话 BO播报 三江时评 网友播报 网上调查 网友贴图 论坛精贴 点击排行 网上电视 外媒看宁波 图 片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正文
2008中国开放论坛开幕式(文字回放)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06月07日 16:41
关注百姓 关爱生活  中国宁波网新闻热线:27802780  重要报料本网付酬 浙江网通热线支持

  毛光烈:谢谢!下面有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党组书记张玉台做主题报告。大家欢迎!

  张玉台:尊敬的巴音书记、尊敬的毛市长,各位来宾,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历史悠久的宁波举行开放论坛,总结三十年成功经验,展望对外开放新形势,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我代表论坛的主办方之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向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本次论坛的举办致以衷心的祝贺!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

  一、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进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步形成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部署,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00年是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在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进行了伟大的探索。前两步已经实现,正在向第三步迈进。

  对外开放是这一伟大探索中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创新能力不高,要顺利推进现代化必须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和经济技术合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一直坚持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以开放促进发展,逐步走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经过三十年积极探讨与奋力推进,中国从一个相对封闭的经济体变成世界上最开放的发展中经济体之一,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也成为举行全球竞争优势的低成本制造大国。

  回顾历史,我国对外开放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79年到1991年,这是中国对外开放的起步阶段,在这一时期,中国建立了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沿江开放战略,建立浦东新区等,推出重大的一系列决策,逐步建立了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我国在利用外资,扩大出口方面开展的积极的探索,取得初步的成效。这一时期,我们引进的外资较少,外商直接投资更少,我们引进的外资主要是对外借款,是外商直接投资额的两倍,在此阶段,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以轻纺工业为代表,服装、玩具、鞋帽以及家用电器,加工贸易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一个重要方式。

  第二阶段是从1992年到2001年,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化阶段。1992年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了对外开放的基础,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将我国对外开放推向了新的高度。在此阶段,我国进一步完善特区经济区,建立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边境技术合作区等,对外开放向内陆地区推进。在中西部地区建立起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成为对外开放的领头羊。在这一时期,我国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难得机遇,进入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快速发展阶段,国外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开始在我国进行大规模系统化的投资,1992年到1995年,我国每年吸引的外资规模成倍增长, 1996年到2001年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一直维持在四到五百亿水平,重点转移到直接投资,直接投资额的金额达到对外借款的三到四倍,在此阶段,我国承接的产业以资本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为主,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也日趋多元化。

  1994年1月1日,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轨,建立起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1996年我们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下的自由兑换,还逐步放宽了现汇帐户的限制,在积极推进对外开放的同时,我国注重防范对外开放所产生的各种风险。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我国经受住了外部冲击的严峻考虑,树立起良好的国际形象,到2001年底加入WTO以后,我国步入了制度性开放的新阶段,经过15年谈判,我们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按照WTO的规则和我国在谈判中所做的承诺,我国政府大力推进体制改革,修订了上千部法律法规,清理了数十万份政府文件。我国积极推进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大幅度降低出口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大幅度开放服务市场,实行外贸经济权备案,从中国国情出发,按照国际规则构筑起世界市场基本框架。总之,充分参与国际竞争,为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奠定的基础。 

  加入WTO前后,我国政府精心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挑战,抓住扩大开放的机遇。正因为如此,我国有效应对了入世负面冲击,出口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我国市场更加开放,以及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带来的巨大市场空间,进一步增强了对国际产业的吸引力。我国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首选地之一,跨国公司更加重视中国的战略地位,从2002年开始,我国进入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新的高速增长阶段,利用外资,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2002年突破了五百亿美元,2004年突破了六百亿美元,成为世界上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发达国家将已经发展成熟的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如家用电器、汽车等,向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大规模转移,国际服务业向中国的转移也明显加速,房地产、租赁、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等服务也吸引了较多的外资。有些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了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和地区总部。

  回顾我国对外开放进程,我国的对外开放沿着开放型经济的方向,在发展中推进,在推进中突破,同时应对了各种风险,取得了巨大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对外开放有利增强了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大大提高了我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地位,我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地位从开放之初第32位上升为第3位,2007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2.17万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66.3%,成为全球贸易增长的发动机。1978年,中国贸易伙伴只有40多个,2006年已经发展到220多个,其中有7个贸易伙伴以中国双边贸易额超过了一千亿美元。我国贸易结构持续优化,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从1978年到2006年中国出口商品中比重从54%下降到5.5%。现在工业制造品比重从46%上升到94.5%,中国774种产品出口居世界第一。从一个初级产品出口国变成制成品出口大国,2007年机电产品占出口额的比重达到57.6%,高新技术产品占出口额的比重达到28.6%。其次,对外开放引进了稳定资金,先进的技术,有利地推进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 

  第二,对外开放以来,我们紧紧抓住全球产业跨越转移的机遇,引进了大量的现代化工厂,以现代技术改造了传统产业,推动我国进入工业化阶段。93年以来,中国已经连续15年成为利用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累计利用外资超过了7800亿美元。通过对外开放,不仅使我们具有比较优势劳动力更好的参与国际竞争,同时也给我们企业提供了学习先进技术和现代生产管理经验的途径,有利于我国发挥后发优势,迅速提高生产技术、销售、管理等水平。

  第三,对外开放充分利用了国际和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显著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现代化进程,我们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对外开放不仅大大促进了我国工业化进程,而且直接创造了一亿多个新的就业岗位,加快了城市化发展步伐,为大量农民工外出就业创造了条件。对外开放大大促进了对方交流,开阔了视野,增进了我国和发达国家的交流,使我国便利地分享世界文明的成果,大大推进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第四,对外开放有力的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了重要贡献。对外开放本质上是经济体制的改革,多层次经济体制格局形成了程度,也是中国国内不断认同市场经济,深化市场化改革过程,对外开放引入了以市场经济体系为基础的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有利地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开放互为促进,互相为动力,开放为每一次重大进展,为国内生产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 

  第五,对外开放使我国成功了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过去,我们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与我们在世界政治格局中地位极不相称,目前这种状况已经有了明确改善,我们已经成为了第四大经济体、第三大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综合国力大幅度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1978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比重由1%上升到5%,进出口总额占全球比例由不足1%上升到2007年的8%。外汇储备由不到两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底1.53万亿美元,今年年底很有可能超过两万亿,同期我国对世界经过增长的贡献超过10%。我国已经成为在全球具有重要影响的贸易大国,在国际规则制订中话语权日益增强。

  在看到对外开放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与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目标相比,对外开放还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外开放地区不平衡。广大内地地区的对外开放还有待发展,出口附加值有待提高;二是我国在全球产业链的分工地位比较低;三是面临对外部环境日益严峻;四是我国缺乏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拥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知名品牌的跨国公司;五是亟待完善和开放经济相适应的风险防范机制。

  二、关于我国对外开放成功经验。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我国在日益激烈国际竞争脱颖而出成为全球化进程中赢家,总结三十年,成功经验对未来的开放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对外开放成功经验有很多,个人认为有三个方面非常的重要:

  第一,审时度势,准确把握国际潮流。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曾经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者昌逆者亡。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我们就实行了对外开放国策,制定了一系列政策,牢牢把握了对外开放机遇,使我们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迅速崛起为全球新的贸易大国。

  第二,循序渐进,不断探索对外开放的有效方式。我国在对外开放取得成功的时候,积极总结经验,迅速向更大范围更多领域推进,逐步建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出口加工区等特种功能区,对外开放从东南亚点向沿江、沿边的线逐步在多领域、宽层次的发展。进入WTO以后,我们主动推动对外开放过程,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的结合起来。按照国内发展的新要求,国际发展的新形势,不断扩大对外开放。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发挥政治体制的独特优势,充分调动政府的积极性,大力探索对外开放新形势,持之以恒改善投资环境,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不断把开放事业推向新的阶段。

  第三,坚定不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不动摇。对外开放并非是一条坦途,在遇到困难需要突破的时候,就有不同的意见。这些讨论和争论,对更好的认识对外开放问题,是有益,但是对外开放开放战略与政策,受之影响摇摆不定就会产生负面作用。回顾这三十年历史,无论是面临外部的冲击还是遇到内部的困难,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从来没有动摇。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总结,对外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道路是完全正确,成效不容否定,停滞和倒退没有出路。小平同志说,不开放,死路一条。这充分说明了,对外开放对对加快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性。但是,在经济全球化推进过程中,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抓住机遇的同时,避免开放带来的风险,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在过去几十年中,各类金融危机、货币危机以及开放伴随的政治危机此起彼伏,一些国家因此受到的重大损失。我国之所以能够有效的控制风险,就在我们始终高度重视趋利避害,改革开放的步骤节奏与我国的国情和风险管理能力相适应,不断强化抗风险的能力,化解开放带来的风险。 [10:20:50]

  三、关于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

  展望将来,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方兴未艾。研发、国际化、服务外包也跨国转移,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新的机遇,我国对外开放日益壮大,面临的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有优势地位的压力将长期存在,可以遇见和不可以遇见的风险增多,同时,国内经济发展遇到资源、环境和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约束,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对未来我国发展战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复杂的新形势,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全球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

  一是要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发展战略。中国发展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大国,需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实现和平发展,中国必须与国际社会实现互利共赢,这是一个对外开放的关键型转变。不能光讲自己家的好处,要用互利共赢的办法,来处理现在对外的一些问题。在实现本国发展的同时,要兼顾各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政党关系。随着我国的经济实力增强,逐步承担与我国能力相符的责任,在全球贸易规则制订中发挥建设性的作用,与周边国家、贸易伙伴和资源能力国家为重点,本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扩大市场准入,依法保护合作方的合法权益。

  二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管理发展和对外开放两个大局,要统筹安排对内对外的经济工作,牢牢把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新机遇,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的结合起来,扩大开放,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竞争和新优势。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坚持以质取胜,增强应对国际市场波动的能力,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加工贸易产业结构,逐步增强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培育自主品牌的能力,推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高我们在全球工业分工中的地位。

  三是扩大与深化对外开放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优化对外开放地区结构,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高沿边开放,实现对内对外开放互相促进的向格局。沿海地区要充分利用资源,主动承接服务业转移,软件等服务外包,优化产业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国际品牌。内陆地区要积极承接国外高附加值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引导跨国公司在中国地区建立第二甚至第三研发基地和生产基地,增强与沿海地区的良性互动,有选择承接一些沿海地区为生产成本的提高、资源环境承接能力有限而转移过来的项目,加速当地的经济发展。

  四是鼓励引导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在新形势下,我国原有以市场换技术,引进模仿再引进,这种投资推动性转移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在承接国际转移的过程中,要努力摆脱技术上受制于人的困境,除了增加内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以后,还要鼓励跨国公司承接的链条,特别是要营造良好的环境,让跨国公司将其全球和区域的研发中心转移过来,为此可以利用标准、财政、税收、知识产权等一系列手段进行鼓励和引导。

  五是培育我国跨国公司掌握全球竞争的制高点。跨国公司是全球资源配置的主导者,一国是否拥有一大批跨国公司不仅是一国经济实力体现,而且决定该国在全球竞争力中的地位。我们要积极稳妥推进对外投资,引导企业建立和掌握国际营销渠道,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司。要完善对外投资政策,加强对方投资的服务与支持力度,建立促进跨国公司发展的长效机制。

  六是完善风险防范机制,维护国家经济安全。随着我们的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和深化,深入研究开放经济的风险防范问题,把握开放型经济的风险来源,按照我国开放的进程,逐步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提高开放型经济的宏观管理水平,完善由管理的波动汇率机制,实现内外均衡的汇率水平;加强金融体系建设,增强金融业国际竞争能力,防范外部的金融冲击,维护金融稳定;积极参与和利用国际资源,开展能源合作机制,稳定国际市场供应,确保我国在扩大开放中的经济安全与资源安全。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和平发展是中国的选择,互利共赢是中国的承诺,中国将始终不渝地推进对外开放事业,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我们相信,到本世纪中叶,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最后预祝中国开放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稿源: 中国宁波网  编辑: 赖小惠
相关报道
[ [发表评论] | 我要投搞 | 进入论坛 | 发给好友 | 打印该页 | 后退 | 关闭窗口 ] 
专题 分类
宁 波 热 点 国 内 聚 焦
国 际 纵 横 年 度 专 题
社 会 热 点 文 化 教 育
综 艺 娱 乐 体 育 天 地
实 用 宝 典 科 技 财 经
最新 专题
我国部分地区遭遇强降雨
莎朗斯通对地震大放厥词
力争蝉联全国文明城市
演艺明星情牵地震灾区
汶川发生7.8级地震
进入更多专题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
0574-27802780 87685148
热线传真
0574-27802780
投稿邮箱
edit@cnnb.com.cn
报料邮箱
news@cnnb.com.cn
联系地址
宁波灵桥路768号中国宁波网
邮政编码 315040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函[2001]82号  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 1104076  浙ICP备05019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