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新闻发布会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宁波新闻发布  >  记者提问
请问在座的代表,你们在疫情防控一线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或者挑战是什么?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2年06月29日

  记者提问:我想请问在座的代表,你们在疫情防控一线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或者挑战是什么?

  王婳答:对我来说最大的挑战,包括生理上和心理上两方面。医护人员进入隔离病房就不能吃喝,白班的同事还能坚持;但夜班的医生要从下午4点坚守到第二天早上8点,长达16个小时,忙完临床工作,夜班医生到值班房休息,也必须全程戴着N95口罩,大冬天即便没有开热空调也会被憋得浑身大汗,16个小时下来往往头晕脑胀、又饿又渴又累,大家一回到驻点宾馆能喝上满满一升水。除了生理上的重压之外,还需要承受心理上的压力。我在担任隔离病房医疗组长期间,除了临床诊疗,还要负责对内对外的各项协调,患者从隔离酒店、方舱医院转运到定点医院,要确保严丝合缝的闭环式管理。有一次原本计划上午8:00病房启用开始接收病人,结果当天凌晨3点钟收到转运信息,病人6点就要送达。当时,整个人就进入了高度紧张、全负荷运作状态,我们整个团队三天三夜不眠不休艰苦鏖战,对接转运、采集病史、协调检查,报卡、汇总信息,14个工作群里不断冒出未读的“红点”提醒,几乎到了应接不暇的地步。幸运的是尽管我是第一次担任医疗组长,但是组员们都是经历多次疫情的老队员,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很快熟悉了在外院作战的各项流程。

  陈迎宁答:我觉得最大的挑战是始终在高压下工作,心里的弦始终绷着,需要随时应对各种突发状况。隔离点的人员年龄不同、健康状况不同、各方面差异往往很大,像是个小社会。面对7天甚至14天的集中隔离,很多人会产生负面情绪,甚至出现身体突发状况和过激行为等。比如,我们遇到过有隔离人员服用了自己从国外带回来的保养品突然牙关紧闭,口吐白沫的;比如,我们也遇到过值班电话响了,来电的老人说了“我要晕倒了”之后就没有声响了;再比如,我们也遇到过有隔离人员隔离期间产生负面情绪,猛踹隔离点工作人员的等等,类似的突发情况,随时可能在集中隔离点出现,需要及时、安全、妥善处置,考验着团队应对突发状况的综合能力。我也很感谢所有在鄞州隔离点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员,正是有了大家的共同努力,从2020年以来,鄞州区已经隔离了10万多名人员,至今未发生一起隔离点感染,没有发生一起由于隔离点工作人员处置不及时而导致的意外事件。

  李松彪答:高速路口设卡执勤是户外作业,最让我们难受的就是天气变化。高温时,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憋闷得慌,衣服整天都是湿答答的,时间长了,还会喘不过气来。碰到大风和降温,冻得人瑟瑟发抖。尤其今年3、4月份的时候,后半夜是真的冷,再加上长时间的站立,腿会很难受。大家可能也在抖音上看到过,我们的执勤民警因为夜间寒冷不得不练拳热身,保持清醒的视频。因为一个疏忽,就有可能放过一辆涉疫车辆。特别是凌晨的高速路口,跑长途运输的外省车辆会特别多,所以我们必须随时保持警惕。

宁波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地址:宁波市江东区宁穿路2001号   邮编:315010         电话:0574-89183514
传真:0574-89183514        邮箱:nbxwfb@163.com

请问在座的代表,你们在疫情防控一线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或者挑战是什么?

稿源: 2022-06-29 15:03:37

  记者提问:我想请问在座的代表,你们在疫情防控一线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或者挑战是什么?

  王婳答:对我来说最大的挑战,包括生理上和心理上两方面。医护人员进入隔离病房就不能吃喝,白班的同事还能坚持;但夜班的医生要从下午4点坚守到第二天早上8点,长达16个小时,忙完临床工作,夜班医生到值班房休息,也必须全程戴着N95口罩,大冬天即便没有开热空调也会被憋得浑身大汗,16个小时下来往往头晕脑胀、又饿又渴又累,大家一回到驻点宾馆能喝上满满一升水。除了生理上的重压之外,还需要承受心理上的压力。我在担任隔离病房医疗组长期间,除了临床诊疗,还要负责对内对外的各项协调,患者从隔离酒店、方舱医院转运到定点医院,要确保严丝合缝的闭环式管理。有一次原本计划上午8:00病房启用开始接收病人,结果当天凌晨3点钟收到转运信息,病人6点就要送达。当时,整个人就进入了高度紧张、全负荷运作状态,我们整个团队三天三夜不眠不休艰苦鏖战,对接转运、采集病史、协调检查,报卡、汇总信息,14个工作群里不断冒出未读的“红点”提醒,几乎到了应接不暇的地步。幸运的是尽管我是第一次担任医疗组长,但是组员们都是经历多次疫情的老队员,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很快熟悉了在外院作战的各项流程。

  陈迎宁答:我觉得最大的挑战是始终在高压下工作,心里的弦始终绷着,需要随时应对各种突发状况。隔离点的人员年龄不同、健康状况不同、各方面差异往往很大,像是个小社会。面对7天甚至14天的集中隔离,很多人会产生负面情绪,甚至出现身体突发状况和过激行为等。比如,我们遇到过有隔离人员服用了自己从国外带回来的保养品突然牙关紧闭,口吐白沫的;比如,我们也遇到过值班电话响了,来电的老人说了“我要晕倒了”之后就没有声响了;再比如,我们也遇到过有隔离人员隔离期间产生负面情绪,猛踹隔离点工作人员的等等,类似的突发情况,随时可能在集中隔离点出现,需要及时、安全、妥善处置,考验着团队应对突发状况的综合能力。我也很感谢所有在鄞州隔离点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员,正是有了大家的共同努力,从2020年以来,鄞州区已经隔离了10万多名人员,至今未发生一起隔离点感染,没有发生一起由于隔离点工作人员处置不及时而导致的意外事件。

  李松彪答:高速路口设卡执勤是户外作业,最让我们难受的就是天气变化。高温时,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憋闷得慌,衣服整天都是湿答答的,时间长了,还会喘不过气来。碰到大风和降温,冻得人瑟瑟发抖。尤其今年3、4月份的时候,后半夜是真的冷,再加上长时间的站立,腿会很难受。大家可能也在抖音上看到过,我们的执勤民警因为夜间寒冷不得不练拳热身,保持清醒的视频。因为一个疏忽,就有可能放过一辆涉疫车辆。特别是凌晨的高速路口,跑长途运输的外省车辆会特别多,所以我们必须随时保持警惕。

编辑: 王静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