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 十七大要闻 | 综合报道 | 评论文章 | 网友寄语十七大 | 图看十七大 | 代表博客 | 记者博客 | 十七大问答 | 党建理论
十七大要闻
·谢旭人:我国将适时推出燃油税 改革资源税制度
·十七大新闻中心举行第三场记者招待会 朱之鑫介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人民日报特稿: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十七大记者招待会 介绍奥运筹备情况
·党的十七大第四场记者招待会
·人民网特稿: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综合报道
·十七大代表眼中的宁波
·十七大代表热议报告中的两个“人人享有”
·十七大代表纵论反腐倡廉:让党的肌体永葆蓬勃生机
·国际舆论高度关注中共十七大召开
·31省区市书记谈科学发展观
·一条红线贯穿29年 跋涉改革“深水区”
评论文章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领导干部要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
·要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在共建共享中促进社会和谐
·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十七大特稿:新时期的伟大革命
辉煌中国
党中央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国城市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国防实力和军队防卫作战能力显著提高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向前推进
·我国日益织密医疗卫生保健网“网底”
光明日报: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07年10月19日 10:02

  金秋北京,盛会相逢。来自全国各地各行业的代表们,是投身火热改革的实践者,是亲历中国发展的见证者,也是社会进步的受惠者。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说,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代表们从自己身边的变化,感受着这种快速发展的成果,分享着快速发展的喜悦,探讨着快速发展的真谛。

  快速发展有动力

  “这五年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和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是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高的五年,是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更加紧密的五年。”胡锦涛同志的讲话引发了人们对五年来中国发展成就的关注。

  十七大代表、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说,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从十六大到十七大经济社会发展回顾系列报告》中,15个方面大量翔实的数据诠释着中国的快速发展:

  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连续四年10%或以上的增长速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在世界上的位次连升两位,由2002年的第六位跃居2006年的第四位。

  2006年国家财政收入达到38731亿元,是2002年的2.05倍,在四年内翻了一番。

  2006年城市化率达到43.9%,比2002年上升了4.8个百分点。

  谢伏瞻在《大发展大跨越》的序言中总结,中国这五年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大跨越”。他从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了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动力所在: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改善民生;坚持又好又快,保持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坚持统筹协调,促进全面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活力。

  谢伏瞻特别指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的转变,既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认识的深化,更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又好又快,强调的是“好”字当头,好中求快。十六大以来,围绕着又好又快的要求,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灵活运用财政、货币、价格、土地、市场准入等经济法律手段,及时化解和消除了经济生活中一些不稳定、不健康的因素,避免了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通过严把货币和信贷“两个闸门”和产业标准“一个准入”,既消除了通货紧缩,防止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又保持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群众受惠有基础

  来自西南边陲的基层代表、中国人民银行西双版纳中心支行外汇管理科科长施海峰,20多年来做到了货币发行管理工作的“零差错”,在银行第一线的工作中,他感受到了发展橡胶、茶叶、甘蔗等农副产业给当地群众带来的收入增长。

  从西南到东北,从城市到农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2%。五年来,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翻了近一番,达到2010美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快速发展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了物质基础,要把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地体现到改善民生上。”十七大代表、中共长治市委书记郭海亮如是说。

  郭海亮代表说,长治和全国各地一样,把关注民生作为最大的政治,把改善民生作为最大的政绩,把公共财政资金更多投向关乎民生的领域,集中精力解决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社保、人居环境及安全稳定等方面的困难问题和现实需求,让广大群众更多更好地分享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

  比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长治把普及义务教育的重点放在农村,在全国率先推行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助学工程,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步伐;扩大高中教育办学规模,提升高中教育普及率和办学质量;建立资助贫困大学生入学机制。大力发展公共卫生,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积极推进社区医疗机构建设,社区医疗机构覆盖率达到93%。农村卫生探索出了一条“建立新型医疗资源配置体系,解决农民看病难,建立新型合作医疗互助体系,解决农民看病贵”的新路子,在为农民提供免费体检、配备村级健康员,建设装备乡、村卫生所,卫生支农等方面办了七件实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率达87.5%。

  社会发展有后劲

  快速发展带来的财富积累,增强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后劲,促进了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经济社会呈现同步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事实证明,五年来,伴随经济的发展,社会建设全面展开。比如强大的经济实力,改变着广大农村的社会生活:围绕农民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国家显著加大了财政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取消了“农业四税”,全面实施了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惠及1.5亿农村中小学生,积极推进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探索建立了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十七大代表、中共宿迁市委书记张新实说,当宿迁市跃上“双八平台”(即GDP800亿元、财政收入80亿元)时,对社会发展更充满信心。全市仅在卫生领域就新增资本20亿元,各类医院数量从135所增加到191所,其中三级医院从无到有,全市居民家庭距离医疗机构1公里以内的占75%以上,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初步缓解,并因此荣获“中国城市管理进步奖”。全市全面启动了“文化低保”工程,保证每个贫困村群众都能看上戏、看上电影,每个贫困人口都能看上免费图书,使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代表们认为,又好又快的发展,带给中国大地勃勃生机,也带给人民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本报记者张玉玲李志伟)

稿源: 人民网   编辑: 胡晓云
 
[ [发表评论] | 我要投搞 | 进入论坛 | 发给好友 | 打印该页 | 后退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