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市场:城市与乡村共同享受艺术
2007年,宁波市创作生产的电视剧《天地粮人》、广播剧《静静的胡杨》、《淘气包马小跳》、报告文学《让我们敲希望的钟啊》、歌曲《江南青青竹》5部文艺作品分别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和入选作品奖,获奖总数列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5个计划单列市之首。宁波市通过鼓励精品艺术创作、扶持民间业余文化队伍、补助高雅演出等方式,极大繁荣了文化市场,从市区到乡村都能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
近年来,宁波市修订完善了《宁波市文化精品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宁波市优秀文艺作品奖励办法》,成立了文化精品工程专家委员会,制订了《宁波市文化精品工程专家委员会议事规则》,建立了文化精品工程项目责任制。全市创作了一大批文艺精品,除5部作品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外,甬剧《典妻》先后获得了文华大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曹禺戏剧奖优秀剧目奖、中国戏曲学会奖,2006—2007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提名剧目奖;3名演员相继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重点出版《浙东作家文丛》23部,推出《院士之路》5辑,用文学作品塑造了15位宁波籍两院院士,以他们的历练教育引导后辈,积极进取、奋发有为。在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上,选送的青瓷瓯乐《越·瓷风》获全国群星奖最高奖“群星大奖”、“群星创作奖”,表演唱《老墙门》获“群星创作奖”,广场舞蹈《象山渔鼓》获“群星表演奖”。小品《烦恼》获得“曹禺奖”金奖和“金狮奖”银奖,少儿舞蹈《小巷记忆》获全国首届“蒲公英”奖创作表演双金奖,镇海后大街社区龙鼓队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难能可贵的是,这些精品之作并没有在获奖后就束之高阁,而是在政府扶持下坚持走市场化的道路,丰富了文化市场,让本地群众享受到原汁原味的“宁波本土文化”。
文艺精品丰富了文化市场,群众文化、高雅艺术则让群众享受到了更多的“艺术大餐”。宁波市积极扶持农村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和广场文化,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全市现拥有业余文化队伍数千支,每年举办的千人以上参加的各类大型文化活动就有近2000场。还开展了新农村题材作品征集活动,邀请剧作家创作并排演了一批贴近现实生活、具有鲜明时代感和浓郁地方特色的作品;与此同时,宁波市从2002年起举办高雅艺术展演活动,去年财政投入高雅艺术的补贴资金为650万元,确保了各剧院实行低票价运作。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欣赏到中国京剧院、中央芭蕾舞团、维也纳爱乐乐团等国内外一流团体的演出。宁波剧院、宁波大剧院和宁波音乐厅3个市级主要剧场演出高雅艺术322场,全年共接待观众29万人次。10元、20元的低票价使百姓得到实惠。2006年起,宁波市有关部门和企业出资150万元举行“利时之约”大型公益演出季,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每个双休日的夜晚,市民都能在音乐厅欣赏经典音乐会,部分低收入群众、困难群众、外来务工人员还得到免费赠送的门票。在今年年初的抗雪灾中,宁波市组织开展了“抗雪灾、送文化、暖人心”活动,市有关部门积极参与,纷纷推出了免费赠阅、免费观看,送戏、送图书进社区等举措,为近20万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文化服务,使他们过上了一个欢乐、祥和的文化年。市场主体的繁荣,也为老百姓的多元文化享受提供了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