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夹 | 返回宁波网首页 | 博客 | 论坛 | 时尚 | 娱乐 | 影院 | 电视 | 音乐 | 健康 | 汽车 | 旅游
对 话 BO播报 三江时评 网友播报 网上调查 网友贴图 论坛精贴 点击排行 网上电视 外媒看宁波 图 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专题 正文
北仑区区长俞雷谈创新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09月07日 16:16
关注百姓 关爱生活  中国宁波网新闻热线:27802780  重要报料本网付酬 浙江网通热线支持

  2007年9月7日上午,中国宁波网邀请北仑区区长俞雷谈创新参与对话栏目,与网民互动谈“创新”。以下是现场实录:

  网友盛开的花:我们都知道,北仑是浙江对外开放时间最早、外向型区域最密集、省市重大项目最集中的区域,在创新方面也是亮点频闪。许多引领行业创新的企业都来自北仑,成为全市企业自主创新的典范。俞区长可否对北仑近年来走过的自主创新之路作一总体描述?

  俞雷: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和不竭动力。近年来,北仑坚持把建设创新型城区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模式的战略基点,按照“围绕一个目标,构建两大平台,实施三项工程,推进四个战略重点,实现五大突破”的总体思路,以自主创新为动力,加快实施品牌战略、标准战略和资本经营战略,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政府的管理创新,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活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北仑这些年的创新工作主要体现在四个“明显变化”:

  (一)区域整体创新能力明显提高。我们先后制定出台了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技项目经费资助、引进人才、推进自主创新等一系列产业、科技、人才等政策,为科技创新构建政策平台。“十五”期间区财政科技经费累计投入3.16亿元,2006年投入1.1亿元,占本级财政经费支出的4.27%,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资金保障。充分发挥科技创业园和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的科技孵化器作用,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4亿多元,在孵企业100多家,带动科技投入近1亿元,引进高级科技人员200多人,已逐步成为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基地。组建成立北仑技术转移中心,目前已有西北工业大学、浙江大学产品创新设计中心等10多家科研和中介服务机构入驻,为集群创新源形成、创新扩散和提高中小企业再创新能力搭建服务平台。近年来引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创办的科研机构7家,建立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科研机构13家,开展科技合作项目140多项,引进科技成果200多项。全区规模以上制造企业信息化应用面达35%以上,18家企业被列为市级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依托“北仑之窗”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了区长信箱、行政效能评价系统、政民互动、动态北仑、便民服务平台等20余个项目,完成了人口资源数据库一期、数字园区、网上审批、办公自动化、政府应急指挥系统、民政社会救助信息管理系统等系统的开发,获得了中国电子政务优秀贡献奖和政府信息化创新奖,“北仑之窗”连续5次获得国家级荣誉称号。近年来全区共组织实施863计划、科技攻关、创新基金、火炬等国家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85项,省、市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50多项,累计完成市级以上科技成果鉴定115项,荣获国家、省市级科技进步奖32项。我区先后获得了浙江省首批科技强区、全国首批国家科技兴贸出口产品创新基地等荣誉称号。

  (二)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明显增强。全区已建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5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国家级行业检测中心3家。各类企业工程技术中心近年来累计投入科技开发资金20亿多元,开发新产品800多个,授权国内、国际专利790多项。其中海天集团作为国内最大的注塑机生产基地,其技术中心成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集团与北京化工大学共同创建了海天北化科技公司,并在德国投资1亿元人民币设立了纽伦堡海天塑机研究中心;海伦乐器公司投资4000多万元,组建了国际领先水平的码克生产流水线,实现了全程数据化管理;申洲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纵向一体化针织服装制造商和中国最大针织服装出口企业,拥有国内一流面料实验室,并合作建立了耐克、阿迪达斯设计工作室。与此同时,建立了宁波海天塑料机械研究院、宁波开发区汽车电子研究所、宁波北仑模具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等企业创新平台。

  (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明显加快。2006年全区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380亿元,是2002年的3.6倍,年均增长38.1%,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从2002年的35.9%提高到2006年的47.4%。全区共有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0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3家。塑机、制笔、汽配、新材料、压铸模具等行业已确立了国内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领先地位,北仑注塑机基地已成为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基地和国际重要注塑机产业基地。

  (四)品牌标准专利工作取得明显进展。2006年底我区已拥有省著名商标6件,中国名牌产品3个、省级名牌产品8个、国家免检产品4个,雪龙公司、永发集团、球冠集团先后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全区已有永发、海伯、贝发等14家企业参与了保险箱、钓具、制笔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其中2家企业主导完成2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制订,7家企业参与了13项国标、行标的制修订。2003-2006年,累计授权国家专利1328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57件,每万人专利拥有量12件;申报美国、欧盟专利200余件,授权150多项。创建了全国知识产权试点单位1家、省级专利示范企业6家,市级专利示范(试点)企业10家。

  网友深港的鱼: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我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举措。我们注意到,北仑在全市较早地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区的目标,提出了从“北仑制造”走向“北仑创造”的发展设想。请问俞区长,北仑作出这一战略决策的着眼点是什么?

  俞雷:建设创新型城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提升我区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也是贯彻实施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创业富民、创新强省”发展战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的“六大提升”战略和区六次党代会提出的“五大突破”目标的迫切需要。北仑建设创新型城区的目标很明确:到2010年,初步建成创新型城区,成为宁波市重要的技术创新基地、高技术产业化基地、高素质人才集聚基地和全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先导区。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我们建设创新型城区,重点是要为区域发展提供“四大”支撑:

  (一)为临港大工业发展提供支撑。以创新为手段,坚定不移地实施以港兴区战略,依托大港口,大力发展新型临港工业,加强行业重大关键技术的集中攻关,切实增强临港工业的技术支撑,五年内,力争形成120万吨乙烯、600万吨优质钢、100万吨不锈钢的生产能力及1000万千瓦的电力装机容量,基本建成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和基础原材料基地,建设东南沿海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省市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能源和原材料支撑。

  (二)为节能减排提供支撑。以创新为抓手,深入实施“生态北仑”建设规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强化政府、企业、社会的联动作用,营造全社会积极投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良好氛围,力争能源、石化、钢铁三大行业能耗达到世界同行业先进水平,其他行业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15%,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30%,争创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和省循环经济试点区。

  (三)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支撑。把创新优化产业结构作为重要着力点,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型临港工业,加快推进信息产业、休闲娱乐业等新经济产业发展,着力推进航运、港口物流、国际贸易、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商贸流通、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实现低投入、低排放和高效率的集约型增长方式,逐步建立符合产业发展大势、具有北仑特色的产业结构。

  (四)为促进优势产业集群提升提供支撑。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深入实施系统集成推进工程,重点改造提升纺织服装、注塑机、汽车零部件、模具、制笔等传统优势产业再上规模,通过引进集成、消化吸收、创新提高,形成一批在国内、国际技术领先,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的规模企业和小巨人企业,引导传统主导产业向高新化、品牌化发展。

  三、网友WOKAUILE:在俞区长主编的《北仑活力》这本书里,对北仑近年来走过的发展之路作了较为系统的回顾和总结,其中“创新”二字与北仑这些年的发展实践始终相伴相随。请问俞区长,今后一个时期,北仑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区?

  俞雷:我们将围绕建设创新型城区这一总体目标,拓宽视野,顺势求变,据实创新,提升层次,重点推进“六大”创新:

  (一)推进工业创新

  推进工业产业结构的创新。按照“纵抓产业链延伸,横抓产业集群规模”的总体思路,大力发展新型临港工业。依靠技术进步,打造自主品牌,形成一批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优势产业群。推进“大企业、大集团和中小企业联动成长计划”,扶持一批具有较强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的大企业、大品牌,力争在今后5年内,培育年销售超100亿元的企业10家、年销售超50亿元的企业10家、年销售超1亿元企业300家。

  推进工业发展模式的创新。树立全球化经营理念,加快培育跨国地区经营企业。树立产业协调发展理念,发展一批知名的生产性服务企业。树立资本经营理念,形成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股改后备企业的梯队格局。

  推进工业增长方式的创新。坚持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三高一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坚持环保优先方针,推进开发建设必须优先考虑环境容量,选择建设项目必须优先审查污染排放指标,进行重大经济项目决策必须优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坚持建设用地的投资强度和容积率“双控”标准,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和开发利用效益。推进工业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培育企业自有品牌。支持行业协会、重点企业积极主导或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定。

  (二)推进科技创新

  构建政府服务平台,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发展技术评估、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移、专利代理、科技信息等知识密集型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加强科技研发资金管理,建立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制度,充分发挥科技经费的引导支持作用。建立风险投资机制,政府设立1000万元的风险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投向高技术创业企业。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贷款担保支持。

  构建企业创新平台,切实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构筑塑料机械、汽车电子、模具等三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深入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设研发中心、产业技术联盟等技术创新组织,从事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鼓励国内外大企业在北仑设立研发中心或分支机构,引进国内知名的研发机构、工程中心,争取引进全球著名跨国公司研发中心。

  构建产业提升平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高新技术自主研发,重点发展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加快北仑软件信息产业园建设,引进、培育、整合一批网络、软件企业,到2010年企业信息化应用面达到95%以上。

  (三)推进人才创新

  在人才培养上求突破。区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重点面向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选择培养对象,加大对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宁波市“4321人才工程”人员的培养投入。积极引导企业把创新型紧缺人才的培养纳入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建成一支创业创新型人才队伍。推进与重点高校与科研院所的有效合作,拓宽人才培养渠道。

  在人才引进上求突破。实施人才引进国际化战略,鼓励区内大型企业面向海外招聘具有跨学科知识、跨行业经验和国际眼光的创业创新领军人才。设立留学人才创新创业专项资金,完善和落实留学归国人员项目资助、创业创新、子女入学等各项扶持政策,优化留学人才的创新创业环境。充分发挥区内现有博士后工作站的载体作用,使博士后工作站成为创新型人才引进和培养的重要平台和开发基地。加快培育发展人才中介和人才市场,拓宽人才的引进渠道。在人才稳定上求突破。加大人才发展资金投入和政策配套,建立完善被引进人才住房、家属就业、子女就学等一系列政策,促进人才安居乐业。加强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建立领导联系专家制度,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对创业创新人才的辅导,为培育创新型人才提供专业化、特色化、个性化的服务。

  (四)推进文化创新

  构建创业文化。全面贯彻落实“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大力弘扬“创新、争先、包容、守信”的北仑精神,积极倡导“敢为人先、勇于竞争、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创业风尚,努力营造一种尊重创新人才、鼓励创新活动、保护创新成果、宽容创新挫折的社会氛围,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鼓励,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发展文化产业。实施“文化产业促进工程”,着力构建文化产业发展体系。鼓励外资、民营资本进入文体产业领域,优先发展现代传媒业、文化艺术服务业、文化旅游休闲业、体育健身服务业、文体用品制造销售业、包装装潢印刷也等六大优势产业,积极扶持制笔、造纸、钢琴、羽毛球等文体制造业,着力打造“中国文具之都”,逐步形成文化产业群和产业链。

  繁荣文化事业。根据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区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浓郁地方特色、适应港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文化服务体系,使北仑成为全市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强区和全国沿海港口文化带上重要文化区域的组成部份。注重心理疏导。整合社会力量,搭建服务平台,积极推进社区、学校、机关、企业的心理疏导机构建设,建立完善北仑区心理健康服务中心,设立心理健康俱乐部,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全面评价全区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努力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五)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打造效益政府。坚持市场化理念,推进政府服务采购,促进公共服务社会化,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坚持共享化理念,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提高政府配置资源水平。坚持社会化理念,建立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共建共享社会管理网络,努力实现政府与社会的双赢。打造效率政府。以“高效、便捷、依法、便民”为目标,推进电子行政审批和监察系统建设,完善“区、街道(乡镇)、中心村(社区)三级行政服务及便民服务体系,切实做到在门槛上更低、在审批上更简、在运转上更快、在督查上更严、在服务上更优,努力使我区的行政审批工作始终走在前列。打造信息政府。根据《北仑区信息化远景目标规划》,扎实推进电子政务和公共领域信息化建设,努力促进北仑信息化建设再上新台阶。加快“数字北仑”的建设步伐,完善政务公开公众服务信息系统,建立和推广市民网上参政议政信息系统,扩大电子信息亭覆盖面,将城市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系统数字化、网络化,推进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辅助决策的行政应急联动指挥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建设数字化公共服务与管理系统平台。打造公平政府。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工作原则和“共建共享、共生共荣”的外来人口服务管理理念,把加强外来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纳入政府整体服务管理体系。完善北仑区外来务工人员救助基金,建立居住证制度、流动人口集中居住、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等符合外来人口管理工作发展方向的政策体系,探索推广符合北仑区域特点的外来人口社区化管理、自治组织管理以及和谐共建管理模式,为外来人员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公共服务,更好地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六)推进开放创新着力提升利用外资水平。不断创新招商引资的方式方法,切实推进专业招商、主题招商、网络招商、代理招商、无地少地招商、“以外引外”、“以民引外”、鼓励企业增资扩股、外资并购等工作。拓展产业链招商,发展配套后续产业,加快形成上下游产品相互衔接的产业群。加大对信息产业、休闲娱乐业等新经济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引进力度。

  着力优化外贸结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出口品牌评价、促进、保护和推广体系,加大具有自主品牌、自主专利、专用技术产品的出口力度。以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为核心,逐步调整加工贸易发展模式,提高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和产业带动效应。引导企业积极有效地适应国际贸易规则,加强企业和行业自律,注重社会责任和信用、质量意识,及时应对反倾销、反补贴等各类贸易摩擦。

  着力提高外经质量。推动本地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逐步实现我区优势产业的原产地多元化,鼓励企业通过新设、并购、境外上市、重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建立境外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获取境外资源、境外市场、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着力优化开放环境。大力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社会氛围,强化“把企业的问题当成亲人的问题来解决,把企业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来对待”的服务理念,不断完善投资环境,当企业的“贴心人”,为投资者的正常生产生活提供最大便利。

稿源: 中国新闻网  编辑: 朱慧慧
相关报道
[ [发表评论] | 我要投搞 | 进入论坛 | 发给好友 | 打印该页 | 后退 | 关闭窗口 ] 
专题 分类
宁 波 热 点 国 内 聚 焦
国 际 纵 横 年 度 专 题
社 会 热 点 文 化 教 育
综 艺 娱 乐 体 育 天 地
实 用 宝 典 科 技 财 经
最新 专题
20辆马6围堵悍马
威尼斯电影节
万亿特别国债获准发行
钟楚红丈夫病逝
众星被骗流落美国街头
进入更多专题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
0574-27802780 87685148
热线传真
0574-27802780
投稿邮箱
edit@cnnb.com.cn
报料邮箱
news@cnnb.com.cn
联系地址
宁波灵桥路768号中国宁波网
邮政编码 315040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函[2001]82号  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 1104076  浙ICP备05019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