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姑救康王塑像(图片由作者提供)
黄泥墙景观
赵构,字德基,宋徽宗之子、宋钦宗之弟,曾被封为康王。靖康之变时,因不在京城而免遭俘虏。1127年,赵构在河南应天府即位,建立南宋政权。政权建立后,赵构即派人携张邦昌书信向金国求和,然未得首肯。同年秋,金国为消灭新生的南宋政权,再次挥兵南侵,欲杀赵构。康王赵构开始了长期的逃命生涯,并在历史上留下“逃跑皇帝”的诨名。
据《宋史》等记载,宋高宗沿淮河、长江南逃,到浙江杭州恢复宋朝。因金兵追扑,又逃到绍兴、宁波,“百官、有司随便寓浙东诸郡”。后又从宁波东渡门坐楼船逃往舟山,漂泊海上,接着逃到台州、温州一带。
因为逃难,宋高宗在浙江多地留下足迹。《宁波市志》记,1129年十二月廿九,金将阿里蒲卢浑以轻骑4000奄至明州高桥,张俊等统兵力战,乡民助战并以草席覆于路,金兵马队足滑而扑,宋将出击,大破金兵,敌骑受挫暂退,是为高桥之捷。1130年正月初七,金兵得援再扑明州,张俊托词保驾撤逃台州,明州城居民逃离十有七八。十六日金兵攻陷明州,二月初三大掠后退出,占据明州17天,烧杀掳掠,“焚其城,惟东南角数佛寺与僻巷居民偶有存者”,此为明州古代历史上最大的浩劫,百姓俗称“屠城”。
这些刻骨铭心的战争劫难和皇帝逃难逸事糅合在一起,在宁波民间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康王逃难系列传说,其中一些传说被定格为地名遗存至今。
余姚梁弄东有金子岙。《余姚地名志》曰:村名由来无考。但当地百姓认为,村名源于康王赵构。说法是,赵构当年被金兵追至梁弄时,为赢得逃跑时间,在此地故意丢下大量金器供金国骑兵抢拾,最后成功翻越斤岭逃至宁波。山岙由此得名“金子岙”。
海曙区段塘原有宝剑桥,跨宝剑河。传赵构逃难至此时,为塘河所阻,情急之下策马跃过,佩剑掉落河中,故名。
象山涂茨镇有毛湾渔村。传康王避难到象山时,从毛湾匆忙上岸,赶到下毛湾时稍作停留,再准备上马时,因疲惫无力靠路边大方石垫脚才得以跨上战马。此后那大石被称为上马石,下毛湾也有了“上马石村”的别称。
象山贤庠还有著衣亭村。传康王逃到此村时,曾躲进此亭脱下战袍,换上民服。也有认为是旧时珠山庙八月十四行迎神会时,会将五尊菩萨抬至此亭更换新袍而名。
镇海五里牌的渡驾桥、江北庄桥的皇封桥、鄞州江东的惊驾桥等地名,也传因康王赵构逃难经过地而名。这些地名像一幅幅漫画,把战火纷飞中仓皇逃窜、努力求存的宋高宗的囧态,刻画得淋漓尽致,画面感十足。
作为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历史评价并不高。《宋史·高宗本纪》不客气地评价道,“高宗恭俭仁厚,以之继体守文则有余,以之拨乱反正则非其才也”,认为他“始惑于汪、黄,终制于奸桧,恬堕猥懦,坐失事机”“偷安忍耻,匿怨忘亲,卒不免于来世之诮,悲夫”。这些定论反映到民间传说中,其形象也充满负面讥讽之情。宁波上述地名中的宋高宗形象,就与历史上柔懦怕事、畏缩惧战的宋高宗主流怂像相符。
但浙江一带百姓对宋高宗的感情,是多元复杂的。南宋虽然丢了半壁江山,而且因为定都杭州,给浙江引来纷飞战火,很多地区遭到毁灭性打击。但也正是因为定都杭州,浙江地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对浙江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一系列重大影响。宁波地区在接下来的苟安岁月中,不但很快抚平战争创伤,还随着高素质人才的集团性涌入,地区经济、文化等方面得到快速发展。反映到地名中,出现了不少大族地名。
如宁波海曙卖鱼桥有前、后莫家巷。《鄞县通志》记,前莫家巷旧名前莫家漕;后莫家巷旧名后莫家漕,又名长弄堂。传宋高宗南下时,河南范宗尹随择西门外偏僻无人家之河漕边居住,子孙繁衍后分村,以南北方位加姓氏而名前、后莫家巷。
再如海曙西门新芝亭,世居袁姓。宋高宗南渡时,袁姓从江西南昌迁来,建有袁氏庄园。后分五房,新芝亭属大房。在望春桥、洞桥头曾建有宗祠“教本堂”。明时因庄西河旁建有“圣旨亭”,村名亦称圣旨亭,后谐为新芝亭,现新芝路由此派生而成。
还如江东戎家村,旧时村分前戎、中戎、后戎,后逐渐发展成片,合称戎家,以世居戎姓得名。《戎家家谱》记:宋政和年间,戎家三兄弟在朝为官,宋高宗南渡后,随带家属至此。后其子孙于宋绍熙年间任吏部尚书(又名天官),故又称“天官第戎家”。现村已拆没于城区繁街华巷之中,但有“天官和庭”“徐戎路”等地名续录其志。
“满朝紫衣贵,尽是四明人”,这是时人对南宋宁波人才数量和质量的形象概括,这句话能较好说明宁波在当时所拥有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可能就是因为南宋对宁波影响太深远,宁波百姓因此也对赵构充满感激之情。辐射到地名传说中,有些康王形象就塑造得比较正面。
海曙横街镇有乌岩村,传宋高宗逃难到该村后山岗上,藏身于山岗黑色大岩石后才躲过金兵追击。因为感念岩石救命之恩,他在大石上题下“乌岩甲天下”五字,村以此得名。在这个传说中,康王虽然同样在逃难,但明显比丢金掉剑、伪装成平民、连马都爬不上的那个康王淡定乐观,这个康王能在苦难中秀才华,能在得救后念报恩,王者气度尽显。
镇海南大街附近有朝宗坊,传此地乃高宗赵构逃难到镇海时,在此驻跸接受臣民朝见而名。
浙江有“江南女子尽封王”的传说,其缘由,据说是因康王逃难途中蒙受一村女救命之恩。至于哪里的村女,怎样相救,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版本流传。
“镇海版”认为赵构逃到镇海张鑑碶时,金兵将至。当地有村姑正晒谷,急中生智将其藏在谷箩下,自己坐在上面佯做针线。金兵查问时,姑娘骗他们说往东跑了。逃过一劫的康王很感激,允诺姑娘局势平定后必派人接她,以报答救命之恩,届时以姑娘腰间的布襕为凭。后政权渐稳,宋高宗果然派人来接姑娘。可布襕之约此时已众人皆知,村里很多姑娘在家门前扯起了布襕。因为无法辨识真伪,宋高宗最后下旨:浙江女子此后出嫁,准许用后妃的服饰和仪仗,可以穿戴凤冠霞帔,可以乘坐銮驾式花轿,享受“王妃”优遇。镇海坊间也因此留下“张鑑碶,布兰(襕)扯大旗”的俗语。
“鄞州版”内容有所变动。此版传康王在被姑娘搭救前,先是躲进宋诏桥当地一座小庙,藏身于庙内王摩云将军菩萨座下。躲过金兵追击后,他走出庙外,向庙前晒谷的村姑问路,又遇金兵折返追杀。后来的情节和镇海版相似。不过除了予浙江女子尽封王外,康王还下旨重修小庙。因为没记住具体位置,工部误把四眼碶贺丞庙当成小庙重修一番。弄清原委后,康王遂下旨扩修庙附近的小桥,是为宋诏桥。
“海曙版”内容类似,只是姑娘籍贯变成了高桥。而且宋高宗得救后,还因近处有一堵用黄泥砌成的墙,遂称该村为黄泥墙。现高桥镇上有康王公园,“村姑救康王”“黄泥墙”等元素在公园内十分突出,让人很有传说重现之感。
象山环海有黄避岙,该乡历史悠久,春秋时已有居民生息,乡境内更有大量文化遗存。其得名来历说法也多,其中一版也认为源于康王。传康王从着衣亭逃难到此,为当地少女相救脱险,故名王避岙,后谐音成黄避岙。
虽然上述康王传说,是宁波各地百姓根据自身地域特点,用文学手法构建出来的,其真实性存疑,但这些传说所呈现的康王形象,无疑都比较正面,比较积极,是一个宽厚仁义、知恩图报、恩泽大众的厚道王者形象。可能正因如此,宁波地名传说中的宋高宗形象,才更立体、更丰满,更接近宁波人心目中的康王历史形象。 徐雪英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