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三大警务” 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稿

项 敏

  11月19日,市委召开全市公安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公安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就进一步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推进宁波公安工作现代化先行,全力维护安全稳定、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工作作出全面部署。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彭佳学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汤飞帆等市四套班子相关领导参加,这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公安工作发展和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视和支持。

  全市公安工作会议五年一度。过去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公安机关忠诚履职、主动担当,全面推进政治建警、改革强警、科技兴警、从严治警,一体做好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强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五年来,全市政治社会大局保持持续安全稳定,圆满完成亚运会等各项重大活动安保任务;恶性暴力犯罪保持低位,命案实现全破;盗抢骗等传统侵财类案件逐年下降,电信网络诈骗高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地方道路交通事故亡人数下降51.3%、游泳嬉水溺亡人数下降84.8%;在全省首创“11087”安商护企新模式,宁波公安政务服务水平居全国前列;成功创建全国首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示范城市,群众安全感保持在97.5%以上。

  日日自新,笃行不怠。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的需求期盼,深入实施共富、共治、生态“三大警务”,全力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截至11月底,全市刑事警情数、刑事立案数同比分别下降9.7%、17.5%,未发生较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

  一、以共富警务建设为抓手,为高质量发展营造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

  今年5月,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化共富警务建设 促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全市公安机关精心谋划,实干先行,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一是服务产业发展。立足宁波城市产业结构特点,升级“11087”安商护企平台,全面推行项目警官制,全力服务保障重大产业、重大项目平稳落地。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大保护体系建设,深化侵犯商业秘密犯罪受立案等试点工作,以“全环节协同”推动“全链条保护”。实体运行新能源汽车产业知识产权刑事保护中心,健全涉新能源汽车企业刑事案件快速反应及服务延伸机制,实现跨部门职能的“一站式”服务。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做到演唱会、体育赛事等大型群众性活动“应批尽批”、容量“应放尽放”,支撑保障文体产业健康发展。

  二是服务市场主体。组织开展“护航2024”打击治理涉民企内部贪腐等专项行动,紧盯职务侵占、挪用资金、合同诈骗等突出涉企犯罪,严格依法查处,保障合法权益,全市立案侦办涉企经济犯罪案件302起,破案207起,分别同比上升41.1%、24.6%,挽损止损5.6亿元。坚持“有事必应、无事不扰”原则,推进公安“综合查一次”改革,建立检查事项“一本帐”,助推精准执法与优质服务有效融合,对企行政检查频次同比减少35%,检查效率同比提升40%。在市企业综合服务中心设立全省首家市级公安专区,构建智能化多维度的服务平台。

  三是服务民生保障。进一步优化落户政策和户籍准入年限累计认可、居住证转户籍制度,提升人口均等化服务水平。持续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进一步推进“15分钟办事圈”建设,全市建成“办不成事”反映窗口183个,“一窗通办”实现市、县、所三级办事窗口全覆盖。

  四是服务对外开放。用足用好过境免签政策,试行出入境证件换补发全程网办,上线外国人口岸签证应用平台,在镇海新增外国人签证点,配合中东欧国家航线等政策落地。打造一站式涉外事务综合体的“移民会客厅”,促进对外投资贸易便利化。完善港区物流运输、外国人服务管理等体系,服务港口经济、海洋经济发展。

  二、以共治警务建设为抓手,为高质量发展营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

  全市公安机关按照“多源共治、多元共治、多跨共治”总要求,不断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

  一是强化政府部门多元联治。进一步健全校园安全风险防控机制,会同教育、政法等部门开展“护校安园”专项工作,有效保护全市校园安全;聚焦溺水事故预防、农村赌博治理等社会热点问题,进一步完善党政领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国家7部委在宁波召开农村赌博治理现场会,防溺水工作在世卫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举办的研讨会上作经验介绍。聚焦“无诈城市三年攻坚”总目标,纵深推进大案要案攻坚、“无诈村社”建设等重点工作,全市受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数、损失数同比分别下降8.2%、25.6%。

  二是强化公共安全多源联管。大力推进道路隐患治理“民生实事工程”,建好数字化道路安全综合治理中心,大力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今年以来全市道路亡人数同比下降超过14%。强化对网上直播、短视频、网络K歌等平台的监管服务,引导运营主体自觉清理管控各类违法违规信息,持续净化行业生态。规范线下网约房、电竞酒店、无人棋牌室等新业态和旅馆、民宿、网吧等行业经营秩序,累计整改各类安全隐患7000余处。

  三是强化治理力量协同联动。推进新时代枫桥式城乡现代社区警务改革,深化“警网融合”“一村(格)一警”建设,建强警务室(站)、警务联络站等警务支点,建全群众性最小应急单元,指导企事业单位落实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助力完善基层治理格局。深化“警调衔接”“拘调衔接”“律师驻所”等机制,最大限度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初期。加强群防群治力量建设,涌现出海曙“高桥邻里”、江北慈城古镇志愿者救援队等一大批品牌队伍,现有人数规模达14.6万。

  三、以生态警务建设为抓手,为高质量发展营造绿色优质的生态环境。

  生态警务是公安机关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探索实践。全市公安机关将警务工作与生态环境保护深度融合,积极构筑集宣传、打击、治理于一体的生态警务工作模式,以“警察蓝”守护“生态绿”,做绿水青山的坚定守护者。

  一是加强阵地建设。落实“生态警务+”要求,加快完善“1+X”联勤工作站运行模式,打造生态守护共同体。全市共建立生态义警队伍14支、设立生态警长127人。今年2月,在奉化建成全省首家海洋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站,并由点及面,在8个有海岸线的区(县、市)打造各具特色、主题鲜明的联勤工作站20个。依托无人机、热成像、物联网等技术,在重点区域布点生态要素感知设备,打造全域感知立体防控网。

  二是深化行刑衔接。推动成立市行刑衔接联席会议,与资源规划、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部门联合建立市级生态行刑共治中心。制定生态警务行刑衔接制度规范,完善生态执法领域线索移送、双向通报、联合执法等机制,提升跨部门联动水平。

  三是严打突出犯罪。建立健全预防打击、精准打击、高效打击新模式,针对盗采砂石和涉野生动植物、海洋、滩涂、岸线等突出违法犯罪,组织开展破坏生态资源、污染生态环境行为专项打击行动,确保打深打透、打出声势。全市侦破生态环境领域案件172起,同比上升160.6%。

  下一阶段,全市公安机关将接续奋进,砥砺前行,聚焦高水平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主线,全面深化公安各领域改革,持续推进“三大警务”建设,以“冬季行动”为重要抓手,坚决扛起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的使命担当,为宁波开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实干先行作出更大贡献。

深入实施“三大警务” 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稿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4-12-05 16:49:00

深入实施“三大警务” 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稿

项 敏

  11月19日,市委召开全市公安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公安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就进一步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推进宁波公安工作现代化先行,全力维护安全稳定、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工作作出全面部署。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彭佳学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汤飞帆等市四套班子相关领导参加,这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公安工作发展和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视和支持。

  全市公安工作会议五年一度。过去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公安机关忠诚履职、主动担当,全面推进政治建警、改革强警、科技兴警、从严治警,一体做好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强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五年来,全市政治社会大局保持持续安全稳定,圆满完成亚运会等各项重大活动安保任务;恶性暴力犯罪保持低位,命案实现全破;盗抢骗等传统侵财类案件逐年下降,电信网络诈骗高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地方道路交通事故亡人数下降51.3%、游泳嬉水溺亡人数下降84.8%;在全省首创“11087”安商护企新模式,宁波公安政务服务水平居全国前列;成功创建全国首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示范城市,群众安全感保持在97.5%以上。

  日日自新,笃行不怠。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的需求期盼,深入实施共富、共治、生态“三大警务”,全力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截至11月底,全市刑事警情数、刑事立案数同比分别下降9.7%、17.5%,未发生较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

  一、以共富警务建设为抓手,为高质量发展营造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

  今年5月,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化共富警务建设 促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全市公安机关精心谋划,实干先行,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一是服务产业发展。立足宁波城市产业结构特点,升级“11087”安商护企平台,全面推行项目警官制,全力服务保障重大产业、重大项目平稳落地。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大保护体系建设,深化侵犯商业秘密犯罪受立案等试点工作,以“全环节协同”推动“全链条保护”。实体运行新能源汽车产业知识产权刑事保护中心,健全涉新能源汽车企业刑事案件快速反应及服务延伸机制,实现跨部门职能的“一站式”服务。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做到演唱会、体育赛事等大型群众性活动“应批尽批”、容量“应放尽放”,支撑保障文体产业健康发展。

  二是服务市场主体。组织开展“护航2024”打击治理涉民企内部贪腐等专项行动,紧盯职务侵占、挪用资金、合同诈骗等突出涉企犯罪,严格依法查处,保障合法权益,全市立案侦办涉企经济犯罪案件302起,破案207起,分别同比上升41.1%、24.6%,挽损止损5.6亿元。坚持“有事必应、无事不扰”原则,推进公安“综合查一次”改革,建立检查事项“一本帐”,助推精准执法与优质服务有效融合,对企行政检查频次同比减少35%,检查效率同比提升40%。在市企业综合服务中心设立全省首家市级公安专区,构建智能化多维度的服务平台。

  三是服务民生保障。进一步优化落户政策和户籍准入年限累计认可、居住证转户籍制度,提升人口均等化服务水平。持续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进一步推进“15分钟办事圈”建设,全市建成“办不成事”反映窗口183个,“一窗通办”实现市、县、所三级办事窗口全覆盖。

  四是服务对外开放。用足用好过境免签政策,试行出入境证件换补发全程网办,上线外国人口岸签证应用平台,在镇海新增外国人签证点,配合中东欧国家航线等政策落地。打造一站式涉外事务综合体的“移民会客厅”,促进对外投资贸易便利化。完善港区物流运输、外国人服务管理等体系,服务港口经济、海洋经济发展。

  二、以共治警务建设为抓手,为高质量发展营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

  全市公安机关按照“多源共治、多元共治、多跨共治”总要求,不断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

  一是强化政府部门多元联治。进一步健全校园安全风险防控机制,会同教育、政法等部门开展“护校安园”专项工作,有效保护全市校园安全;聚焦溺水事故预防、农村赌博治理等社会热点问题,进一步完善党政领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国家7部委在宁波召开农村赌博治理现场会,防溺水工作在世卫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举办的研讨会上作经验介绍。聚焦“无诈城市三年攻坚”总目标,纵深推进大案要案攻坚、“无诈村社”建设等重点工作,全市受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数、损失数同比分别下降8.2%、25.6%。

  二是强化公共安全多源联管。大力推进道路隐患治理“民生实事工程”,建好数字化道路安全综合治理中心,大力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今年以来全市道路亡人数同比下降超过14%。强化对网上直播、短视频、网络K歌等平台的监管服务,引导运营主体自觉清理管控各类违法违规信息,持续净化行业生态。规范线下网约房、电竞酒店、无人棋牌室等新业态和旅馆、民宿、网吧等行业经营秩序,累计整改各类安全隐患7000余处。

  三是强化治理力量协同联动。推进新时代枫桥式城乡现代社区警务改革,深化“警网融合”“一村(格)一警”建设,建强警务室(站)、警务联络站等警务支点,建全群众性最小应急单元,指导企事业单位落实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助力完善基层治理格局。深化“警调衔接”“拘调衔接”“律师驻所”等机制,最大限度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初期。加强群防群治力量建设,涌现出海曙“高桥邻里”、江北慈城古镇志愿者救援队等一大批品牌队伍,现有人数规模达14.6万。

  三、以生态警务建设为抓手,为高质量发展营造绿色优质的生态环境。

  生态警务是公安机关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探索实践。全市公安机关将警务工作与生态环境保护深度融合,积极构筑集宣传、打击、治理于一体的生态警务工作模式,以“警察蓝”守护“生态绿”,做绿水青山的坚定守护者。

  一是加强阵地建设。落实“生态警务+”要求,加快完善“1+X”联勤工作站运行模式,打造生态守护共同体。全市共建立生态义警队伍14支、设立生态警长127人。今年2月,在奉化建成全省首家海洋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站,并由点及面,在8个有海岸线的区(县、市)打造各具特色、主题鲜明的联勤工作站20个。依托无人机、热成像、物联网等技术,在重点区域布点生态要素感知设备,打造全域感知立体防控网。

  二是深化行刑衔接。推动成立市行刑衔接联席会议,与资源规划、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部门联合建立市级生态行刑共治中心。制定生态警务行刑衔接制度规范,完善生态执法领域线索移送、双向通报、联合执法等机制,提升跨部门联动水平。

  三是严打突出犯罪。建立健全预防打击、精准打击、高效打击新模式,针对盗采砂石和涉野生动植物、海洋、滩涂、岸线等突出违法犯罪,组织开展破坏生态资源、污染生态环境行为专项打击行动,确保打深打透、打出声势。全市侦破生态环境领域案件172起,同比上升160.6%。

  下一阶段,全市公安机关将接续奋进,砥砺前行,聚焦高水平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主线,全面深化公安各领域改革,持续推进“三大警务”建设,以“冬季行动”为重要抓手,坚决扛起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的使命担当,为宁波开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实干先行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