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北京时间昨日17时33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向“嫦娥一号”卫星发出指令,开始实施第二次变轨,这也是卫星的第一次近地点变轨。记者从飞控中心大厅大屏幕上看到,卫星主发动机喷出一束橘黄色的火焰,持续了11分钟。“嫦娥一号”卫星第二次变轨后,将进入24小时周期轨道,远地点高度由5万多公里提高到7万多公里。
这次变轨前,飞控中心对轨道参数及控制参数进行了精确计算,随后向在太空飞行了3圈处于近地点的“嫦娥一号”卫星发送了高精度控制指令。卫星主发动机再次打开,巨大的推力使卫星进入24小时周期轨道,远地点高度由5万多公里提高到7万多公里。这次变轨,为卫星在预定时间到达设计的地月转移入口点创造了条件。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轨道室主任、航天飞行测控专家唐歌实介绍,这是飞控中心对“嫦娥一号”实施的第一次近地点变轨。变轨前,飞控中心首先向卫星发出指令,使其停止旋转,调整卫星至目标姿态,即由对日定向调整到相对平行于近地点的方向,以便对卫星进行轨道控制,顺利实现变轨。据介绍,“嫦娥一号”卫星在24小时轨道上运行3圈后,将实施第二次近地点变轨,使“嫦娥一号”卫星进入48小时轨道。这次变轨控制预计在10月29日。
今日看点
卫星最远距地面7万多公里
新华社电变轨12小时后,也就是27日5时30分左右,卫星将抵达距地面7万多公里的远地点,成为测控距离仅次于我国发射的探测一号卫星的航天飞行器。
延伸新闻
“嫦娥一号”已飞行38.9万公里
进入绕月轨道还有119万公里
新华社电截至26日17时44分,“嫦娥一号”卫星实施第二次变轨进入24小时椭圆轨道。从入轨到实施这次变轨,卫星总计飞行389000多公里,超过了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卫星进入绕月轨道还有119万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