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这个城市里,生活着一批“外来务工者”。为了生存,他们像候鸟般地迁徙于城乡之间,走进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为城市的文明进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不可否认,城市在给他提供一份工作的同时,却也让他们在居住时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与当地人常常发生冲突。12月4日,我们10网联合采访团走进慈溪坎墩街道五塘新村,看到了却是一副其乐融融的和谐画面:外地人与本地人也成为一家,“处来务工者”在这里已成为本村的新村民安居下来了。要问其中缘由,新家村民都会告诉你:是和谐促进会这针强心剂起的大作用。
坎墩街道位于慈溪市主城北区,现有12行政村,而五塘新村是坎墩街道外来建设者聚居最密集的村庄之一。五塘新村有本地村民有600多人,而租住在村里的外地人就有3100人,也就是说每六个人之中,就有五个是外地人。他们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基本上都在村子周围企业工作。外来务工者大量入住,给村民每年带来230多万元房租收入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有时双方遇到事情,本地人态度强硬,外地人就会叫来一大帮老乡,双方常常大打出手,打架斗殴事件时有发生。对此村委会干部也有难言之隐,每每去调解外地人和本地人的纠纷,外地人都不买账,认为他们偏向本地人。
为此,村委会与外来务工者开会聊天沟通了好几次,最后决定让他们也参与进来,共同管理本村事务,就这样,2006年4月五塘新村组建了全国首家村级和谐促进会,处来务工者成为本村新村民。和谐促进会成立后,充分利用村办公楼、老年活动室和公园等场地开展卡拉OK比赛、拔河比赛和乒乓球比赛等各类文体活动,鼓励外来务工者积极参与,让他们在活动中与老村民加深了解。
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增加了新老村民之间相互沟通交流情感的机会,也让他们之间有了感情,每逢过年过节,老村民都会积极响应促进会的号召,给家有困难的新村民送去节日的礼品,让他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事实证明,五塘新村给外来务工者创造了一个温馨的生活环境,让这些新村民“安居”,也有效促进了“乐业”。一位来自四川的小伙对记者说,他来五塘新村一年多了,他和同乡都准备在这里好好干,争取做出一点成绩来。(记者赵燕)
|
在五塘新村安家落户
|
|
外来务工子女在公园里玩耍
|
|
下班途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