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昨日(11月19日)起在全国开通小额支付系统跨行通存通兑业务。居民与开户银行签订“个人存款通存通兑服务协议”,然后就可以在全国任一地点的银行网点办理存取款、转账及查询业务。建行、农行、工行把跨行通存通兑收费标准定为每笔金额的1%,最低10元,最高200元。中行收费标准为最低1元,最高100元。
民意早就呼唤银行间实行通存通兑,现在终于变成了现实,自然值得高兴。通存通兑业务开通之后,市民不必拿着大把现金,在不同银行间“搬来搬去”。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这无疑称得上是个便民措施。站在银行的角度,不同银行间营业网点实行资源共享,可以丰富结算途径,提高办事效率,同时银行排长队的现象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如果再从安全角度考虑,银行间通存通兑还能避免储户提取大额现金,从而减少了被抢的风险。所以,无论怎么说,通存通兑的开通,都是件好事。
然而,对于这条便民措施,始终有点如鲠在喉的感觉。天下向来没有“免费的午餐”,在垄断企业以及近似于垄断的银行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一次也不例外。要享受通存通兑服务,就必须支付手续费。
交手续费也就罢了,反正国人也没奢望过银行的免费午餐。可是,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手续费居然高到离谱的1%。更不可理解的是,同是通存通兑,各银行间的手续费最高竟相差9倍,而且居然弄出了个最低消费。而这其中,又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收费最高,其中三家规定最低为10元,最高200元。
手续费的缺乏统一标准,至少表明该项收费的出台,并没有多少成本的因素在内,而更多地关涉到银行间的利益分配。这样说看起来似乎对大银行有点欠缺公平,毕竟通存通兑要求它们将自己的网点资源拿出来与小银行共享,让它们实现跨行业务,跟他行联网运行,成本相对小银行而言可能会高一些。
但不要忘了,四大国有银行之所以有着小银行所没有的网点优势,依靠的就是其半垄断的市场地位,凭什么水费、电费、社保等的代缴大多被你们所垄断?再说了,从长远来看,通存通兑必然会使银行业走向整体的平衡,在互惠互利格局未形成之前,大银行作出点让步,既有利于市场的竞争,也有利于银行业的发展。
因而,大银行对通存通兑开出的高手续费,在给人“店大欺客”的感觉之外,还附带上借机赚钱的嫌疑。
真的想不明白,本是便民的服务,为何却要以超出普通百姓接受力的收费,让便民的性质大打折扣,无怪乎网上有人质疑其不是“便民”,而是“骗民”。现实中,类似的现象还有很多,一方面这些措施或政策的出台确实能给百姓带来便利,或者会带来实惠;另一方面这些措施或政策却往往又带上一个小尾巴,让人感觉不那么痛快。就好象利息税的调整,就留下了一个5%的尾巴。
其实,便民措施和政策,再怎么向百姓倾斜都不为过,一步到位地让百姓享受发展成果,是大的方向,没必要非要带上个小尾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