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夹 | 返回宁波网首页 | 博客 | 论坛 | 时尚 | 娱乐 | 影院 | 电视 | 音乐 | 健康 | 汽车 | 旅游
对 话 BO播报 三江时评 网友播报 网上调查 网友贴图 论坛精贴 点击排行 网上电视 外媒看宁波 图 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正文
让劳动者平等就业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05月28日 18:33
关注百姓 关爱生活  中国宁波网新闻热线:27802780  重要报料本网付酬 浙江网通热线支持

  中国宁波网讯 中国经济时报:你能不能确认,劳动力更自由的流动给经济带来的影响是正面的?

  都阳:这是可以肯定的。世界银行和我们所都做过相关研究,得出的结论相同。有个判断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中的20%-25%是由于劳动力自由流动而带来的生产效率提高所致。

  中国经济时报:反过来看,如果取消户籍制度,将会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中国经济增长?

  都阳:这很难做定量研究。但美国一位经济学家曾提出过他的观点,认为如果中国取消现行户籍制度,从而使劳动力充分自由地流动,每年将额外带动中国经济两到三个百分点的增长。

  中国经济时报:应当说,户籍制度肯定不是影响劳动力流动的惟一原因。那么,现行户籍制度究竟在多大程度上阻碍了劳动力自由流动呢?

  都阳:在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所有因素中,户籍制度是个主要因素。比如,在城市,来自农村的劳动力主要在非正规部门就业,这些人流向正规部门就非常困难。

  中国经济时报:就业机会也意味着相应的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

  都阳:是的。按道理说,衡量一个人能不能获得就业机会的惟一标准,就是他有没有相应的能力,而不是其他制度性的因素。

  中国经济时报:户籍制度本身也许无所谓好坏,重要的是附着在户籍上的种种不公平待遇。

  都阳:这就是所谓的户籍识别功能,它的存在,对于推进整个福利体制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地区一体化都是障碍。也正因为如此,谈到有关改革思路时,我认为,不宜简单地取消户籍制度,而应当通过一系列配套工作,逐渐剥离附着在户籍上的东西。反过来说,如果识别功能本身不取消,即使取消户籍制度,也不过是换个别的什么称呼而已,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

  中国经济时报:你具体的改革建议是什么?

  都阳:一是改革户籍管理制度,二是消除劳动力市场歧视,三是加强对进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的公共服务,四是缩小城乡之间社会保障水平的差异。

  中国经济时报:改革户籍制度就是逐步剥离其身份识别功能?

  都阳:可以这么理解。户籍制度是产生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制度基石。户籍制度产生于计划经济体制,但到目前为止,其识别城乡身份的功能仍然存在,并且成为其他政策和制度安排的主要依据。在城乡之间发展差距仍然很大的情况下,由于城市地方政府可以根据现行的户籍制度明确划分城乡和区域,也就为它提供了保护本地人的基本凭证。从而,以户籍制度为基础,衍生出劳动力市场政策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城乡分割体制。

  中国经济时报:消除劳动力市场歧视的标准是什么?

  都阳:两个个人条件相同,但城乡身份不同的人,如果在就业机会和工资收入这两个方面可以获得相同的待遇,那么,就可以基本断定城乡劳动力市场是统一的。然而,根据我们对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实际情况的研究,很多城市,特别是一些大型城市,在劳动力市场准入方面对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外来人口有很多限制。一些城市,现在仍然存在根据户籍制度决定工作岗位的现象。同时,外来人口的身份,也使得他们在工资上处于不利的地位,出现同工不同酬的情况。

  中国经济时报:这方面,北京这些年变化好像比较明显。

  都阳:至少在规定上,北京逐渐淡化、取消了就业歧视。我们建议有关部门应当出台这方面法规,明确规定不得以户籍、性别、年龄等内容,歧视任何劳动者,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公平。

  中国经济时报:你觉得应当如何加强对进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的公共服务,或者说,作为一个体系,这些服务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都阳:主要包括公共卫生服务、义务教育、劳动关系、权益维护等方面。由于城市的公共服务部门没有将农村劳动力正式纳入服务对象,因此,农村劳动力在以上几个方面的权利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这也不利于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中国经济时报:也许有人会将这些看成是城市的负担。

  都阳:所以,缩小城乡之间社会保障水平的差异也很重要。虽然计划经济体制下,不存在市场经济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但城市居民享受了较高水平的社会福利。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也主要针对城市居民,农村居民主要的保障基础仍然是土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所能提供的保障水平已经非常有限。于是,城乡之间社会保障水平的差异也逐渐成为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一个制约因素。

  中国经济时报: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赖于大量的公共资源,因此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怕不是短期内能实现的。

  都阳:可以采取城乡统筹、循序渐进的办法逐步实现。

  中国经济时报:切入点在哪里?

  都阳:应该从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起。从目前来看,已经具备在农村实行最低生活保障的条件。国家多年来对农村地区投入大量的扶贫资金,扶贫开发在初期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随着农村贫困性质的演变,有必要将农村扶贫的财政投入转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可以在不增加财政负担的情况下,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中国经济时报:在城市工作的农村人,还是得纳入城市保障范围吧?

  都阳:农村劳动力拥有的土地使用权,仅仅可以视作居住在农村的劳动力就业保障。而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工作,应视为城市产业工人的组成部分,同时,他们也是城乡劳动力市场衔接的重要群体。由于这些劳动力是生产性较强的群体,将他们纳入失业和医疗保险的范围,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保障水平,也会充实失业和医疗保险账户。

  都阳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劳动与人力资本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

稿源: 中国经济时报  编辑: 胡晓云
相关报道
[ [发表评论] | 我要投搞 | 进入论坛 | 发给好友 | 打印该页 | 后退 | 关闭窗口 ] 
专题 分类
宁 波 热 点 国 内 聚 焦
国 际 纵 横 年 度 专 题
社 会 热 点 文 化 教 育
综 艺 娱 乐 体 育 天 地
实 用 宝 典 科 技 财 经
最新 专题
应对猪肉涨价
陈坤五年前已为人父?
宁波优秀警察何利彩
阿德尔曼入主火箭
老虎咬死饲养员
进入更多专题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
0574-27802780 87685148
热线传真
0574-27802780
投稿邮箱
edit@cnnb.com.cn
报料邮箱
news@cnnb.com.cn
联系地址
宁波灵桥路768号中国宁波网
邮政编码 315040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函[2001]82号  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 1104076  浙ICP备05019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