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宁波妈妈群里的江湖:聊私密话题、跪求帮助、买买买…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7-08-28 07:11:00 报料热线:81850000

  妈妈群没什么门槛,网友之间在现实生活中大都是陌生人,所以在妈妈群里的消费是有一定风险的。这也是很多妈妈群阻止微商进入的一个原因。尽管如此,妈妈群依然让越来越多的人沉溺其中。她们在群里维持着似友非友的关系,分享育儿经验和惠购信息,甚至可以聊很私密的话题,但是除了QQ号或微信号,大部分群友间没有其它联系方式,一旦退群不再往来,就成为生命中的过客。有些宝妈在群里找到三观相近、志同道合的伙伴,发展到了线下成了真正的朋友。

  互助

  抚平新手上路的惊慌

  JUDY,29岁,女儿三个月

  JUDY是我的网名,在孩子出生前,我在群里的名字就叫这个。孩子出生后,我在群里的名字改叫豆妈,因为我女儿小名叫豆豆。

  我怀孕后,经常逛育儿论坛,看论坛里有提到妈妈群就按着群号搜索求加。当然那时加的还是准妈妈群。我最多的时候有十几个准妈妈群,本地和全国的都有。每个群的信息量都很大,隔几个小时去看,就是几百上千条。在群里,我们分享初为人母的惊喜,更多的是不知所措时寻求答案。不过,一段时间下来,我只留了几个同城的妈妈群,一个是精力有限,每天看那么多群聊很占时间;一个是同城的群分享信息的有效性更强。

  虽然我们绝大多数人没有见过面,但碰到意外情况的时候,群里的姐妹有时候比老公还靠谱。“胸闷啊?会不会缺氧?”“肚子变小了?会不会入盆啦?”“阵痛时间间隔越来越长?很可能是假性阵痛。”……只要有人发问求助,马上就会有热心的孕友们来发表意见。虽然大家的很多经验是百度来的。

  几个月下来,谁有两天没露面了,是不是去生啦,谁谁说了见红以后没上来过,不知道情况怎么样?有些比较难以启齿的话题,在群里就比较正常。比如便秘,孕后期很多孕妈会经历的痛苦,群里会交流各自获得的土方或医嘱。

  当然也有意外情况,我在离预产期还有三天的时候,半夜里痛醒,一开始隔一分钟痛一次,后来隔十五分钟痛一次。到早晨六七点钟的时候,隔大半个小时痛一次。我在群里一说,群里马上就炸开锅了。我越百度越觉得自己像假性阵痛。群友们也有帮我查的,也有帮我问有经验的朋友的,比较一致地推断这是假性阵痛。聊到快中午,见红了,马上去医院,指数不太好,拉进去就剖了。等下午有力气在群里发消息的时候,群友们纷纷表示慰问祝贺,一边引以为戒——网上经验只能参考,不能盲信。

  宝宝出生的那段时间,妈妈群更是个宝。每个新妈妈在面对小婴儿的时候,都会产生各种各样鸡毛蒜皮的焦虑,一年后回头看,甚至会觉得自己很可笑。这些外人看起来的一惊一乍在妈妈群里被一群同样的人安抚了。也许有人会说,有了焦虑第一时间应该看书查资料,再不放心就上网找医生在线咨询,还是不放心就直接去医院。在群里问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真的好吗?

  以我的经验,妈妈群里的回复虽然都不是那么专业,很多时候带来的安抚意义和启发意义却是相当重要的。我家小豆出生第七天的时候,突然眼屎特别多,泪水用纱布擦出来是黄色的,感觉像脓水,我慌死了。群里一问,有几个妈妈说也碰到过类似的问题。说这个是泪囊堵塞,先按摩,如果没效果,三个月后去医院做个小手术。也有热心妈妈发过来当时孩子的照片,让我看看是不是相似。听到这样的回复后我稍稍安心些,网上找泪囊堵塞的按摩方法。又打电话问医生,得到的回复跟宝妈说的相似。于是我大胆地给孩子按摩,仅仅三天,孩子就没眼屎了。这种互助和热心是会传递的,后来在群里碰到有新手宝妈问类似的问题,我都把自己的经历和收藏的按摩图片发给对方,耐心地鼓励对方。

  圈子

  一年之后是分水岭

  邹小琳,36岁,二宝妈

  我混迹妈妈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七年前我怀大宝的时候。从我的经验来看,宝妈与妈妈群的热恋期应该是怀孕到宝宝半岁前。在这一个阶段,宝妈们会有大量的时间混妈妈群。另外,很多第一次做母亲的希望与人分享这一过程的点滴,同时也希望在遇到问题时能有经验的妈妈来帮助。宝宝半岁以后,通常非全职妈妈们会重回职场并且已经调整好状态,工作加上带宝宝,会忙一点,不会再有大把的时间泡在群聊中。而且这个时候带娃相对有经验了,不再有点风吹草动就一惊一乍。所以在宝宝一岁以后还能保留群且经常进去爬楼的妈妈,才是精华。

  大宝时进的妈妈群都是QQ群,二宝时进的妈妈群既有QQ群又有微信群。孩子出生后到一岁前,新手妈妈对群的需求除了买买买以外,更多的是吐槽,发泄心中的郁闷,得到同类人群的安慰。孩子出生以后的几个月,是一个家庭关系的重塑期,夫妻、父儿、婆媳关系的一些问题会在这个阶段显露,甚至被放大。群友之间,虽然我们对各自的宝宝很熟悉了,但在现实生活中,各自的生活圈子有交集的比较少,反而愿意说一下平时不方便与熟人说的事情。隔着虚拟的网络,似有似无的人际关系,妈妈们似乎更放得开。

  群友们经常发泄式地释放压力,旁若无人的大段独白。和老人的育儿观念发生冲突了,和老公吵架了。她们也毫无顾忌公开自己的隐私:一年没来的月经,多久没过的性生活。每个群里只要有妈妈起头抱怨家庭矛盾,一定能波澜壮阔地发酵成上千条信息。有时候,大家在群里诉说,也许只是想寻找安慰。我有个群友经常抱怨老公不肯管小孩子,婆婆对她漠不关心,她上班带娃累死了还要被责骂。大家边安慰边帮她出主意。但是差不多每隔几天就会出现这样的控诉。时间长了我一度十分不解,主意也出了,架也劝了,但感觉她自己什么也不想改变。我很认真地对她说:“光抱怨没用,性格决定命运。”后来有群友私聊我让我别这么较真,也许她只是想倾倒一下情绪垃圾。

  对于这样的群,有些人把它当树洞,和同伴们发泄出来心情就好了,这样也不错。不过对一些心情比较容易受外界影响的群友来说,这样的负能量太多,反而会影响自己的心情。事实上,人都会有心情低落的时候,偶尔有负能量是没有问题的。有意识地调整和纾解,其实很快就能好起来。

  孩子大一点之后,特别是上幼儿园之后,群里讨论孩子教育、旅游、亲子活动的话题会多起来。这时候妈妈群的学习功能就会比较突出了。这时候,对手头的妈妈群会再作精减,也可以寻找一些功能更为明确的妈妈群。比如学乐器、学画画、约爬山、亲子旅游甚至求长高的、求减肥的。这时候群友之间互动更多。在一些学习群,会商量如何拼课、什么时间段上,或者选什么老师等。这个群还是很实用的。这样的群离得比较近的几家一起约着出去游玩,孩子们玩得高兴,大人们也可以联络感情。等慢慢熟悉后,还可以组织寒暑假结伴游。目前大宝学英语的班的家长有个妈妈群,暑假里有娃们约着玩。而另外小宝出生时加的妈妈群里,有约亲子游的,有提供早教信息的,有拼购启蒙班的。群友们是彼此的育儿伙伴。孩子们是彼此的玩伴。

  买卖

  在妈妈群里被撑开的袋口

  杨明,30岁,儿子一岁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加的妈妈群里竟然派生出了好多专门的“买买买”群。有的是妈妈群里有妈妈说比较实惠的可以领券买到优惠商品的群,有的是喜欢海淘代购的妈妈开的小群,把我拉进去了。

  妈妈群里也有江湖。一般都不太喜欢打着新手妈妈或者准妈妈名义混进来的专门做生意的。如果群主比较负责,会踢群友举报行迹可疑的卖家。其实大家更希望在一个比较纯净的妈妈群里,不功利地分享购物信息。所以后来如果被不是太熟悉的网友拉进一个以购物为主的群,我会果断拒绝。

  然而这并不是说我的钱包被保护得很好。事实上,自从怀孕起混迹准妈妈群到后来的妈妈群,消费欲望一再被点燃。按我妈的说法是,袋口被撑开了。从怀孕开始,在群里的指导下,要买这个补血,要买那个补钙,还有补给肚里宝宝的。当然关于宝宝的东西,是从出生前就开始备着了。我也是在群里学到,要D3,还有什么鱼油,都是群里妈妈海淘,大家拼单买的。

  拼单的大头是奶粉和尿不湿。经常有代购的宝妈在群里晒物流信息,拼单要算账,运费大家平摊,所以汇率也被关心了。那些玻璃瓶装的食物或者玻璃奶瓶易破碎……总之运输途中会有些意外,这些拼单的人都会比较痛快地分担。我因为全母乳,拼单买来的奶粉一直用到儿子1岁还没用完,所以我在群里不算大户。

  有一阵子,婴儿的磨牙小饼干、洗衣液、奶瓶、奶瓶洗液、宝宝沐浴露……群里都有人在海淘。群里有个二胎妈妈调侃被“带坏了”,因为大宝那时候奶瓶、尿不湿、奶粉都是“三江”搞定的。

  我为什么不喜欢加入那些专门做代购的妈妈群呢?实在是代购的水太深了。这些做代购的好多称自己有稳定的货源,或者有亲友在国外,或者自己经常出国。在微信圈里会发物流信息或者现场采购图。但是网上多次曝光。比如今年上半年,青岛一个妈妈就在网上控诉在某宝宝QQ群,认识了一个说自己专做代购的妈妈,进了她的代购群,买到的却是疑似假货,提出质疑后反被拉黑,她与几个妈妈找线索,发现这个说自己有亲戚和朋友在国外搞货源的代购妈妈只是一个母婴仓的二级代理。这类事情看多了以后,对微信圈的专职代购就不是很信任了。

  但是在自己比较熟悉的圈子里拼购就不太会有这样的顾虑。发起人一年偶然做几单,量也很小,垫钱先买,到了再算运费平摊到商品中,帮着打包发快递,或者在一起溜娃的时候送个货。基本是义务代购了。我和现实生活中的朋友交流,他们有的会觉得这不可思议:“凭什么这么热心肠?”我回答不了,这是一种亦友非友的关系。很多时候,我们就像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只能算是相对陌生的熟人。

[1]  [2]  下一页  尾页

原标题:妈妈群里的江湖,为何让人沉溺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宁波妈妈群里的江湖:聊私密话题、跪求帮助、买买买…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7-08-28 07:11:00

  妈妈群没什么门槛,网友之间在现实生活中大都是陌生人,所以在妈妈群里的消费是有一定风险的。这也是很多妈妈群阻止微商进入的一个原因。尽管如此,妈妈群依然让越来越多的人沉溺其中。她们在群里维持着似友非友的关系,分享育儿经验和惠购信息,甚至可以聊很私密的话题,但是除了QQ号或微信号,大部分群友间没有其它联系方式,一旦退群不再往来,就成为生命中的过客。有些宝妈在群里找到三观相近、志同道合的伙伴,发展到了线下成了真正的朋友。

  互助

  抚平新手上路的惊慌

  JUDY,29岁,女儿三个月

  JUDY是我的网名,在孩子出生前,我在群里的名字就叫这个。孩子出生后,我在群里的名字改叫豆妈,因为我女儿小名叫豆豆。

  我怀孕后,经常逛育儿论坛,看论坛里有提到妈妈群就按着群号搜索求加。当然那时加的还是准妈妈群。我最多的时候有十几个准妈妈群,本地和全国的都有。每个群的信息量都很大,隔几个小时去看,就是几百上千条。在群里,我们分享初为人母的惊喜,更多的是不知所措时寻求答案。不过,一段时间下来,我只留了几个同城的妈妈群,一个是精力有限,每天看那么多群聊很占时间;一个是同城的群分享信息的有效性更强。

  虽然我们绝大多数人没有见过面,但碰到意外情况的时候,群里的姐妹有时候比老公还靠谱。“胸闷啊?会不会缺氧?”“肚子变小了?会不会入盆啦?”“阵痛时间间隔越来越长?很可能是假性阵痛。”……只要有人发问求助,马上就会有热心的孕友们来发表意见。虽然大家的很多经验是百度来的。

  几个月下来,谁有两天没露面了,是不是去生啦,谁谁说了见红以后没上来过,不知道情况怎么样?有些比较难以启齿的话题,在群里就比较正常。比如便秘,孕后期很多孕妈会经历的痛苦,群里会交流各自获得的土方或医嘱。

  当然也有意外情况,我在离预产期还有三天的时候,半夜里痛醒,一开始隔一分钟痛一次,后来隔十五分钟痛一次。到早晨六七点钟的时候,隔大半个小时痛一次。我在群里一说,群里马上就炸开锅了。我越百度越觉得自己像假性阵痛。群友们也有帮我查的,也有帮我问有经验的朋友的,比较一致地推断这是假性阵痛。聊到快中午,见红了,马上去医院,指数不太好,拉进去就剖了。等下午有力气在群里发消息的时候,群友们纷纷表示慰问祝贺,一边引以为戒——网上经验只能参考,不能盲信。

  宝宝出生的那段时间,妈妈群更是个宝。每个新妈妈在面对小婴儿的时候,都会产生各种各样鸡毛蒜皮的焦虑,一年后回头看,甚至会觉得自己很可笑。这些外人看起来的一惊一乍在妈妈群里被一群同样的人安抚了。也许有人会说,有了焦虑第一时间应该看书查资料,再不放心就上网找医生在线咨询,还是不放心就直接去医院。在群里问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真的好吗?

  以我的经验,妈妈群里的回复虽然都不是那么专业,很多时候带来的安抚意义和启发意义却是相当重要的。我家小豆出生第七天的时候,突然眼屎特别多,泪水用纱布擦出来是黄色的,感觉像脓水,我慌死了。群里一问,有几个妈妈说也碰到过类似的问题。说这个是泪囊堵塞,先按摩,如果没效果,三个月后去医院做个小手术。也有热心妈妈发过来当时孩子的照片,让我看看是不是相似。听到这样的回复后我稍稍安心些,网上找泪囊堵塞的按摩方法。又打电话问医生,得到的回复跟宝妈说的相似。于是我大胆地给孩子按摩,仅仅三天,孩子就没眼屎了。这种互助和热心是会传递的,后来在群里碰到有新手宝妈问类似的问题,我都把自己的经历和收藏的按摩图片发给对方,耐心地鼓励对方。

  圈子

  一年之后是分水岭

  邹小琳,36岁,二宝妈

  我混迹妈妈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七年前我怀大宝的时候。从我的经验来看,宝妈与妈妈群的热恋期应该是怀孕到宝宝半岁前。在这一个阶段,宝妈们会有大量的时间混妈妈群。另外,很多第一次做母亲的希望与人分享这一过程的点滴,同时也希望在遇到问题时能有经验的妈妈来帮助。宝宝半岁以后,通常非全职妈妈们会重回职场并且已经调整好状态,工作加上带宝宝,会忙一点,不会再有大把的时间泡在群聊中。而且这个时候带娃相对有经验了,不再有点风吹草动就一惊一乍。所以在宝宝一岁以后还能保留群且经常进去爬楼的妈妈,才是精华。

  大宝时进的妈妈群都是QQ群,二宝时进的妈妈群既有QQ群又有微信群。孩子出生后到一岁前,新手妈妈对群的需求除了买买买以外,更多的是吐槽,发泄心中的郁闷,得到同类人群的安慰。孩子出生以后的几个月,是一个家庭关系的重塑期,夫妻、父儿、婆媳关系的一些问题会在这个阶段显露,甚至被放大。群友之间,虽然我们对各自的宝宝很熟悉了,但在现实生活中,各自的生活圈子有交集的比较少,反而愿意说一下平时不方便与熟人说的事情。隔着虚拟的网络,似有似无的人际关系,妈妈们似乎更放得开。

  群友们经常发泄式地释放压力,旁若无人的大段独白。和老人的育儿观念发生冲突了,和老公吵架了。她们也毫无顾忌公开自己的隐私:一年没来的月经,多久没过的性生活。每个群里只要有妈妈起头抱怨家庭矛盾,一定能波澜壮阔地发酵成上千条信息。有时候,大家在群里诉说,也许只是想寻找安慰。我有个群友经常抱怨老公不肯管小孩子,婆婆对她漠不关心,她上班带娃累死了还要被责骂。大家边安慰边帮她出主意。但是差不多每隔几天就会出现这样的控诉。时间长了我一度十分不解,主意也出了,架也劝了,但感觉她自己什么也不想改变。我很认真地对她说:“光抱怨没用,性格决定命运。”后来有群友私聊我让我别这么较真,也许她只是想倾倒一下情绪垃圾。

  对于这样的群,有些人把它当树洞,和同伴们发泄出来心情就好了,这样也不错。不过对一些心情比较容易受外界影响的群友来说,这样的负能量太多,反而会影响自己的心情。事实上,人都会有心情低落的时候,偶尔有负能量是没有问题的。有意识地调整和纾解,其实很快就能好起来。

  孩子大一点之后,特别是上幼儿园之后,群里讨论孩子教育、旅游、亲子活动的话题会多起来。这时候妈妈群的学习功能就会比较突出了。这时候,对手头的妈妈群会再作精减,也可以寻找一些功能更为明确的妈妈群。比如学乐器、学画画、约爬山、亲子旅游甚至求长高的、求减肥的。这时候群友之间互动更多。在一些学习群,会商量如何拼课、什么时间段上,或者选什么老师等。这个群还是很实用的。这样的群离得比较近的几家一起约着出去游玩,孩子们玩得高兴,大人们也可以联络感情。等慢慢熟悉后,还可以组织寒暑假结伴游。目前大宝学英语的班的家长有个妈妈群,暑假里有娃们约着玩。而另外小宝出生时加的妈妈群里,有约亲子游的,有提供早教信息的,有拼购启蒙班的。群友们是彼此的育儿伙伴。孩子们是彼此的玩伴。

  买卖

  在妈妈群里被撑开的袋口

  杨明,30岁,儿子一岁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加的妈妈群里竟然派生出了好多专门的“买买买”群。有的是妈妈群里有妈妈说比较实惠的可以领券买到优惠商品的群,有的是喜欢海淘代购的妈妈开的小群,把我拉进去了。

  妈妈群里也有江湖。一般都不太喜欢打着新手妈妈或者准妈妈名义混进来的专门做生意的。如果群主比较负责,会踢群友举报行迹可疑的卖家。其实大家更希望在一个比较纯净的妈妈群里,不功利地分享购物信息。所以后来如果被不是太熟悉的网友拉进一个以购物为主的群,我会果断拒绝。

  然而这并不是说我的钱包被保护得很好。事实上,自从怀孕起混迹准妈妈群到后来的妈妈群,消费欲望一再被点燃。按我妈的说法是,袋口被撑开了。从怀孕开始,在群里的指导下,要买这个补血,要买那个补钙,还有补给肚里宝宝的。当然关于宝宝的东西,是从出生前就开始备着了。我也是在群里学到,要D3,还有什么鱼油,都是群里妈妈海淘,大家拼单买的。

  拼单的大头是奶粉和尿不湿。经常有代购的宝妈在群里晒物流信息,拼单要算账,运费大家平摊,所以汇率也被关心了。那些玻璃瓶装的食物或者玻璃奶瓶易破碎……总之运输途中会有些意外,这些拼单的人都会比较痛快地分担。我因为全母乳,拼单买来的奶粉一直用到儿子1岁还没用完,所以我在群里不算大户。

  有一阵子,婴儿的磨牙小饼干、洗衣液、奶瓶、奶瓶洗液、宝宝沐浴露……群里都有人在海淘。群里有个二胎妈妈调侃被“带坏了”,因为大宝那时候奶瓶、尿不湿、奶粉都是“三江”搞定的。

  我为什么不喜欢加入那些专门做代购的妈妈群呢?实在是代购的水太深了。这些做代购的好多称自己有稳定的货源,或者有亲友在国外,或者自己经常出国。在微信圈里会发物流信息或者现场采购图。但是网上多次曝光。比如今年上半年,青岛一个妈妈就在网上控诉在某宝宝QQ群,认识了一个说自己专做代购的妈妈,进了她的代购群,买到的却是疑似假货,提出质疑后反被拉黑,她与几个妈妈找线索,发现这个说自己有亲戚和朋友在国外搞货源的代购妈妈只是一个母婴仓的二级代理。这类事情看多了以后,对微信圈的专职代购就不是很信任了。

  但是在自己比较熟悉的圈子里拼购就不太会有这样的顾虑。发起人一年偶然做几单,量也很小,垫钱先买,到了再算运费平摊到商品中,帮着打包发快递,或者在一起溜娃的时候送个货。基本是义务代购了。我和现实生活中的朋友交流,他们有的会觉得这不可思议:“凭什么这么热心肠?”我回答不了,这是一种亦友非友的关系。很多时候,我们就像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只能算是相对陌生的熟人。

[1]  [2]  下一页  尾页

原标题:妈妈群里的江湖,为何让人沉溺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