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月23日起,有“国考”之称的国家公务员2008年考试正式提交个人信息。日前,网上统计出今年“国考”不少职位通过审查人数超过千人,一些热门职位的供需比例前所未有地突破3000:1!伴随着公务员考试的逐年升温,还有些人向国家拨款事业单位或大型垄断国企进军,不考得一个“金碗”、“银碗”就不会停下追逐的脚步。他们有一个很新鲜的名头———都市“考碗族”。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追踪。
●个案
执着“考碗族”:只想图个稳定和轻松
林小姐是沪上一家外贸公司的总经理助理,今年28岁的她参加过三次国家公务员考试、三次上海市公务员考试。
说起成为“考碗族”的经历,林小姐向记者表示:自己是学外贸出身的,2002年毕业后成功进入一家外贸公司当总经理助理,起薪4000元。当时 ,这样的工作让许多同龄人羡慕不已,但林小姐却坚决踏上了考“碗”之路。“我的工作压力很大,经常要加班加点,没有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由此就想到,公务员不但收入比较稳定,而且工作相对也轻松,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家庭。”
近几年来,每年她都参加两次公务员考试。每年的12月是她最忙碌的时候,一边上班一边准备考试。谈到自己艰辛的考“碗”之路,林小姐则有些苦涩:“最初是《申论》考试分数不够,这是我自己的问题,我也并不觉得倒霉。但之后,我的笔试成绩都还不错,但在面试环节却老是差了一点点没能顺利通过。”但是,“都考了这么多次了,不继续考下去,我真是不甘心啊!”林小姐向记者表示:作为资深“考碗族”,自己的心情也很矛盾。
成功“考碗族”:好好工作才是“保险箱”
毕业于上海某知名高校的小陈可以说是个成功的“考碗族”,在沪上某外企工作多年后终于通过了公务员考试,现成为街道的基层公务员。可以说,这是他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岗位,可是如今的他工作也并不见得开心。
“毕业那年就想考公务员了,可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考上。在苦苦地坚持后,总算是苍天不负有心人,2007年初我考到了一个‘金饭碗’,当时非常开心。”辞掉工作后的小陈顺利地进入了该部门。“一开始挺兴奋,可是没工作几个月就开始有点后悔了,发现自己并不适合机关生活。之前我总觉得能做公务员就是好的。直到现在才知道,其实并没有以前想象的那样好,现在的工作很无趣,缺乏创造性,感觉自己提前进入了养老阶段,很难受。”
小陈表示,他也想到过放弃现在的公务员身份,趁还年轻再重新出去打拚,可想想自己这么多年的“考碗”路,又有些舍不得,矛盾得很。“以前总觉得考上公务员就一辈子不愁了,好象进了‘保险箱’,现在才想明白其实做不做公务员并不重要,不管什么职业,好好工作才是‘保险箱’。”
【解析】
职场压力让“稳饭碗”热到发烫
针对目前的这一现象,不少职业咨询师都坦言,“不可否认,就业压力增加、职场竞争加剧,是生成‘考碗族’的重要原因。”
就业压力在应届大学毕业生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记者从华东政法大学了解到,日前上海国家安全局在该校召开了一场宣讲会,会场设置在可以容纳300人的报告厅,而当天到场参加宣讲会的学生多达500人,整个报告厅除了座位上坐满了人,桌椅空档处也都站满了学生。现场不少学生都表示,现在参加公务员考试已经成为大多数高校毕业生都要经历的一个环节。“甚至有的同学从大三、研一就开始准备了,基本上都是想一步到位考到一个稳定的‘碗’。”
就在公务员考试如火如荼之际,事业单位这个“银饭碗”也热到发烫。据上海某区(县)自来水厂的人事科科长透露,“最近我们招一个办公室文员,结果一下子来了150多人应聘。经过初试、复试加面试的层层选拔后,招了一个中文系硕士生。”
同时记者也从上海教育考试院获悉,近年来报考教师资格证之类的事业单位准入资格的人数屡创新高,而此类培训班也是人满为患。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就业 热门 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