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外来孩子在宁波能够平等求学。
来甬找工作不花一分钱
昨日,湖南来甬打工的小张在老乡的陪同下,来到宁波劳动力市场职介大厅,通过电脑查询,他选择了北仑一家制造公司。随后老乡陪他来到职介窗口,工作人员很快替他落实了用工单位,并开具了介绍信。当老乡卢建催他快去报到时,小张还没反应过来。在宁波,外来工不花一分钱也能找工作。
公共职介零收费
“一张身份证走遍宁波职场,不花一分钱也能顺利找到工作。”来自湖南的卢建高兴地说。据悉,宁波自2004年8月启动公共职介“零收费”以来,至今已有40万名外来民工享受了政府的免费职介。来甬务工的234万名农民工实现了无门槛就业。
7月1日,宁波新一轮就业和再就业政策开始实施,其中有两项规定:各职业介绍机构或非赢利性职业介绍机构免费为包括外来劳动力在内的城乡劳动者提供职业介绍服务,每介绍成功1名外来劳动者给予20元职业介绍补助;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到定点培训机构参加职业指导和市民教育培训,所需培训费给予适当补贴。自7月1日后与在甬企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进城务工人员,参加技能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给予一次性200元的技能培训补贴。
取消歧视性规定
为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近年来,宁波不断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工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尽量减轻农民工负担。
过去,农村和外来劳动力进入外来人员就业服务中心求职,必须办理和出示暂住证、计生证、就业证,必须缴纳5元钱的工本费,还得掏钱参加务工教育培训。到公共职介机构求职,也得付上5元钱的职介费。
现在,外来民工进各级公共就业管理服务机构求职,只要凭本人身份证,就能免费享受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并且还对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推出了职业培训补贴优惠政策。农民工获得平等就业机会,使得他们的求职成本大大减低。
劳动争议可维权
近年来,宁波各级工会不断扩大企业工会覆盖面,特别是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覆盖面,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特别是农民工组织到工会中来。
目前全市企业单建工会已发展到9145家(不包括联合工会覆盖企业31093家),企业工会会员达到135万余人,其中农民工会员71万余人。农民工成为工会的主要服务对象之一。
去年,市总工会设立了劳动争议仲裁派出庭,各县(市)区总工会建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初步形成了以市县两级职工维权服务中心为平台,以普通职工和农民工为主要服务对象。市县两级职工维权服务中心已成为清理拖欠民工工资的重要窗口。
工资医疗有保障
从2003年5月开始,市总工会先后建立了在职职工住院医疗互助保障、退休人员住院医疗互助保障、特种重病医疗互助保障和女职工安康互助保障等四项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制度。到今年7月底,参保职工已经发展到45.3万余人。
全市各级工会把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作为企业工会推动建立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一个切入点来抓。全市已有22491家企业与工会签订了工资集体协议,涉及职工91.3万余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签订工资集体协议5020家,占已建工会规模企业的86.2%。 记者林兴科通讯员李峻杨建炎
-专家解读
收入分配问题是社会公平核心
陶菁
追求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进步的价值取向,是民众的一种强烈的精神诉求,主要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在历经二十余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人们希望切实地感受到生活水平与经济增长并进,增加对现实生活的满足感和安全感。社会公平的核心问题主要包括:
收入分配问题
收入分配是关系社会公平能否实现的核心问题。在过去二十几年间,我国GDP平均增长率约9.5%,是世界上最高的,但同时又出现了人群、城乡、地区和行业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的情况,分配秩序比较混乱。改革收入分配制度,需要在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调整二次分配比例,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从而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和谐社会需要稳固的中坚力量,也就是说,有效的分配制度必然要能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有效调节过高收入,从而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劳动就业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农民工和大学生是中国近年来的两大就业团体,而在中西部地区,资源枯竭的城市就业问题更加突出。为此,需要政府强化其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一方面要开源,即政府制定有关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性决策,通过市场调控,开发更多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还要治内,即通过户籍、行业等有关治理措施,实现行业、城乡、地区间的现有工作岗位的就业公平,比如,能源等部门就业壁垒已日益引起公众的不满,政府需要采取有力措施,维护就业岗位的公平竞争。
社会保障问题
社会保障是维护百姓切身利益的“托底”机制,是一张维护社会安全的“防护网”。现行社会保障工作亟需解决的问题包括:健全医疗保障体系,使低保对象、学生、儿童等居民参加城市居民医疗统筹;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扩大覆盖面;解决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大病医疗问题,逐步解决养老保险问题;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和长期生计;探索和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加强和规范农村特困群体生活救助工作;探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等等。
公民价值观问题
社会摩擦有不少并不仅仅是由于财富分配不公而引起的,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不公平感使然,财富分配的不公和人们的不公平感并不是一回事。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要求和效率意识之间的矛盾常常具体表现为一种矛盾的心态,比如,一方面,总希望自己能够平等地获得谋取物质利益的条件和机会,另一方面,又希望改革发展的机遇能格外垂青自己。对于一些公民在处理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或社会利益的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偏颇与失衡,需要社会道德去引导和协调。(作者系东华大学博士)
农民工成“新市民”
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甚至住房公积金,这些过去只有城里人才能享有的“专利”,目前已被宁波众多农民包括外来农民工所拥有。据统计,2005年底比2000年底,宁波社会保险覆盖面扩大了1倍以上。其中,养老、医疗、工伤等三大保险的参保人数分别净增67.66万、91.8万和55.43万人,大批被征地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外来务工人员被纳入了社会保障网。
2003年,宁波在全国率先推出了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办法,有效地解决了离开土地“新市民”的老有所养问题,至今年9月底,全市已有48.9万名被征地人员参加了养老保障。
为破解农民看病难题,宁波建立了“住院统筹、大病救助、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至今,全市已有九成多农民看病有了保障,且统筹基金的筹资水平和补偿比率均居全国前列。
目前在甬的外来务工人员已达234万名,成为宁波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好农民工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事关宁波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
为此,近年来宁波逐步建立起了多层次的社保体系,为农民工量身打造“贴心保障”,实施低标准养老、失业、工伤、住院医疗、生育等五项保险。低标准养老保险农民工可以不缴费的无门槛进入,让甬城“新市民”也能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伤有所治。
针对农民工易受职业危害,易发工伤事故的特点,宁波推出了“农民工可以先行参加工伤保险”的新举措,重点推进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矿山、冲压、浇铸等高风险行业的农民工参保工作。
到今年8月底,全市已有115.77万名职工被纳入了工伤保险范围,比去年初新增了52.2万人,其中农民工参保人数占到了一半。
今年5月1日起,宁波实施《宁波市住院医疗保险暂行办法》,新政策将与各类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非本市户籍的外来务工人员也列入参保范围,并且明确规定,住院医疗保险费和大病救助金由用人单位按规定标准缴纳,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在职职工个人不缴费。农民工还可以优先参加医疗保险。到今年底,农民工参加医保人数将达到40万。
记者林兴科通讯员杨建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