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集结号》公映后获得了高度好评,大家都在津津乐道《集结号》的场面制作得有多逼真,它的特技处理有多细致,它的音响效果有多震撼,它成了中国大片的新里程碑,它帮助中国大片摆脱了窘境,冯小刚胜利了……
冯小刚确实没有理由不胜利,一亿元的投资,有8000万元给了影片的制作。这充分体现了冯小刚的商业头脑,他知道观众需要的是坐在豪华的有着一流音响的影院里“耳闻目睹”一场惨烈的战争,他了解观众对于感官享受的“如饥似渴”。如果没有上半部分制作费用高昂的战争场面,《集结号》就是一部《高山下的花环》。那部出品于1984年反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电影在当年轰动异常,两部电影表现的那群勇敢的战士所在的连队同样是“九连”,但时代不同了,如果《集结号》没有这些战争场面,就算是十个冯小刚捆在一块,也不见得能把观众拉进影院去。
但我对《集结号》的战争场面并不感兴趣,当那些画面一再出现的时候,我在不断和其他经典战争电影场面对号入座,计算着摄像机的拍摄机位以及它某个画面的制作费用——不是我愿意这么不解风情,而是身不由己。影片在战争结束、谷子地回到地方之后节奏突然慢了下来,很多评论认为这是电影后劲不足、用力不均、情节脱节的表现,但我真正觉得影片进入后半部分精彩才刚刚开始,它真正所要表达的主题才显露出来。如果说前面的战争场面除了考虑票房因素之外还有什么功用的话,那就是为了后面谷子地为战友讨说法的艰难作对比和呼应。《集结号》在场面上提升了中国大片的品质,更重要的,它很少见地用真诚的态度真正探讨了战争和人的关系,它用辩证的方式阐述了渺小和伟大之间的联系,它的剧情和台词都令我们感到新鲜,虽然它有一个震撼的开始和一个想当然的结尾,但在重要的过程里,它给观众提供了不一样的视角。
“每一个牺牲都是永垂不朽的”,这是制作者给影片赋予的涵义,但在片中,主角谷子地未必能站在很高的高度认识到这一点,他只是一个认死理的人。影片体现他认死理有两个方面,一是在九连剩下的几个人都认为集结号吹响了的时候,他坚持自己没有听到;二是为了给牺牲的兄弟要回一个“烈士”的称号,他四处奔走,疯了一样地挖掘煤堆想找回战友的遗骸。当然,也可以把他的“认死理”换成更书面化一些的语言,比如“责任和义务”:在战争中,他和战友尽到了自己的责任,牺牲了小我,保护了大局;在和平后,他一人扛起了为英雄正名的义务;在知道集结号根本没有吹响之后,他又多了一份赎罪心理。这份赎罪心理,让影片的悲情色彩浓厚了许多,当一个国家或一场战争的重责需要一群无名的人(九连战士被列为失踪,墓碑上的字皆为“无名”)来背负,其中沉重令人难以释怀。当影片最后打出字幕,谷子地其实是从一片“谷子地”里捡拾而来,并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也不知道自己的真实姓名时,更是给人内心以重重一击。
《集结号》最感人的一幕当属谷子地在知道刘团长没有下达吹响集结号命令,拎着酒瓶子扑向刘团长墓碑的那场戏,这也许就是冯小刚想让观众看到一个简单故事,“英雄受了委屈”。影片没有讨论战争有没有意义,没有讨论牺牲有没有价值,它讨论的还是老百姓心里都存在的一个朴素的道理:好人应当有好报,英雄不能流血之后再流泪。《集结号》能引起共鸣,很大程度上是迎合了观众的这一心理。《集结号》的颠覆性不仅体现在它技术手段的提升和对战争的另类书写,它对国产电影最大的贡献在于,如何利用好商业元素,制作一部老百姓能看得懂且看了之后有收获的电影——这是以往大片一直努力而没达到的。
作者:韩浩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