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 名单 | 文件 | 综合报道 | 十七大解读 | 评论文章 | 图看解读 | 全国动态 | 宁波学习贯彻 | 十七大问答 | 党建理论
·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中央书记处书记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
·中纪委书记
·中纪委副书记名单
·中纪委常务委员会名单
·中央委员会委员
·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通知
·胡锦涛在十七大的报告 中纪委工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章程
·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公报
·中国共产党中纪委第一次全体会议公报
·十七大关于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
·十七大关于中纪委报告的决议
·十七大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决议
全国各地学习动态
·浙江省委常委会: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
·全国政协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
·践行“十七大”精神 企业爱心回报社会
·十七大代表叶霜:教育公平需要努力
·上海市委传达学习十七大精神
·浙江省纪委传达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李源潮:要迅速兴起贯彻十七大精神热潮
·北京市委常委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工作
重要讲话
·胡锦涛在新任中央委员候补委员研讨班讲话(图)
·周永康: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周永康: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习近平强调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及党建研究
·贺国强在山东调研 强调推动党风廉政建设
·贾庆林:统一战线和政协要支持建设小康社会
·李光耀:中共新一届领导层是非常有才干的团队
·刘云山:文艺工作者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
宁波学习贯彻
·鄞州姜山特色化抓十七大主题宣传教育
·北仑创新工作方法促民企上市
·宁波以工人名字命名操作法经验全省推广
·韵升一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宁波全面开展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高效益 高科技 生态环保临港大项目新“支点”
·235个城市社区全实现直选
·象山港畔崛起先进造船业基地
·象山崛起临港产业新龙头
·余姚驶入“又好又快”发展轨道
·镇海:建集居房保障外来工安居
·江北帮扶困难群众不留断层
·全省循环经济现场会力推“北仑模式”
·宁波十七大精神宣讲工作综述
科学与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08年01月16日 13:10

  社会主义理应是以社会为主义,为社会而主义,靠社会出主义,由社会显主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内容异常丰富,中心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七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很多新内容。我学习之后,体会最为深刻的就是深切感受到科学与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

  一、贯彻科学发展观必能增强社会主义的活力

  社会主义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更高于资本主义的新型社会制度,它本应有强大的生命力,可是为什么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只存在74年就灭亡了?它为什么失去了生命力?

  苏联共产党从1917年夺取革命胜利到1991年自动解散、社会主义大厦土崩瓦解,只经历了七十四年。苏共一向强调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尽管它曾经取得辉煌的成就,然而它最终黯然失败,其根本原因就是长期严重背离科学社会主义,缺少科学指导,就缺少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就因为它是以马克思发现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作为坚实基础;社会主义必须要拥有资本主义开创的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和强大的工人阶级实力才能建设成功。俄国是在1861年废除农奴制后才发展资本主义的落后国家。在1917年特殊历史条件下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理应依靠工农政权经历更长过渡时期,尽快增加生产力总量,壮大工人阶级队伍,彻底清除封建主义余毒,利用国家资本主义,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可是从1929年起苏共领导人却急于用行政手段和群众运动消灭资本主义,加速农业集体化,到1936年宣布建成马克思主义所理解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社会主义。这是背离不发达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的。

  这个特殊规律,依我研究心得可概括为四点:①首先要彻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彻底清除封建主义余毒,不仅限于经济关系(如消灭地主贵族阶级土地私有制,改造小农经济),还包括上层建筑(如消灭君主专制、官僚特权制、等级制,克服大民族主义等)。②不能急于消灭资本主义,要充分利用资本主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方面,吸收其多种文明成果。③不能急于建成社会主义,要尽快提高生产力总量,提高国民文化、文明素质。④更不能急于过渡到共产主义,可加强共产主义教育。

  我认为苏联到1936年只是建成低标准的社会主义。苏联社会长期存在三大矛盾:第一,过“左”的路线和过度集权的党政领导体制同社会主义社会要求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民主自由的矛盾;第二,党政官僚特权集团同人民大众的矛盾;第三,大俄罗斯主义同各族人民的矛盾。苏共领导人长期认识不到又无力解决这三大矛盾,所以导致苏共亡党、苏联亡国、社会主义制度亡命。只有全面、深刻认识苏联模式根本背离科学社会主义的种种弊病,并且切实克服这些弊病,才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使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经历了四个阶段。毛泽东最早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集中体现在他于1956-1957年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两篇重要文章中。但是由于从1957年起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转向“左”的方向,后来又推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基本路线,毛主席的正确探索未能付诸实践。随后,我国实践的社会主义比苏联模式更加严重背离科学社会主义。

  1978年我们党端正了指导思想和基本路线,通过拨乱反正,正本溯源,比较系统地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开始。其主要之点就是:强调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代“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对过度集权的经济、政治、科技、文教体制进行根本改革,对外由闭关锁国改变为全方位开放,由传统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改变为社会主义商品市场经济,确认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同时发展有益于国计民生的非公有制经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等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依据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理论,所以它具有强大生命力。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2007年党的十七大作了精辟论述的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继续创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将极大地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科学发展观究竟有哪些理论创新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也就是以民为本,以人民大众为本,以包括你、我、他(她)在内的所有个人为本,要关心全社会每个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工作、生活、学习、发展,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以阶级出身、阶级成分为本的传统观念。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要依靠全体人民大众,要使人人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要使人人都成为全面发展的自由人;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增进全体人民大众的福祉,要使人人都成为全面发展的自由人;发展的成果要归全体人民大众共享,而不是只归少数富豪和权贵分享。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唯物史观阐明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最根本动力,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最根本动力。苏联曾经以工农为本,动员亿万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光辉业绩。可惜苏联共产党从上世纪30年代起培植了党政军高薪官僚集团,到50年代初斯大林后期,其工资待遇已经与低薪者相差50多倍,到80年代初勃列日涅夫后期,又扩大到相差100多倍,权贵们除高薪外还享有住宅、特种供应等诸多特权。正是这种以官为本的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到90年代初,最终被苏联人民群众抛弃了。

  可见,以人为本是针对克服以官为本的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弊病而提出的,体现了中国模式社会主义的鲜明特色。当然,我们还要看到,“官本位”的现象在当今中国还明显存在。只要狠下决心从体制改革入手,切实消除官本位,真正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必能充分调动十几亿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必能极大增强社会主义的生命力。

  第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里所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当前主要是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往通常是讲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的建设,十七大报告把社会建设单独列为一个方面,我认为这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社会建设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社会和谐因素,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增强人民群众自治能力,促使社会面貌发生根本变化。可以说,社会建设的成就最突出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我曾经用四句话对社会主义作出顾名思义的阐释。我认为社会主义理应是以社会为主义,为社会而主义,靠社会出主义,由社会显主义。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旨在以整个社会进步为目的,社会主义正是为了要使整个社会得到全面均衡发展,社会主义要靠全社会人人出主意,从而集中为系统的“主义”,社会主义要由整个社会面貌的真正不断改善来显示其优越性。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失败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长期不重视社会建设,由国家垄断包办一切,社会缺少活力,发展缺少全面协调可持续,偏重发展军事工业和重工业,忽视民生问题,而且忽视民意,只靠少数精英出主意,只靠严密控制的媒体片面虚假宣传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所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别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正是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创新,正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性,它必能极大增强社会主义的生命力。

  第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里所讲的统筹兼顾,最值得重视的是在统筹兼顾国内各个方面的发展中,特别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绝不能只顾生产发展与生活富裕而破坏自然环境与生态平衡。

  十七大报告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观念。改革开放以来,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文件中论述了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也就是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文明并举。事隔二十年之后,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文件中进而增添了“政治文明”的新内容。现在十七大再继续创新,增加了“生态文明”。这表明我们党对文明的认识在不断扩展和深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这四个文明四位一体齐头并进,并驾齐驱,就必能把中国模式社会主义建设成为具有现代文明特色的现代化国家。

  目前,建设生态文明是特别紧迫的当务之急,因为近十多年来很多地方急于追求生产增长已经使生态环境破坏得很严重,而且有的地方出于本位主义和保护主义,拒不向人民透露真实情况,甚至还阻挠、打击媒体揭发,这是非常危险的。如果不能使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可能会造成严重恶果。我们千万不能忘记1986年4月26日发生在苏联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苏共中央和苏联政府轻视生态文明,早就知道这个核电站技术不过硬,工程不过关,迟早会出问题,然而玩忽职守,不及早采取措施。核爆炸发生后又封锁消息,不及时疏散附近居民,事隔四天之后,由于西方早已披露才被迫公布,结果造成20万人先后死亡。这个悲惨事件使苏共和苏联政府大失民心。难怪有人认为苏联不是灭亡于1991年12月25日,而是丧命于1986年4月26日这一天。切尔诺贝利事件可以说是苏联的恶性自杀行为,非常值得我们一些地方的党政干部深刻汲取教训!

  从广义来看,生态文明它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的第三次产业革命和第四种文明社会形态。人类社会最初是渔猎和采集文明,它经历了几百万年。大约一万年前开始第一次产业革命,形成农业文明。大约二百多年前开始第二次产业革命,形成工业文明。近年来开始第三次产业革命,将要形成生态文明,它要使农业、工业都生态化,还要大力发展生物工程产业,使人类社会达到更高的文明形态。当前只要统筹兼顾,四个文明尤其是生态文明的发展,就必将极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

  第四,深入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紧接着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进而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样就把科学发展观这个重大战略思想与其战略目标紧密结成一个完整的理论。这次在十七大文件中,对于如何深入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以达到社会和谐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并且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和奋斗目标写进了新党章的总纲部分。不仅如此,在党章中还写明:中国共产党在国际事务中,要“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即是说,十七大所揭示的科学发展观,对内要构建和谐社会,对外要推动和谐世界,科学发展的目标是内外双和谐。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本来认为,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夺取政权后,要经过较长过渡时期,尽快增加生产力总量,逐步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消灭资本家阶级、消除阶级对立,只有结束过渡时期、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之时,才可能构建和谐社会,在世界范围内只有无产阶级世界革命胜利、在各国都消灭了阶级对立之时才可能建设和谐世界。1936年苏联在生产力欠发达的条件下加速消灭一切剥削阶级、宣布基本上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后,曾经自认为苏联社会“没有阶级冲突,呈现出一幅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友爱合作的图景。”(见《斯大林文选》,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37页)也就是说呈现出和谐社会的图景。实际上当时苏联是采取高压手段,惩罚、消灭一切敢于发表不同政见者,社会内在矛盾异常深刻。苏联还长期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对抗、争霸方针。

  从1991年苏联剧变中汲取教训,我们党现在能够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非公有经济和不同社会阶层的条件下就敢于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依法治国的方法尽量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同时还敢于在世界范围内还存在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和资本主义列强的条件下,善于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长期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维护国际法和各种多边协议、双边协议,既合作又竞争,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新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深入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必将极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和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和谐世界这四个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探索确实是继续创新。科学发展观之所以能够成为科学理论正由于它的理论基础是科学,是科学社会主义,是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在内的所有科学。当前我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就必能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日益生机勃勃的活力,必能证明科学是社会主义生命力的重要源泉。

 [1] [2] 下一页
稿源: 北京日报   编辑: 赖小惠
 
[ [发表评论] | 我要投搞 | 进入论坛 | 发给好友 | 打印该页 | 后退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