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说得清楚,证券市场的快速增长到底是出于政绩的逼迫,还是上市公司与券商在生存要求下的联合逼宫。比起投资者,这些近卫军的无形压力,以及在整顿券商与清欠过程中动辄上亿元的窟窿恐怕更让管理层头疼。一系列倒逼出的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改革举措,或许正是为了让这些曾经的败家子、如今的回头浪子可以活下去,而且食有鱼出有车。当然,虚拟经济的爆炸性增长潜力让这一目标触手可及。
不过,近日媒体披露的数据却不那么乐观。根据WIND资讯的最新统计数据,A股市场目前已经推出再融资预案尚未实施的上市公司达到97家,预计融资规模上限超过1100亿元。而这个数据还未包括IPO的新股发行,以及部分“小非”首批非流通股)即将解冻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沪深证券交易所最新披露的6月份会员交易数据和排名显示,一些民间资金活跃的证券营业部6月股票交易额的降幅高于市场平均水平———按单向计算,沪深股票市场总成交额为8993.55亿元,比5月份的10727.61亿元降低了16.2%;双向计算,6月份沪市排名前三强的营业部股票成交额降幅均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分析人士认为,这反映出部分民间资金的交易热情有所减弱。
一方热情如火,一方温度降低,此消彼长,含义丰富。
市场的增发不仅有扩大生产的需要,股市融资成本不高则是主要原因,比起在萨班斯法的阴影下水深火热的公司,国内股市各公司沐浴而歌、潇洒得很。基金正在成为新一轮热点,基金经理的收入让证券业其他人士眼红,偏股型基金如火如荼的表现就使一些证券业人士削尖了脑袋想设立基金,或者进入基金公司。而被管理层与上市公司垂青的定向募集方式,只要有概念、项目与赢利前景,就有机构进场埋单。上市公司的再融资也在政策层面与管理层的煽动下,厉兵秣马,大干快上,而新的消息是,上汽拟整体上市,整体融资额可能远超中行。可见,好了伤疤忘了痛的又何止基金,已成为在熊市大浪后幸存公司的常态。
融资层面热火朝天,而在经营的层面,那些投资者无不如履薄冰,绝不会忘记隔夜的失败。曾经私下听证券公司某位人士谈对中行上市的看法,他们现在看业绩看政策拉股价,对政治人士任何一个相关发言、行为的分析让人叹为观止,对于政策的运用则是精确到分秒,免得过时作废,一文不值。如对宝钢权证(资讯行情论坛)的炒作,理由就是“谅政策也不敢在这时撤火”,而对于那些上市公司的再融资的要求,真实的赢利前景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大机构投资环比下降,无疑应该从中行上市、上汽整体上市等方面找找原因。作为投资者,他们的理智不会操控于他人之手,但作为市场的强势阶层,他们又是市场的点火者。
此时,亟需冷静者给市场定位,管理层应该适时而出,为市场降温了。可惜,我们看到许多政策如助火之风,且不提饱受市场诟病的融资、再融资紧锣密鼓的步伐,也不提赢利如探囊取物一样容易的“打新股”给机构吃偏食,定向募集资金给予的20天期限的直通车,就是一个太明显的例证。种种越规之处将管理层急于求功的心态袒露无遗———看来,管理层无法绕过大发展、大业绩的命门,他们给市场降温动力不足。
不管是管理层还是各市场主体,都陷入一场速度、规模的比赛中无法自拔。他们似乎在进行一场行为艺术的表演,诏告天下他们的努力与决心。上证所发行中行航母,其核心地位无法动摇,而深交所则力求做大做强中小板,在拼股改公司数量的同时,将中工国际(资讯行情论坛)新股炒作案钉上十字架,以使人相信打击投机保护投资的决心。保护投资者利益已经成为一面公道与市场兼得的大旗。
但投资者不会买账,他们学会选择审慎,毕竟,熊市的血泪记忆并不遥远。不错,市场的开户数在增加,但市场的交易量并未爆炸。因为管理层的表态虽然震聋发馈,刑法修正案也已经出台,但管理层却从未停止过对机构暗送秋波的行为。中小投资者将此行为视作背叛,而那些机构公司虽然得到好处,却因此增加了对政策的不信任,高举高打、见好就收、偶尔的讨好卖乖成为经营准则。
管理层应该降火了。不过,在为市场降火之前,还须熄灭自己心头的那一点无明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