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重大活动  >  和谐社会  >  解读综述
和谐社会建设将给全国人民带来无尽福祉
稿源: 新华网  | 2006-10-20 14:28:13

  各地干部群众认为,和谐社会建设将给全国人民带来无尽的福祉

  中国宁波网讯 连日来,全国各地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大家认为,六中全会对未来14年的和谐社会建设作出重要部署,深刻反映出我们党在理论建设和执政能力上更加成熟。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将给全国人民带来无尽的福祉。全国各族人民都应在六中全会精神指引下,为建

  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奋斗。

  “六中全会精神离群众很近,因为‘和谐’二字最能拨动人的心弦。”江苏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葛守昆说,六中全会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深深嵌入到和谐社会构建上,从是否有利于形成人与人和谐关系角度来审视和把握当前的发展路径和社会建设,这样就容易调动和凝聚一切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建设力量;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高度来推进社会和谐,人民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作用等必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金崖镇大涝池村是甘肃省榆中县北部非常干旱贫困的一个村,因为一直没有降雨,今年8月以前全村所有的水窖全部干枯。镇里送水15车,保证家家户户水窖里的水能用到过年。村支书梁延庆说,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让农民体会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城里人一样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切实好处。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们村里的乡亲正凑钱打一口200米的深井,彻底解决水的问题,使乡亲们逐渐走上脱贫致富路。

  54岁的河北衡水市鸿昊实业公司工人谢卫华参加工作30年来,从国企到私企,换过3份工作,如今面临退休。他说,六中全会提出的人民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家庭财产普遍增加,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等目标,实质上是让大家走共同富裕之路。

  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部分。湖南长沙市天心区半湘街居委会主任甘丽说,社区事务千头万绪,但万变不离其宗,党始终是社区事务中的核心力量。和谐社区建设中,居民要求有饭吃,有事做,能够安居乐业,这些看似平常的要求,需要付出不平常的劳动。这就要求以党组织核心领导为保证,带动社区功能的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必须提升服务居民群众的水平和层次,增强扶助困难居民的实际效果,提升居民的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六中全会提到的“服务型政府”理念,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要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在四川的大学生中引起共鸣。“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我的很多同学来自农村,他们的父母虽然十分辛苦地劳作,但收入却不能维持一个家庭。六中全会提出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触及到了问题的关键。”西南民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04级电子信息工程系二班的郑贵欣同学说。

  山西、黑龙江的干部群众认为,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领域的框架基本形成,但社会领域的改革明显滞后,各种深层次的矛盾逐步凸现出来。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等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上学难、看病难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主要矛盾。构建和谐社会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的措施,给老百姓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国家要下大力气解决这些问题了。

  云南、广东文化界人士连日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六中全会关于建设和谐文化的要求。云南省文化厅副厅长范建华说,和谐文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是政治文明的一种表现,是从政治文明的高度进行的文化建设。文化是个复合性的概念,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综合体,也就是说“三个文明”建设需要和谐文化的支撑。

  广东省文化厅社会文化处副处长陈瑞春认为,消除文化上的“贫富差距”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方面。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很多贫困地区的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缺乏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条件。文化部门应该创新服务方式,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把先进文化传播到农村、山区,尽量拉近城乡间文化水平的差距,让农村、山区群众也享有丰富的精神食粮,改变贫困地区群众的精神面貌。(完)

【编辑:王丽旻】

和谐社会建设将给全国人民带来无尽福祉

稿源: 新华网 2006-10-20 14:28:13

  各地干部群众认为,和谐社会建设将给全国人民带来无尽的福祉

  中国宁波网讯 连日来,全国各地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大家认为,六中全会对未来14年的和谐社会建设作出重要部署,深刻反映出我们党在理论建设和执政能力上更加成熟。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将给全国人民带来无尽的福祉。全国各族人民都应在六中全会精神指引下,为建

  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奋斗。

  “六中全会精神离群众很近,因为‘和谐’二字最能拨动人的心弦。”江苏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葛守昆说,六中全会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深深嵌入到和谐社会构建上,从是否有利于形成人与人和谐关系角度来审视和把握当前的发展路径和社会建设,这样就容易调动和凝聚一切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建设力量;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高度来推进社会和谐,人民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作用等必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金崖镇大涝池村是甘肃省榆中县北部非常干旱贫困的一个村,因为一直没有降雨,今年8月以前全村所有的水窖全部干枯。镇里送水15车,保证家家户户水窖里的水能用到过年。村支书梁延庆说,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让农民体会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城里人一样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切实好处。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们村里的乡亲正凑钱打一口200米的深井,彻底解决水的问题,使乡亲们逐渐走上脱贫致富路。

  54岁的河北衡水市鸿昊实业公司工人谢卫华参加工作30年来,从国企到私企,换过3份工作,如今面临退休。他说,六中全会提出的人民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家庭财产普遍增加,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等目标,实质上是让大家走共同富裕之路。

  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部分。湖南长沙市天心区半湘街居委会主任甘丽说,社区事务千头万绪,但万变不离其宗,党始终是社区事务中的核心力量。和谐社区建设中,居民要求有饭吃,有事做,能够安居乐业,这些看似平常的要求,需要付出不平常的劳动。这就要求以党组织核心领导为保证,带动社区功能的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必须提升服务居民群众的水平和层次,增强扶助困难居民的实际效果,提升居民的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六中全会提到的“服务型政府”理念,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要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在四川的大学生中引起共鸣。“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我的很多同学来自农村,他们的父母虽然十分辛苦地劳作,但收入却不能维持一个家庭。六中全会提出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触及到了问题的关键。”西南民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04级电子信息工程系二班的郑贵欣同学说。

  山西、黑龙江的干部群众认为,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领域的框架基本形成,但社会领域的改革明显滞后,各种深层次的矛盾逐步凸现出来。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等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上学难、看病难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主要矛盾。构建和谐社会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的措施,给老百姓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国家要下大力气解决这些问题了。

  云南、广东文化界人士连日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六中全会关于建设和谐文化的要求。云南省文化厅副厅长范建华说,和谐文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是政治文明的一种表现,是从政治文明的高度进行的文化建设。文化是个复合性的概念,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综合体,也就是说“三个文明”建设需要和谐文化的支撑。

  广东省文化厅社会文化处副处长陈瑞春认为,消除文化上的“贫富差距”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方面。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很多贫困地区的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缺乏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条件。文化部门应该创新服务方式,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把先进文化传播到农村、山区,尽量拉近城乡间文化水平的差距,让农村、山区群众也享有丰富的精神食粮,改变贫困地区群众的精神面貌。(完)

编辑: 王丽旻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