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消息: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即将完成“十五”计划,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五中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完成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谋划好河南“十一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伟大事业。
一
伟大的实践呼唤产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指导和推动伟大的实践。五中全会面向新的历史时期,针对新的发展阶段,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从战略全局出发,对“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的全面战略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观点、新举措,为全党的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指明了前进方向。完整准确地领会和把握全会的精神实质,必须着重把握其具有时代性、创新性的丰富内涵,关键是领会好“六个新”。
一是分析了新形势。科学分析和判断国内外形势,历来是我们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就是建立在深入分析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新形势的基础之上的。党中央准确认识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准确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准确认识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基本要求,对“十一五”时期面临的发展环境作出了科学判断,特别是精辟而透彻地分析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三农”问题到社会稳定等十个方面的阶段性特征。深入研究和把握这些阶段性特征,是我们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推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前提。全会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十一五”时期,我们面临的仍将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环境,一个总体上有利于我们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但不利因素也可能增多的环境。这些精辟分析和科学判断,体现了我们党深邃的世界眼光和辩证的战略思维,体现了我们党把握规律和统揽全局的能力,体现了我们党善于驾驭复杂局面和妥善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充分表明我们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把握更加全面、指导更加科学。我们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上来,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二是描绘了新蓝图。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阔步前进,必须明确发展目标。《建议》综合考虑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趋势和条件,描绘了我国在新世纪第二个五年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目标。这一目标是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相衔接的阶段性目标,目的就是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性进展,为下一个十年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这一目标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提出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这是积极而又稳妥的目标;提出“十一五”期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突出体现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更好地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也体现了经济发展后应更多关注民生的客观需要;更加注重促进社会和谐,不仅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而且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可以说,这个崭新的蓝图,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反映人民愿望,是我们科学发展的行动纲领,是以人为本的宣言书,对于凝聚力量、鼓舞斗志,加快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必将产生重要的作用。
三是深化了新理论。我们党是一个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善于进行理论创新的党。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上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党坚持发展的信念一以贯之,指导发展的理论更加科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并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具体化为“六个必须”;把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形成了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举措。这是两个重大战略思想由理念全面转化为实践的开始,表明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化,对执政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全会还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揭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和深刻内涵,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四是规划了新实践。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六大任务,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快科技教育发展,深化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强和谐社会建设。这六大任务抓住了关系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既体现了中央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的思考,为我国发展指明了方向,又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特别是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摆在六大任务之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为河南这样一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大机遇和工作动力。全会作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明确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发展导向和总体思路,对河南加快发展更是一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这六大任务,把握全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扎实推进,为实现中原崛起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是提供了新指导。《建议》是指导“十一五”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贯彻落实《建议》,关键是要把握一个灵魂,做到“六个必须”。一个灵魂,就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六个必须”,就是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这“六个必须”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党中央在科学判断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主要特征、准确分析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面临的突出矛盾的基础上,提出的鲜明目标和政策导向,体现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发展模式、发展理念的新变化,是我们必须始终牢牢把握的重要原则。我们一定要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全面把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六个必须”的要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六是进行了新动员。五中全会指明了我国“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方向,吹响了奔向“十一五”征程的响亮号角。全会指出,实现“十一五”时期的发展目标,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根本的政治保证。全会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完善体制机制,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加强统筹协调,提高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加强作风建设,提高务实创新的能力。全会号召,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要振奋精神,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这是党中央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的动员令。我们要按照全会要求,最广泛最深入地调动起全省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齐心协力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伟大事业。
二
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关键是要紧密结合河南实际,把全会精神贯穿于整个“十一五”发展的全过程,用全会精神指导新实践、开创新局面、创造新业绩。
要用新理论指导新实践。新的任务、新的实践需要新的理论指导。贯彻全会精神,实现胡锦涛同志视察河南时提出的“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发挥更大作用、走在中部地区前列”的总目标,必须切实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转化为具体策略和措施,转化为广大党员干部的具体行动。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学习全会精神,深刻领会精神实质,特别是要着重把握好“八个一”,即科学发展观这一灵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点,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一主线,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一关键,加强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这一部署,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这一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保障,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这一根本。要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视察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胡锦涛同志视察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与五中全会精神是完全一致的,对我省的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我们要通过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全面更深入地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切实增强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实现跨越式发展、走在中部地区前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紧密联系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紧密联系我们的工作实际,用五中全会精神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着力研究解决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着力研究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
要用新思路开创新局面。我们要以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省委七届十次全会通过的《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的要求,编制好河南省“十一五”时期的发展规划。省市及各部门都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自觉把本地、本部门的发展放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大格局中去思考,放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大战略中去谋划,把规划制定好,把蓝图描绘好。首先,目标要更加明晰。就是要围绕我省走在中部地区前列这个总目标,合理确定各自的发展目标,使之既充分体现“十一五”期间保持又快又好发展势头的要求,又体现为后十年打好基础的要求;既积极向上、鼓舞人心,又实事求是、切实可行。其次,任务要更加明确。要按照中央和省委《建议》精神,认真确定我省“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主要任务;各地、各部门要从自身优势和工作实际出发,确定工作任务,引领广大干部群众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阔步前进。其三,举措要更加得力。要创新体制机制和工作方法,明确新的发展重点,确定新的发展途径,制定新的发展举措,探索加快发展的新模式,开创“十一五”时期我省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要用新精神创造新业绩。新的事业需要新的精神,新的发展需要新的风貌。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做到为民、创新、务实、拼搏。一要发扬甘于奉献的为民精神,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把9700万河南人民的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怀着深厚的感情为人民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要多想些发展、少想些升迁,多造些民福、少图些私利,多干些实事、少唱些高调,多琢磨些事、少琢磨些人,真正把精力用到求发展上,把心思用到求实效上,把劲头用到抓工作上。二要发扬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坚持做到“严、细、深、实”,集中心思、沉下身子、迈开双腿,到基层去,到困难最多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最大的地方去,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落实,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去解决。三要发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以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手段、创新的方法、创新的思路加快发展,使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各项工作不断有新突破。四要发扬克难攻坚的拼搏精神,保持昂扬锐气、蓬勃朝气,以敢想敢干、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战胜实现中原崛起进程中的一切艰难险阻,破解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不科学、区域发展不协调、“三农”问题突出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在实现中原崛起的进程中创造新业绩、作出新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