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记者罗涟浩)今年一季度,我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209元,同比增长13.4%,再次超过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继续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领跑。这标志着我市专门为农民量身定做的财富长效积累机制的基本成型。
去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超过万元,达到10051元,比全省平均高出1786元,这也是我市实施城乡统筹,推动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的发展战略取得成效最好的“注脚”。有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市每年洗脚上田的农民保持在5万人以上,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率已达到80%。今年一季度,我市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12.3%,总额已占到农民收入的60%以上。
随着集体经济的壮大和机制改革,越来越多农户享受到集体资产收益分配的好处。到目前为止,全市村级集体总资产超过250亿元,年总收入超过20亿元,有350个村(社区)推行了经济合作社的股份制改革,这些村通过建造标准厂房、集贸市场、外来工公寓等进行出租的方式,使农民股金收入水涨船高。
本地劳动力在离开农田后,将土地流转到种田大户手中而获得土地租金收入。目前我市土地经营权流转价格亩均每年300元以上,高的甚至超过了1000元,流转面积已达111万亩。另外,外来劳动力的增多,使近郊或远郊城镇周边农户的多余房屋也变得紧俏起来。北仑区柴桥街道后所村过去出租房每月100元一间也少有人问津,自从引进了一家大型企业,每间房租价提高到300元,今年村民光此项就能增收50万元左右。
随着农保、低保和农村合作医疗等保障机制的完善,保障金在农民收入中地位也逐渐显现。到去年年底,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5%左右,有近52万名被征地农民有了养老保障,其中33.7万人开始按月领取养老金。鄞州区在全国率先向近6万名老人发放生活补助,最高为每人每月140元;慈溪实现城乡社保的“无缝对接”,从而提高了农民养老保障享受标准;余姚则实现了农村养老保障的全覆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