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报以演义的形式刊发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自主创新特别报道,希望读者能从报道中体会到我市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战略意义,并投入到不断的自主创新中。
第一回
开发开放端点城市欲通达
敢想敢为彩虹飞架通天堑
话说20世纪90年代,长江三角洲好一派蓬勃盛世气象。有看官上察天象下端地理一番后惊呼:此番活力景状若泱泱文明之邦翔宇之发动机,较珠江三角洲,气势尤盛。长此以往,必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也。前五位者谁何?曰伦敦,曰巴黎,曰芝加哥,曰纽约,曰东京。
更有智者端图于须臾,心有戚戚焉———杭州湾状如大喇叭,吹之者,嗡嗡然也,声必震世,惜乎南翼虽踞要冲之势,且港深水阔,却幽深杳然,无甚通达。
环伺周遭,甬人然之。睡榻之侧,虽有杭州湾之浩浩汤汤,然无论公路铁路,起于沪上之干道均被扭曲成东西走向;即或有杭甬铁路之便,也仅长160多公里,在全国路网中确如盲肠之蠕。
有厮窃笑:凡“盲肠”索道相连之城,规模较小,况乎客流、物流不济,辐射力有限,难成大气者也。
横跨杭州湾,能否建个大通道,确如伟人所言: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甬上智者20世纪80年代中期早有图变之谋。
此言既出,石破天惊。谁人不知,杭州湾状若喇叭,国内海湾鲜有出其右者也,宽约100公里,北冲南淤———北有深水航道,南有大片滩涂,通道建于斯何其难哉!
然,甬之智力勇者,敢为人先。杭州湾大桥工程指挥部人士忆之慨然:初,1994年4月之时,吾等始为探究项目预可行性之有无,1996年3月乃提交研究报告。1999年3月,研究报告再作补充。凡数十次也,数百位多学科资深专家汇聚于斯,戮力咨询、研讨,悉心探研建桥前之水文、地质、气象、地震及对钱江潮影响。事无巨细,逐一完毕。2001年5月,杭州湾大桥建设指挥部大旗招展。
凡此种种。8年戮力共谋,如此石破天惊之创新想法终获首肯。2002年4月,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上一锤定音:杭州湾大桥工程立项,宜行!有知情者慨言:汝知乎,此等申请曾三上总理办公会议一直未获批。其难可知,其情感人。
杭州湾上建大桥,真真大姑娘上轿头一遭也,有看官问,这大桥究竟如何建?未来将面临着怎样难题?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