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是加息敏感期,市场人士纷纷猜测,央行可能加息0.54个百分点。投资者关心的是,由6000点高位滑落小幅调整后,股市能否再次有惊无险。
加息对股市的压力,是投资者早有思想准备的。央行明确提出,要适当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这意味着近期可能再度加息,人民币升值速度也有可能加快。在信贷投放尚未有效抑制的情况下,加息幅度不是之前几次的0.27个百分点,而是0.54个百分点,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央行行长周小川前不久已明确表示,“央行有权利视情况选择加息的力度,既可以是27个基点,也可以是54个基点。”
去年以来,加息后股市几乎每次都有惊无险,甚至成为大盘加速上涨的动力。不少投资者也就难免产生了惯性思维,对加息不“忧心忡忡”,而是“爱恨交加”。所谓“爱恨交加”,便是在加息预期产生时,大盘阴云密布,借机调整;加息消息一旦公布,大盘则低开高走,甚至高开高走,对加息影响置之不理。
这样的走势,让一些专家看不懂。但在不少投资者看来,0.27个百分点或0.54个百分点的加息,都没有什么恐惧的。加息即便改变了负利率,使储蓄存款利率跑赢了CPI,也无法改变实际利率低收益的状况。换言之,加息0.54个百分点后的储蓄存款依然不划算,要想获得高收益,还得指望股市投资。正因为如此,已有的连续多次加息,并没有改变资金流向。
央行第三季度储蓄问卷调查称,“居民储蓄意愿连续4个季度下降,本季度再降0.9个百分点,加息虽未能改变居民储蓄意愿下降的态势,但下降速度明显放缓。”上海银监局本周公布的报告指出,资本市场对储蓄存款分流趋势未改。数据显示,9月末,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9186.00亿元,同比增长13.35%,同比回落1.63个百分点。其中,储蓄存款余额9220.74亿元,比年初减少233.39亿元。
那么,再度加息是否会又一次有惊无险?需要注意的是股市运作的背景。牛市涨势如潮,加息当然阻止不了指数上涨的步伐。同样,熊市极度低迷,减息也难以力挽狂澜。
在目前的市场背景下,加息更像是把双刃剑,股市前景非常微妙。一方面,加息可能使牛市惯性思维下的部分投资者再次大胆入市,甚至有人认为,再加息的空间非常小了。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次数如此频繁,足以反映出牛市的力度,若未来宏观调控初见成效或CPI下滑,股市遭遇的政策压力将会减少,大盘岂不是轻装上阵。另一方面,再度加息也可能推动股市中期调整,随着“恐高症”的加重,加息的负面影响很可能被放大。何况加息对股市的理论影响呈负面,牛市劲头已稍有减弱,加息不是没有可能影响一次股市,使大盘“遇险”。
加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资金层面上,让投资者更感到不安的是,基金在第三季度已经开始大量减仓。率先披露季报的15家基金公司旗下的107只基金,可比股票基金的3季度末平均仓位为79.42%,相比上一季度大幅下降了3.42个百分点,在今年首度低于80%的平均水平。其中,博时价值增长的仓位下降了近28个百分点,由76.46%下降到48.52%;博时价值增长2号减仓12个百分点;博时新兴成长减仓16.56个百分点,回避高位股市风险的意愿非常坚决。广发聚丰基金经理指出,目前股市处于一个从结构泡沫转向整体泡沫的阶段,市场风险在逐步累积增大,预计第四季度市场运行以整理为主。
基金敢于在高位大胆买入是公认的,可如今基金都逐渐萌生去意,更何况抗风险能力弱筹码易松动的散户资金。此外,新发行的基金迟迟不露面,大盘蓝筹股接连上市,都影响到二级市场的资金面。从某种角度说,本周三沪市反弹至10日均线附近即告失败,周四又出现调空缺口,都与资金面的“虚弱”有关。
投资者应该谨慎看待再度加息的市场反应。尚福林主席提醒,投资股市要有点“闲钱、闲时间、闲心”。那么,何不旁观加息影响,暂避高位股市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