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宁波建设20周年工作情况新闻发布稿
建设平安浙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浙江省委于2004年5月在全国率先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4月9日,市委、市政府隆重召开了平安宁波建设20周年大会,全面总结了20年来平安宁波建设工作,分析形势,表彰先进,并对今后一个时期深化平安宁波建设作了全面部署。下面,我就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一通报:
一、20年平安宁波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2004年5月,市委九届十二次全会贯彻落实平安浙江建设战略擘画,作出了《关于建设平安宁波的决定》。20年来,我们锚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相互促进、整体架构与基层基础一体完善、平安指数与群众感受同步提升的平安建设之路。总结起来有“三个明显”:
一是干部群众对抓平安的行动自觉明显。“抓平安就是抓发展、抓民生、抓和谐”已经成为全市上下的共同理念和自觉行动。各级党委都把平安建设作为民心工程,由“一把手”负总责,切实担负起稳定这个“第一责任”;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手中每月都有两张报表,一张是“经济报表”,一张是“平安报表”;广大人民群众对平安建设的关注度、参与度、满意度不断提高,共建共享平安和谐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建设平安宁波成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期盼和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二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各项指标提升明显。突出防治结合、标本兼治,健全落实风险闭环管控的“大平安”机制和问题及时主动发现、有效解决闭环机制,常态化排查整治各领域风险隐患,坚决守牢政治安全防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全市刑事发案总量,特别是命案、“两抢”案件、“五类”案件等恶性案件发案量从2005年开始连续下降,全市社会治安满意率从2003年的81.70%上升至2023年的98%,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成为对平安宁波的最高肯定。
三是老百姓生活水平、幸福指数稳步提升明显。社会平安和谐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宁波社会发展水平总指数位居全省前列,2023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超8万元、4.8万元,倍差降至1.67以内,连续20年呈缩小态势;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排名全国第二,14次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从2004年的85.88%上升至2023年的97.23%,并连续5年保持在97%以上。
二、20年来平安宁波建设的主要工作
20年来,宁波市坚持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了全市刑事发案、安全生产事故、火灾事故等的持续下降,连续18年获省“平安市”称号,在一类地区率先夺得二星平安金鼎,基本构建了全域全时全程全量的大平安工作格局。
一是强化大统筹,一张蓝图绘到底。20年来,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平安中国的重要指示,将平安作为推进“两个先行”、建设“六个之都”的重要内容,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构建具有宁波特色的平安建设统筹体系。市县两级成立平安建设领导小组,下设“一办九组”,覆盖70余家单位。坚持平安市、县创建与平安系列创建两手抓,做到空间无缝隙、条线无遗漏。
二是强化大除险,全域防控保安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全力防范风险、化解隐患,保障社会安宁、人民安全。宁波妥善化解金融风险和企业债务风险,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经验得到省委主要领导肯定;承接全国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法治化试点任务,构建市县镇村四级“一站式”解纷平台体系,经验在全省推广,13项做法入选全国、全省“枫桥式工作法”。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综合打击绩效连续4年居全省第1。
三是强化大创新,智慧善治亮品牌。坚持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新质战斗力,运用数字法治、基层智治,推动平安建设流程再造、模式重构,构建城市安全风险态势一屏总览、全时段监测值守、分类分级联动处置等工作体系,提升城市安全风险治理水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发“全量矛盾纠纷风险分析预警应用”,经验在全省推广。完善风险识别和闭环管控“大平安”机制,全面推广应用“平安一键督”,对易发多发问题实行标准化、即时化处置。依托“141”治理平台,完善“五级三端”架构,做优做强“掌上治理”应用,实现海量数据实时共享、群众诉求高效解决。
四是强化大共治,全民共建聚合力。宁波市在平安建设中坚持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充分发动各方力量,变“政府独唱”为“社会合唱”。坚持“大人才观”,打造平安战线队伍,全市共有网格力量30余万人、平安志愿者32万人,涌现出了平安中国建设先进个人潘明杰等先进典型。充分发挥群团和社会组织作用,社会组织数等居全省第一。推进群众自治,实现议事协商平台全覆盖,探索“村民说事”“小微权力清单”等品牌。鼓励群众参与,构建共治共享平安大格局。
三、今后一个时期深化平安宁波建设重点工作
平安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下一步,宁波市将贯彻落实省、市平安大会精神,锚定“打造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中国式现代化市域样板”这个总目标,全力打造7大标志性成果。
一是在完善“大平安”建设统筹协调体系上打造标志性成果。完善市、县、乡、村4级平安建设组织体系和“五联”工作机制,落实《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规定》等,压实主体责任,强化闭环管控。
二是在守牢政治安全底线上打造标志性成果。围绕打好维稳安保硬仗,固化提升“平战一体”6环节18项机制,深化反恐防暴、紧盯重点领域安全,确保我市大局安靖稳定。
三是在深化风险防控机制上打造标志性成果。围绕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生产安全等领域,完善预警预测、研判排查、处置化解等3大机制,深入推进“平安稳定领域多发易发问题十大整治专项行动”,确保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四是在护航经济稳进提质上打造标志性成果。优化“法治护航·赋能发展”体系,落实《宁波市加快推进涉外法治建设实施方案》等,打造一流的安商护企环境、法治保障环境、政务服务环境。
五是在夯实平安底座上打造标志性成果。深入推进基层系列平安创建27个项目和“大平安”底座12个基层基础标识性项目,全域推广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不断推动“小切口解决大难题”专项行动落地,全面打造一流智慧善治之都。
六是在推进整体智治上打造标志性成果。围绕提升平安建设新质战斗力,坚持系统思维和实用、需求导向,迭代升级“141”体系,完善“浙里甬平安”“平安一键督”““全量矛盾纠纷风险分析预警”等应用,全面深化数字赋能平安建设。
七是在锻造高素质平安战线队伍上打造标志性成果。围绕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完善政治引领、赋能提能、实战实训等机制,锻造高素质平安战线队伍。
平安宁波建设20周年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4-05-09 14:47:00
平安宁波建设20周年工作情况新闻发布稿
建设平安浙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浙江省委于2004年5月在全国率先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4月9日,市委、市政府隆重召开了平安宁波建设20周年大会,全面总结了20年来平安宁波建设工作,分析形势,表彰先进,并对今后一个时期深化平安宁波建设作了全面部署。下面,我就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一通报:
一、20年平安宁波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2004年5月,市委九届十二次全会贯彻落实平安浙江建设战略擘画,作出了《关于建设平安宁波的决定》。20年来,我们锚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相互促进、整体架构与基层基础一体完善、平安指数与群众感受同步提升的平安建设之路。总结起来有“三个明显”:
一是干部群众对抓平安的行动自觉明显。“抓平安就是抓发展、抓民生、抓和谐”已经成为全市上下的共同理念和自觉行动。各级党委都把平安建设作为民心工程,由“一把手”负总责,切实担负起稳定这个“第一责任”;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手中每月都有两张报表,一张是“经济报表”,一张是“平安报表”;广大人民群众对平安建设的关注度、参与度、满意度不断提高,共建共享平安和谐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建设平安宁波成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期盼和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二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各项指标提升明显。突出防治结合、标本兼治,健全落实风险闭环管控的“大平安”机制和问题及时主动发现、有效解决闭环机制,常态化排查整治各领域风险隐患,坚决守牢政治安全防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全市刑事发案总量,特别是命案、“两抢”案件、“五类”案件等恶性案件发案量从2005年开始连续下降,全市社会治安满意率从2003年的81.70%上升至2023年的98%,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成为对平安宁波的最高肯定。
三是老百姓生活水平、幸福指数稳步提升明显。社会平安和谐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宁波社会发展水平总指数位居全省前列,2023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超8万元、4.8万元,倍差降至1.67以内,连续20年呈缩小态势;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排名全国第二,14次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从2004年的85.88%上升至2023年的97.23%,并连续5年保持在97%以上。
二、20年来平安宁波建设的主要工作
20年来,宁波市坚持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了全市刑事发案、安全生产事故、火灾事故等的持续下降,连续18年获省“平安市”称号,在一类地区率先夺得二星平安金鼎,基本构建了全域全时全程全量的大平安工作格局。
一是强化大统筹,一张蓝图绘到底。20年来,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平安中国的重要指示,将平安作为推进“两个先行”、建设“六个之都”的重要内容,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构建具有宁波特色的平安建设统筹体系。市县两级成立平安建设领导小组,下设“一办九组”,覆盖70余家单位。坚持平安市、县创建与平安系列创建两手抓,做到空间无缝隙、条线无遗漏。
二是强化大除险,全域防控保安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全力防范风险、化解隐患,保障社会安宁、人民安全。宁波妥善化解金融风险和企业债务风险,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经验得到省委主要领导肯定;承接全国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法治化试点任务,构建市县镇村四级“一站式”解纷平台体系,经验在全省推广,13项做法入选全国、全省“枫桥式工作法”。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综合打击绩效连续4年居全省第1。
三是强化大创新,智慧善治亮品牌。坚持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新质战斗力,运用数字法治、基层智治,推动平安建设流程再造、模式重构,构建城市安全风险态势一屏总览、全时段监测值守、分类分级联动处置等工作体系,提升城市安全风险治理水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发“全量矛盾纠纷风险分析预警应用”,经验在全省推广。完善风险识别和闭环管控“大平安”机制,全面推广应用“平安一键督”,对易发多发问题实行标准化、即时化处置。依托“141”治理平台,完善“五级三端”架构,做优做强“掌上治理”应用,实现海量数据实时共享、群众诉求高效解决。
四是强化大共治,全民共建聚合力。宁波市在平安建设中坚持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充分发动各方力量,变“政府独唱”为“社会合唱”。坚持“大人才观”,打造平安战线队伍,全市共有网格力量30余万人、平安志愿者32万人,涌现出了平安中国建设先进个人潘明杰等先进典型。充分发挥群团和社会组织作用,社会组织数等居全省第一。推进群众自治,实现议事协商平台全覆盖,探索“村民说事”“小微权力清单”等品牌。鼓励群众参与,构建共治共享平安大格局。
三、今后一个时期深化平安宁波建设重点工作
平安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下一步,宁波市将贯彻落实省、市平安大会精神,锚定“打造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中国式现代化市域样板”这个总目标,全力打造7大标志性成果。
一是在完善“大平安”建设统筹协调体系上打造标志性成果。完善市、县、乡、村4级平安建设组织体系和“五联”工作机制,落实《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规定》等,压实主体责任,强化闭环管控。
二是在守牢政治安全底线上打造标志性成果。围绕打好维稳安保硬仗,固化提升“平战一体”6环节18项机制,深化反恐防暴、紧盯重点领域安全,确保我市大局安靖稳定。
三是在深化风险防控机制上打造标志性成果。围绕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生产安全等领域,完善预警预测、研判排查、处置化解等3大机制,深入推进“平安稳定领域多发易发问题十大整治专项行动”,确保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四是在护航经济稳进提质上打造标志性成果。优化“法治护航·赋能发展”体系,落实《宁波市加快推进涉外法治建设实施方案》等,打造一流的安商护企环境、法治保障环境、政务服务环境。
五是在夯实平安底座上打造标志性成果。深入推进基层系列平安创建27个项目和“大平安”底座12个基层基础标识性项目,全域推广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不断推动“小切口解决大难题”专项行动落地,全面打造一流智慧善治之都。
六是在推进整体智治上打造标志性成果。围绕提升平安建设新质战斗力,坚持系统思维和实用、需求导向,迭代升级“141”体系,完善“浙里甬平安”“平安一键督”““全量矛盾纠纷风险分析预警”等应用,全面深化数字赋能平安建设。
七是在锻造高素质平安战线队伍上打造标志性成果。围绕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完善政治引领、赋能提能、实战实训等机制,锻造高素质平安战线队伍。
编辑: 陈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