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主要媒体上都报道了可口可乐雇员向百事可乐提供公司机密资料未果而成为控诉对象的事,让人想起虽然常谈,但是在本土企业和个人行为中实际上还没有被完全重视起来的诚实与正直(即Integrity)的问题。
百事可乐无疑是精明的,所谓既坚持了商业道德,在受众那里赚得好形象好印象,又实际上出了可口可乐的丑,曝出可口可乐管理不严而家门不幸的事实,所谓一箭双雕,很漂亮。
可口可乐的叛徒总是有些令人疑惑,即作为一家百年老公司,这么多年突然爆出这样的败类,为了些许小钱(相对于个人的声誉而言)而做出短视行为,其背后是否还有其他所谓“鲜为人知”的内幕,则不得而知。不过叛徒的下场总是可悲的,无论是政治叛徒还是商业叛徒,都一样,谁也不会相信叛徒,今天可以背叛可口可乐,明天可以背叛其他雇主,这不是什么新鲜事。
记得曾经与同学聊起,欧洲公司同样很注重个人信誉,也很相信人会珍惜这种信誉。同学出差期间在酒店丢了钱,跟公司说明后,公司给他报销了损失。这与我在以前博客(爆笑-资本主义大锅饭)中提到的情形当然不是一码事。
记得以前刚进飞利浦的时候,头两件需要处理的,就是属下员工的integrity问题,因为他们都觅了自己属下所有促销员的押金(现在法律已经不允许扣押促销员费用),没有交到公司财务,因为当时财务管理的松懈,也没有跟踪这笔账,如果不是其中一位促销员跟我投诉,甚至可能公司管理层一直不知道有这样的烂事。虽然当时我刚进公司,属下的支持很重要,但是我还是坚决根据公司原则将其辞退,因为我不相信一个连促销员血汗钱都可以私吞的人,会真心为公司利益着想。
这年头,德才兼备的人确实不好找,于是许多公司领导宁可喜欢有德无才,这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如今世道这么艰难。企业内员工的行为,实际是各种不同制度下的结果,如果偷了只是悄悄辞退,那么大不了换个公司去偷,如果偷了让他/她无法在同行内立足(一个reference call的事),那么轻易也就不敢偷。我们经常听到诸如某些公司账目混乱,或者人走了才发现多少亏空的事,其实并非制度制定者不清楚制度的漏洞或者在鼓励什么行为,而是可能他们自己就在努力钻营着制度漏洞下的私利。关于制度经济学,周其仁教授有着诸多精辟的论断,有兴趣的看官可以去看他的著作,非常深刻。
不过,这世上从来就没有免费的午餐,这里偷了,那里就可能损失,所谓我们常说的有得必有失,偷或者骗到的,永远只是暂时的利益,失去的,往往是做人的声誉、生意的眼光(因为急功近私利而看不到市场真正的状态从而做出正确决策)、长期的关系以及潜在的收益。我曾经有个非常聪明能干的同事,因为喜欢用所谓商场潜规则办事,与零售商、经销商共谋公司利益,结果在公司政治的漩涡中,被经销商揭发,从而失去了工作和圈内的信誉,只好另谋他就且结果不好。
还有一次,一个重要零售商搬家,部下向我申请送个熨斗(这在公司政策允许范围)。我批了。过了数日,正好去拜访这位零售商,因为大家很熟,我就问她是否满意谁谁送给她的熨斗,孰料对方一愣,随后脸拉下来,郑重道:我可没有拿过什么熨斗。我一愣,然后言他。但我心里知道,那个部下多年经营的关系完蛋了。后来也确实零售商有事只和我商量,部下从此不好使。一个几百块的熨斗毁了他自己几年经营的关系。
回到可口可乐的那几个人,在美国这种信息相对透明的社会,从此大概没有公司敢雇佣他们了,并且他们自己做买卖都难,谁会信他们?而这些人自己互相之间的信任更是脆弱,道理不用这里罗嗦了。在中国,这种人的日子也渐渐开始难过,因为俺们这里的信息也开始越来越透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