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根据有关规定,开发商在交房时,必须履行请业主验收新房合格后并签字的手续。然而,由于购房者大都是外行人士,往往轻易就签了字。一旦购房者对问题房屋办理了入住手续,即使随后就发现了房屋质量问题,也很难维权。中消协公布的数据显示,房地产质量投诉位居前列。
房屋纠纷的增多最终催生出了一种全新的职业------民间验房师,即专门帮助买房市民在办理新居入住手续前查看房屋质量的一个新兴服务群体,由于中国还没有验房师的资质证,因而称之为民间验房师。民间验房师自2005年问世至今发展迅速,从南京到上海,从长三角到中西部地区,都出现了民间验房师的身影,可见市场对这种新兴职业的需求之广。
民间验房师向我们揭开了房地产市场的另一面:民间验房师的先行者、南京市某建设公司副总工程师丁渤,在2005年和他的团队共接受购房者委托验房4000多套,"几乎每栋房子都有质量问题"。这种检验结果自然令开发商以及相关利益集团不快。
今年3月27日,南京建工局和房产局的相关负责人第一次明确表示:"验房师"的存在没有意义,其行为对老百姓有误导。随后,南京市建工局再次对外宣布,从今年6月1日起,南京13个区县所有住宅将分户验收,即"一房一验"。有关部门直称:"一房一验"后房屋质量完全有保证,验房师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
这种针对性很强的措施,能够让民间验房师走向终结吗?目前看来,还不现实。
首先,相关房屋检验机构难以取信于民。现在,商品房质量监管已经"市场化",多数城市对房地产项目的工程质量实行五方责任主体(即开发商、施工方、监理方、设计院和工程勘测方)共同负责制。从表面看,这些责任主体可以层层把关,确保质量"信得过"。然而,五方中的施工方、监理方、设计院和工程勘测方都受雇于开发商,这种利益上的联系必然造成检验结果的可信度降低。如果这些监管机构不能取信于民,他们就很难取代民间验房师的位置。
其次,"一房一验"换汤不换药,徒有其名。所谓的"一房一验"指的是,开发商在住宅交检前对每一套住宅进行检验,并填写质量报告,再由质监站对住宅按比例抽检,也就是说,"一房一验"不是要求政府质监人员对每一套住宅检验,而是由开发商组织人员完成。这种过于依赖开发商的"一房一验"制度,能起到监管作用吗?
第三,消费者聘请验房师,关键是他们的确得到了实惠。比如,一位姓李的女士,请验房师帮忙把关,查出新房大梁出现偏移,及时与开发商进行交涉后,不仅避免了损失,还获赔一万元人民币。民间的需求是验房师得以存在的市场基础,如果需求不改变,有关部门"架空"民间验房师的努力只能是徒劳的。新近的一项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近9成受访者收房仍要请验房师。
更何况,目前住宅工程验收标准偏低,开发商责任心不强,房屋质量依然难令消费者放心。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民间验房师也是相关政府部门监管不到位的产物。倘若相关监管部门的工作到位,把关严格,商品房质量得到切实保障,谁还愿意多花钱请民间验房师?民间验房师等于是弥补了相关部门监管中的不足,成为制约开发商保证房屋质量的一种特殊力量。
其实,即便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民间验房师也并非没有益处。民间验房师提前发现问题,为消费者理性维权提供了时间和空间,消费者掌握着主动。这一方面可以促使开发商严抓质量,减少政府的监管成本。另一方面由于相关问题在交房前发现和解决,可以减少消费者日后的过激维权冲动,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面对民间验房师的"受宠",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反省自己工作中的失误和不足,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弥补,而不是利用各种手段强行进行封禁。目前,政府倒不如对这些民间验房师进行培训和管理,使其更好地发挥中立的监管作用,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云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