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夹 | 返回宁波网首页 | 博客 | 论坛 | 时尚 | 娱乐 | 影院 | 电视 | 音乐 | 健康 | 汽车 | 旅游
对 话 BO播报 三江时评 网友播报 网上调查 网友贴图 论坛精贴 点击排行 网上电视 外媒看宁波 图 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正文
姚景源:物价上涨不具有可持续性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08月14日 17:07
关注百姓 关爱生活  中国宁波网新闻热线:27802780  重要报料本网付酬 浙江网通热线支持

  中国宁波网讯在7月份经济数据发布的前夕,8月9日下午,本报记者走进位于北京月坛南街的国家统计局14楼办公室,专访了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

  “大家对物价上涨很担忧,我准备写一个有关物价的文章,你来了,我可以向你分析一下。”

  在本次采访中,姚总向本报记者独家提供了他对于物价的最新研究内容。

  上半年经济走势?经济是否过热?未来物价会持续上涨吗?宏观调控如何演绎?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和丰富统计实践的学者型官员——姚景源在近两个小时的访谈中,向记者一一道来。

  “对于中国经济,我们要看基本面,要看趋势,而不要炒作。”

  三大特征贯穿全年经济

  《中国经营报》:请评价一下上半年以来中国的宏观经济。

  姚景源:我主张看中国经济,不能从单纯的表象来看,而是要深层次来看。深层次要看两大问题:一是要把握中国经济基本面,基本面代表主流,它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它表明趋势。

  第二就是把握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当中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把这两块完整把握住,在这个基础上再对整个经济运行作出判断,我觉得就科学了,就完整了,或者就能够去掉一些浮躁的东西。

  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突出特点有三个,第一是经济运行平稳较快,第二是经济效益大幅提高,第三是结构调整成效显现。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1.5%,这个增长速度比去年加快了0.5个百分点,速度在加快;但是增长幅度也不大,只有0.5个点。

  同时经济效益大幅提高,体现在三个方面。如上半年财政收入26118亿元,同比增长30.6%,比去年同期增幅快了8.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4.2%,比去年同期高4个百分点;1~5月企业利润同比增长42.1%。

  宏观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原因有两条,一是从生产的角度来看,工业增长拉动了经济增长。工业对整个经济增长有如此强力的拉动,说明我们正处在工业化迅速发展的时期,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特征。如汽车工业,我们1992年汽车产量达到100万辆,从100万辆到200万辆用了八年时间,从200万辆到300万辆用了三年的时间,从300万辆到400万辆用了一年的时间。去年达到了727.9万辆,而今年上半年已经超过了400百万辆,全年肯定超过800万辆。

  第二是从需求的角度看,上半年全社会投资同比增长了25.9%,比去年同期回落了3.9个百分点;而消费同比增长了15.4%,比去年同期加快了2.1个百分点。所以消费在加快,投资在回落,结构在改善。同时上半年出口增长强劲。所以从三大需求角度说,上半年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是出口和消费。

  《中国经营报》:上半年经济运行三大特征会持续到全年吗?

  姚景源:我觉得下半年还是这样的。一方面从问题上看,节能减排,节能降耗的任务仍然严峻,所以宏观调控针对这些方面要加大力度。但另一方面,我觉得今年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经济效益较大幅度提高,以及结构调整的成效会进一步显现。这三点会成为今年全年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

  主要的矛盾不是速度

  《中国经营报》:现在大家在争论中国经济是不是已经过热了?你如何看?

  姚景源: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质量效益是统一的,所以这一点就表明了不能讲中国经济现在已经过热了。因为考核经济运行最重要的指标是效益,我们不能单纯去追求没有效益的速度,没有质量的增长。

  《中国经营报》:大家在争论中国经济过热时,似乎忘记了中国的经济环境和条件已经发生了变化,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似乎也在提高?

  姚景源:中国经济目前工业化在加速,城镇化在加速,国际化也在加速,市场化也在加速,这些成为整个中国经济强劲增长的拉动力。中国经济的增长现在怎么也低不下10%。所以,中国经济进入这个历史时期,保持比较快的一个增长速度是正常的。

  现在主要的矛盾不是速度的问题,要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到2020年,按照测算的话,年均GDP增长达到7.18%,就能够实现。

  但是现在问题在哪儿?就是如何把“好”字更为突出出来。增速11.5%也好,12.5%也好,或者说10.5%也好,如果不是以损害经济运行质量、经济效益为前提,不会带来对资源环境进一步的恶化,那么这种速度应当是合理的;如果说这个增长速度导致了整个经济失衡,或者说导致环境和资源状况进一步恶化,导致整体经济效益大幅度的滑坡,那就不行了。

  所以我们用“好”来衡量速度,结果不是主要的。如果在快当中,我们“好”字当头,速度本身就不值得指责。

  要调整投资结构

  《中国经营报》:在上述宏观经济三个特征中,上半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结构的改善似乎更被人忽略,因为人们印象中的中国经济总是高投资,低消费的运行态势。

  姚景源:长时间以来困扰中国经济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投资与消费的比例不协调,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但是今年上半年,这种状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我有一个数据,就是比较投资和全社会消费零售额增长率。从2003年到2006年,投资年均增长率是26.6%,2003到2006年全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年均增长率是12.2%,这两者差14.4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投资增长是25.9%,全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长15.4%,投资增速与全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速之差为10.5个百分点。这说明,投资增速与消费增速之差在减小,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在今年上半年得到明显的改善。

  《中国经营报》:如果我们得出上半年投资和消费结构开始明显改善这样的判断,那么,我们需要进一步的调控投资吗?收缩投资总量吗?

  姚景源:关于投资。第一,投资增速和去年同比回落3.9个百分点,说明国务院宏观调控的措施已经起到了积极的效果,增速在回落。

  第二,目前的投资还保持在25.9%这样一个点上,从历史的经验看,25.9%仍然是一个较高的水平,投资是在回落,但是还处在高位的水平。

  第三,投资反弹的压力很大。为什么投资有反弹的压力?因为流动性过剩,假设说你管住流动性,抑制住银行信贷,但是企业自有资金充裕,企业利润增长42.1%,他自己有钱投资。同时,市场销售情况见好,这些因素又会有可能使投资产生反弹。所以我们现在还是要防止投资的反弹。

  但是在防止投资反弹的时候,要认识到一点——中国经济增长在现阶段仍然还要保持一定的投资增长率。没有一定的投资增长率也不行,我们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在进行工业化,我们需要保持一定的投资增长率,只不过是我们应该更注重哪方面的问题。

  《中国经营报》:是不是更要注重投资结构上的改善?

  姚景源:对,要解决结构问题。比如我们要抑制不符合产业结构调整的产业,要制止盲目建设、重复建设。所以按照中央的要求,要调整投资,不是要简单地压投资,而是要把投资中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产业遏制住。

  两次物价上涨的不同

  《中国经营报》:经过上半年高增长后,物价正在上升,通货膨胀预期也在上升,你如何评价?

  姚景源:我做了这么一个比较研究。中国经济从1990年到现在,17年时间高增长有两个时期,第一次是1992年到1995年,第二次是2003年到现在。这两次经济年增长率都在10%以上,持续的时间都是四年以上。

  这两次经济增长的不同点是,第一,1992年、1993年的高增长时期,同时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1993年通货膨胀率为24.1%,1992年到1995年四年间平均物价年上涨率为14.58%。当时我在政府经济部门工作,到处都是抢购。商店里卖转不动的电风扇,消费者要买,售货员说这个不转,消费者说我买,买回去找人修,也把它抢购走了。那才叫真正意义上的通货膨胀。

  再看2003年到2006年这四年,CPI上涨仅仅是2.1%,2007年上半年是3.2%,就算2007年全年在4%~5%,那么也是大大低于1993年的24.1%,低于1992年到1995年的14.58%。

  1992年和1993年的物价上涨和这次物价上涨有一个共同点,都是食品价格上涨。为什么1992年、1993年就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呢?很重要的原因是当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1992年投资增长率为44.4%,1993年投资增长率达到61.8%;但是我们现在看,2003年投资增长率为27.7%,2004年为26.6%,2005年为26.0%,2006年为24.9%,这四年的投资增长率逐年下降。

  2006年的投资增长率比1992年低了20.4个百分点,2007年上半年的投资增长率比1993年投资增长率低了30个百分点。这是今年遏制全面通胀的一个重要基础,所以我并不担心物价上涨会对宏观经济济造成多大的损害。

  《中国经营报》:能否分析一下本次物价上涨的原因、特点及解决之道?

  姚景源:现在的物价上涨主要是由于食品的价格上涨,食品价格的上涨又是由于粮食、肉禽蛋价格的上涨。

  这几年猪肉价格始终保持低位,粮食价格又在上涨,饲料价格上涨。农民养猪不划算,疫病情况也比较严重,所以农民自然而然少养猪了,肉禽蛋的生产量也受到影响。城里人都在涨工资、发奖金,谁给农民涨工资发奖金呢?肉禽蛋涨价,我觉得是市场给农民涨工资。站在农民的角度来看,对农民来说不是一个好事吗?

  有人说这次肉禽蛋涨价,农民没有得到真正的利益,这不客观。今年上半年,全国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111元,其中农民出售农副产品的收入884元,884元的农副产品主要指粮食、蔬菜、肉禽蛋产品。884元比去年同期净增130元,这130元当中,106元是由于价格上涨,占了82%,所以农民收入净增部分的82%是由价格上涨带来的。

  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肉禽蛋价格上涨对民众带来消费支出的压力,特别是对低收入群体。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农副产品生产的规律是本期产品决定本期价格,本期价格决定下期产量。现在价格高了,农民会加大生产和养殖的力度,市场能够调节。同时国务院也在采取各种各样的政策措施,比如说扶持农民养猪,特别是对农民养母猪给予补贴,中央财政拿钱包你上保险。

  我相信这些措施实施以后,生猪的生产量会得到较好的恢复和发展。当然有一个周期。猪怀孕三个月,子猪出来要六个月,需要有九个月的周期。所以不能指望猪肉的价格明天早上就能降下来。经过这个周期之后,价格会下来。

  第二个方面,对于城市低收入群体,给他们补贴。帮助低收入群体应对肉禽蛋价格上涨,减少消费压力。

  所以,我认为本次涨价,重要的基础条件是投资率得到了控制,猪肉等价格上涨具有周期性,整个物价上涨不具有可持续性。

  产能过剩将抑制通胀

  《中国经营报》:能否预测一下未来三个月的价格走势?

  姚景源:7月份物价还会继续提升。因为猪肉主要是从4月份开始大涨,特别是5月份最明显。

  农民有一个观望时期,价格上涨了,我养不养猪,我得再等等。而国务院关于扶持养猪的政策,是这个月才下去的,有一个周期。农民对市场的反应程度有一个滞后期,所以7、8、9这三个月,价格恐怕还会保持一定上涨。

  但这个问题不大,就在一个时点上。我预计到了11、12月份肉禽蛋的价格会回落。

  《中国经营报》:在2005年,业界比较担心产能过剩,通缩紧缩,到了2007年上半年,似乎大家对经济过热、通货膨胀更为担忧了。但是,一般来讲,产能过剩与通货膨胀不能并存,如何理解这种现象?是产能过剩消失了?还是通货膨胀被夸大了?

  姚景源:现在产能过剩风险仍然存在。长时间以来,主要是投资拉动经济,而投资就最终都要形成大量的生产能力,投资的结局就意味着产能的增加。当然,今年上半年,结构调整优化,消费上来了,但是消费增速不会像投资那样大幅度的提升,所以产能过剩的风险还是潜在的。

  从现在监控的600种生活必需品看,基本上都处在供给大于需求的状态。你说现在东西短缺,就是肉少点。所以我觉得产能过剩的风险,应当说是潜在的,不能够否定这个风险。

  《中国经营报》:那么,产能过剩风险的存在,部分商品供大于求的格局存在,是不是进一步证明了目前的通胀是可以控制的?

  姚景源:所以我始终坚持,真正的通货膨胀应当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现在全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应当说是大体平衡。

  在这种状态下,应当看到产能过剩的潜在风险,这种总供给和总需求关系格局,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抑制全面的物价上涨。

  《中国经营报》:一些国际投行认为,中国的通胀正在上升,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出口产品会提价,中国将向全球输出通货膨胀。

  姚景源:这个说法没有道理。就像2001年、2002年当时受通货紧缩的影响,CPI还是负值,很多人说中国向全球输出通货紧缩。我当时就反对这种观点,现在也是这样。

  现在应该反过来说,今年中国粮食价格上涨,主要原因是国际市场粮价上涨,是他们上涨传导给国内,而不是我们传导给他们。

  宏观调控更注重预调和微调

  《中国经营报》:针对上述问题,未来的宏观调控会做何变化?

  姚景源:中国经济目前表现了一种对内、对外的失衡。对外失衡表现为双顺差,就是资本项目顺差、贸易项目顺差,从而导致流动性过剩;对内来看,流动性过剩和产能过剩也是并存的。

  因而,中国经济具有复杂性,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并存。不能单纯地说总量没问题,结构有问题;也不能单纯地说总量有问题,结构没问题。总量和结构矛盾并存交织在一起,确实给宏观调控带来难度。

  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日臻完善。第一个特征是更加注重经济手段,辅之于必要的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第二个是更加注重预调,不是等问题出现了,问题严重了再去调控,而是预先调控。

  去年、前年存款准备金率提了三次,利率调了两次,今年到现在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调了六次,就是更加注重预调。

  第三个特征是更加注重微调,我觉得这点很重要。存款准备金率提高0.5个点,利率一次调0.27点,所以更加注重微调。

  《中国经营报》:行政性调控未来会大规模出现吗?

  姚景源:关于行政性调控,第一,在经济宏观调控当中,不能够排除行政性手段,就是宏观调控主要应当是经济和法律手段,但是不能排除行政手段。

  第二,行政性手段的调控也会适时适度。行政性手段的依据还是市场,依据总供给和总需求,所以它也是适时适度的。不是一说采用行政手段,就会造成整个经济大起大落的。

  《中国经营报》:能否预测一下2007全年经济走势?

  姚景源:从几年来的宏观调控作用逐步地延续,逐步地显现,再加上现在宏观调控政策手段措施的日臻完善,我觉得今年中国经济不会出现大起大落,整个全年经济还是一个平稳较快增长的基本态势。

  当然现在结构调整依然难度很大。包括现在投资增速高位,货币和信贷投放仍然过多,贸易顺差扩大。种种这些问题,对于2007年中国经济提出挑战。但只要我们不断地完善宏观调控的措施,把防止经济增长偏快转为过热,作为一个调控的重要目标,那么中国经济保持高增长、低通胀这种基本状态没有问题。

稿源: 中国经营报  编辑: 庄伊岚
相关报道
[ [发表评论] | 我要投搞 | 进入论坛 | 发给好友 | 打印该页 | 后退 | 关闭窗口 ] 
专题 分类
宁 波 热 点 国 内 聚 焦
国 际 纵 横 年 度 专 题
社 会 热 点 文 化 教 育
综 艺 娱 乐 体 育 天 地
实 用 宝 典 科 技 财 经
最新 专题
台湾艺人无知被炮轰
台风“帕布”来袭
央视风波
五航空公司结成价格联盟
刘德华全球巡演
进入更多专题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
0574-27802780 87685148
热线传真
0574-27802780
投稿邮箱
edit@cnnb.com.cn
报料邮箱
news@cnnb.com.cn
联系地址
宁波灵桥路768号中国宁波网
邮政编码 315040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函[2001]82号  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 1104076  浙ICP备05019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