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报告预示紧缩力度将加大
昨日,央行发布1月份金融运行报告。报告显示,1月份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18.94%,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74%,这意味着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依然十分严峻。而伴随着1月份CPI增速公布日的临近,市场普遍预期1月份CPI升幅或破7%,通货膨胀的压力依然很大。
见习记者张淑贤商报记者闵蕾
面对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的压力,央行的紧缩力度或将持续加大。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呼声又起。除了利用传统的工具进行调控之外,央行还加大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昨日,央行就在公开市场上发行三期共计1950亿元票据,创下近一年以来单次央票发行的最高纪录。
-供求态势
贷款需求仍很旺盛
昨日央行发布了1月份经济运行报告,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近两成,为18.94%,余额为41.78万亿元,增幅比上年末高出2.2个百分点。这表明央行所面临的流动性过剩的压力仍然没有减轻。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20.72%,余额为15.49万亿元,增幅比上年末低0.33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同比增长31.21%,余额为3.67万亿元。
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16.74%。1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8.67万亿元,同比增长17.53%,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6.97亿元,同比增长16.74%,增幅较上年末高0.64个百分点。其中,当月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增加8036亿元,同比多增2373亿元。人民币存款同比增长15.12%,较上年年末低0.95个百分点,余额为39.16万亿元。1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0.25万亿元,同比增长13.96%。当月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0.22万亿元,同比少增2400亿元。
另据央行上海总部发布的1月份上海市信贷运行情况显示,上海1月份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出现大幅回落,各项贷款同比增幅较大。1月末,上海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98万亿元,同比增长13.50%,增幅比去年年末下降11个百分点。当月本外币存款减少514.30亿元,同比多减430.1亿元,其中人民币企业活期存款大幅减少,储蓄存款再现分流特征。这主要是因为1月份深交所连续发行新股。而上海1月份的贷款则比去年年末上升了2.10个百分点。1月份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24万亿元,同比增长18.80%,当月本外币贷款增加663.80亿元,同比多增367.50亿元。
央行上海总部分析称,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增速过快说明当前贷款需求仍较旺盛,再加上受人民币资金来源波动和外币资金来源渠道有限的影响,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的难度增大。但渣打银行王志浩博士认为,18.94%的货币供应量的增速并不需要担心。虽然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74%,但人民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了15.12%,贷款增速仍然保持平稳。
-通胀预测
1月CPI升幅或破7%
下周二,国家统计局将公布今年1月份的消费价格指数(CPI),在春节长假因素和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的双重影响下,市场预期1月份CPI升幅将突破7%,创下11年来新高。
高盛此前曾发报告预计,中国1月份CPI较上年同期升幅将创下10年来新高,为7.1%。国泰君安姜超研究员认为,CPI升幅在1月份会突破7%,并在2月份创出7.6%的新高。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诸建芳也预计,1月份CPI同比涨幅可能达到7.4%,一季度CPI涨幅将达到7.1%。
根据国家发改委监测数据,今年首月36个大中城市猪肉、牛肉、羊肉和鸡肉平均零售价环比分别上涨4.53%、9.51%、4.36%和1.81%;鸡蛋平均零售价环比上涨0.28%;豆油、菜籽油和花生油平均零售价分别环比上涨9.14%、8.63%和4.81%;15种蔬菜平均零售价环比上涨5.21%。
与去年12月的监测数据相比,今年1月除猪肉、花生油价格涨幅略有缩小外,其他食品价格涨幅均有较大的扩大。因此,食品价格仍然是拉动1月份CPI上涨的主要动因。
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也称,今年我国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压力巨大。此外,居民消费需求较快增长对物价上涨的推动力继续增强,综合考虑食品和非食品价格上涨的因素,1月份CPI同比涨幅破7%的概率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