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周边一直都有一些流浪猫出没,一些爱猫的学生就在学校BBS的动物版上找领养人,一名研究生就发帖表示愿意领养小猫。自今年7月开始,光是BBS上网友送给这个网名叫YuhZLL的猫就有近20只,而无一例外的是,这些小猫都不知所终。为了探求这些小猫的下落,有网友前往YuhZLL的寝室,在他寝室的笼子里发现了一只右眼流血、脖颈皮破带伤的猫。这名研究生也承认,是自己用剪刀划伤了猫的眼睛。(据12月6日《解放日报》)
该报道一出,立刻引起了网友们强烈的谴责,纷纷指责该研究生冷血、残忍。的确,将折磨可爱的猫当作自己的乐趣,这无疑是情感的冷漠,是生命敬畏感的极大缺失。
无论我们是否相信人一开始都是善良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善”绝对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而对生命的敬畏则是善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其他“善行”得以发展的根基。我虽然不敢无端猜测该研究生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我却愿意相信,在他还是懵懂小孩时,他可能也喜欢和可爱的小猫玩耍,如果别人要伤害它,他也会阻止。那么为何一个热爱动物、敬畏生命的人,会变成一个以剥夺动物生命为乐趣的人呢?是什么促使了这种变化?这里面的原因恐怕只有他本人才知道。
但如果将这件事的特殊性去掉,我们能发现,缺乏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个别现象。对于这种普遍现象,我们却能找到一些普遍的原因。
一个原因是我们的教育,总是围绕着知识来组织,不管你是否关心、是否在意,于是正如内尔·诺丁斯在《学会关心》里所说:“有些人真诚地关心知识……但精神贫乏,对任何人或事物都漠然视之,在漫无目的的人生里没有关心,也没有信仰。”的确,我们的教育从来都是关心已有的知识和概念。但是,对于学生所关心的这个世界以及世界上的人、动物,我们却并没有关注,没有让他们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关心这个维系着我们生命的世界。
另一方面,则是大环境使然。对于这个事件,有位网友说:“这个社会连人命都无所谓,更何况几十只猫呢。”不是么,我们周边不是充斥着对人命无所谓的新闻吗?为了100块钱,医院可以将重病病人弃之不管;一两百人死亡的矿难,在我们的眼中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多一个少一个无所谓……当我们对人的生命都不存一丝敬畏之心时,更何况对猫呢?难怪有网友说残害几十只猫算什么,有些黑心矿主一次就残害了一两百条人命呢。
我们不能说这个研究生的冷漠和社会的冷漠有直接联系,但在一个对人的生命都不尊重、不敬畏的社会长大的人,又怎么能不受其影响,怎么不变得越来越冷漠呢?
由此看来,不只是个人病了,整个社会也病了。-杨绍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