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娇日前公开亮相,就“艳照门”事件作出说明。但是,除了为人们贡献了一句“很傻很天真”的流行语之外,阿娇的“说明”毫无意义。她确定将于星期天参加无线的赈灾演出,但消息甫出,即遭到无数网民的抵制。
观众质疑无线不应找艳照风波女主角参与慈善演出,这种抵制有失偏激,因为阿娇的私生活,关起门来,你情我愿的情况下,爱怎么玩是两个人的事,这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观众的愤怒是可以理解的。长期以来,阿娇都在公众面前极力塑造清纯、阳光、健康的形象,还曾以近乎形象大使的身份,反对婚前性行为。正因为如此,很多人以其为偶像,并为其“健康形象”买单———购买其音乐会、歌迷会门票,掏钱观看其主演的影视作品等等。在流行文化消费中,阿娇的“清纯”就不仅仅是她个人的事,而是一种商品,当人们看到“清纯”的阿娇居然摆出了如此放荡的姿势,感觉当和买了假冒伪劣产品没啥两样。“上当”、“受骗”,这是大众愤怒情绪的根源。
近日爆出涉毒嫌疑的台湾名模姚采颖,此前还一度担任台湾禁烟反毒大使,不能不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正是因了这样一种客观上无法回避的“货不对板”,阿娇也不必因自己“受害人”的身份不被同情反遭鄙夷而感到委屈。
网上流传的“自白信”,有这样一段话:“照片是真的……别问我为什么,我想,这世上很多人都会有不想规规矩矩做人的时候,只不过,有些人想了没做,有些人做了没人知道,而我想了做了……”尽管这一“自白信”基本被认为是伪造,但应该说,它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很少有不对她们的正派生活感到厌烦的正派女子。”法国思想家拉罗什福科如是说。他还有另一句名言:“调情是女人性格的基调,至于并非所有女人都付诸实践,是因为某些人的调情被畏惧和理性阻止了。”如果说这样的说法与女权主义勃兴的先进文化不相吻合,那么可以这么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隐秘的欲望———明星也不例外,只不过有些人付诸实践,有些人因为畏惧和理性而紧紧捂住。
“艳照门”牵涉到许许多多的伦理、道德、法律问题,足堪写一篇博士论文;但最浅显的一点,它给狂热的追星族当头一瓢冷水,这是“艳照门”事件最直接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