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小学作文教学在写作方法及选材上作了较深地探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我们发现,学生的作文仍然枯燥单调,读来味同嚼蜡,毫无生气。究其原因,我们忽视了一个重要因素——人的感情。巴金先生说:“我们写作,只是因为我们有话要说,有感情要倾吐,我们用文字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作文无非是为表达自己的感情,交流彼此的感情而记下来的话。情乃作文之生命,作文之灵魂。无情,则再美的文字也是苍白无力,再严谨的结构也会不堪一击,再丰富的内容也会索然无味。所以,我们迫切呼唤作文的真情回归,鼓励学生写真话,诉真情。以下将结合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蓄情——作文的基石
作文不是空船,它承载着思想和情感,船内必须有新货,有真货,这种货的储备是作文的基石,它依赖于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
1.用“心”观察
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这就需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四年级的方一晨同学通过观察,发现“妈妈的脸有很多变化,像孙悟空一样。”当他把蜡笔弄丢时,“妈妈的脸拉长了,狠狠地把我教训了一顿。”当他把五角零用钱给街上可怜的小乞丐时,“妈妈的脸露出了微笑。”妈妈两张截然不同的脸,让小作者体会到了母亲深深的爱意,这才是真正用“心”在观察。
可见,观察不是纯客观的搜集材料,而是用感情、意识、心灵去触摸事物的品质。如此,获得的感受才会独具匠心,真切感人。
2.感悟生活
很多学生的作文仅仅是“生活的复印件”,压根儿就没有惊喜、沮丧之类的情感因素,自然写作主体鲜活的生命力难以显现,作文也就索然无味。而这种情感因素的生成来自于对生活的感悟。感悟越深刻,情感越丰富,作文的生命力也就越强。小学生的生活空间有限,教师可以多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在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中获得激情,在对丑恶现象的鞭挞中体会义愤,在劳动中收获快乐,从父母的眼睛里读懂关爱,在和花草树木的对话中放飞梦想……“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只有用心去感悟、思索,给大自然、社会赋予生命的情感,这样,学生的笔端才会流溢出有灵性和活力的欢歌。
二、激情——作文的前提
“情动于衷而形于言”,叶圣陶先生说:“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同学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可见,拨动“情”弦,使学生真正情动而辞发是作文的前提。
1.以情激情
小学生的情感是纯真而又丰富的,只有让他们融入到浓浓的情感氛围中,他们才能畅所欲言。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倘若形容冷漠,言语平淡,甚至居高临下,怎能在学生的内心深处掀起波澜?所以,教师首先是一个满怀激情的人,他用一句话,一个神情就可以触动学生内心的“情”弦。指导四年级学生写童年的一件趣事,我是这样开场的:“童年时,我曾学医生的样子给布娃娃打针输液,曾用妈妈的化妆品把自己图成丑八怪,也曾模仿爸爸‘吞云吐雾’,结果呛得泪水直流……是啊,童年曾做过那么多傻事、蠢事,但是现在回忆起来,那时候的我原来是那样快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畅谈童年的趣事。”一段深情的告白牵动了隐藏在内心深处的那份情愫,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有一次,妈妈让我去买盐,一不小心盐全部撒在了地上,我看见旁边有个人在洗菜,我想盐洗一下不就干净了吗?结果,我把盐全给洗没了。”“我家第一次装电话,外婆打电话来,我以为外婆被关在电话里了,拼命敲电话,想把外婆救出来……”同学们抢着要把自己的童年趣事告诉大家,真正到了“情动辞发”的地步。我见好就收,说:“让我们把这些有趣的事写下来,行吗?”同学们异口同声说:“没问题。”于是,一篇篇生动鲜活的文章在孩子们的笔尖洋洋洒洒流泻下来。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用教师的真情去拨动“诗人”的“情”弦,就能“发出美妙的乐声”。
2.以境入情
以境入情指在一定的情境下,将学生带入一种情感需要的“我要说”的状态。“三八”妇女节,二年级的孩子们都在自制卡片,作为送给妈妈的节日礼物。这正是一次练笔的好机会。我鼓励他们在卡片上写上想要跟妈妈说的话。孩子们像发现新大陆一般,惊喜地拿起手中的笔。有的写:“妈妈,祝您永远年轻漂亮!”有的写:“妈妈,您的微笑像春风一样温暖,我希望它永远挂在你的脸上!”一句句满怀深情的话跃然于小卡片上,让我不禁为之惊叹。
三、抒情——作文的真谛
这里的抒情指用文字形式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即作文。我笔写我心,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才是小学生作文的真谛。用真情抒写出来的文字不单是一篇篇有血有肉的作文,更是一个个灵动的生命个体的展现。在一次以老师为主题的作文课中,我没有做任何规定,原来还担心学生会不会不着边际。没想到,学生或贬或褒,或抑或扬,有的用书信的方式写下了《老师,我想对您说……》;有的写成小诗一首,抒发对老师的热爱之情……形式、内容精彩纷呈,感情更是真挚动人。
当然,学生以坦诚相见,把自己心灵深处的情愫表白出来,教师更应该是一个真诚的倾听者。学生乐,与之同乐;学生忧,为其分忧。多一些激励的话语,同时通过报刊、广播等为学生多创造一些表现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明白作文不应该是件难事。
——摘自〈宁波少儿文学网〉
我有话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