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作,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农业农村“引才、育才、用才”工作,加快人才培训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农村人才开发转型,为推进我市创建城乡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和建设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提供人才支撑。全市计划到2020年培训农村实用人才3万,新增农村实用人才1万人,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19万人以上。
一、精准发力,分类推进农村实用人才培育
坚持因材施教,分级分类推进“四大类”农村实用人才精准培训。一是加强现代农业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到2020年培育一支300人左右的有创业创新精神、有综合竞争力的领军人才,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现已举办培训班两期,完成培训173人。二是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培育。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要对象,根据主体产业类别和规模、等级层次,以及学历年龄结构等实际,分级分类开展培训,培育一支市场意识强、专业技术高、经营管理能力好的新型职业农民。全市已累计培训1.8万人。其中高级594人,中级4352人,初级13054人。三是加强创业创新人才培育。坚持农业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转型发展理念,大力开展农旅文融合发展、农村电商、青创农场等创业创新人才培训,培育一批“农创客”、“青创客”等“新农人”。全市已累计培训8500余人,其中农村电商人才6890人。四是加强农村管理人才培育。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人才需要,分类开展规划建设、污水治理、垃圾分类、文化礼堂等系列培训,培养一批与乡村振兴相适应的专业型管理人才队伍。全市已培训规划建设人才3400余人,实现“一村一名”全覆盖;培训污水治理维管员1300余人,完成计划的60%;垃圾分类、文化礼堂管理人才今年已全面启动培训。
二、综合施策,助力农村人才发展
通过人才引进、政策扶持、服务指导等多种措施,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创新,助推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一是实施现代农业人才引进“泛3315计划”。现代农业高层次人才引进列为市委、市政府“泛3315计划”的九大重点领域之一。今年现代农业领域共申报人才(团队)23个,经部门审核推荐、专家评审,确定推荐4个人才团队。二是加强政策支持。各级各部门认真土地流转、农业项目建设、大学生农业创业就业扶持等政策;积极研究制定扶持新政策,推进生产要素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化配置。先后出台政策性农业保险新险种开发、农业龙头企业认定管理、农旅文深度融合发展等扶持政策,实施绿色都市农业“152211”工程、林业“五百工程”、休闲渔业品牌培育等工程,支撑了经营主体的发展。全市已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51家(其中国家级9家、省级39家)、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130家、示范性家庭农场171家、农业综合体8个,农业专业服务组织400多家。三是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专项行动。结合市委、市政府“大脚板走一线、小分队破难题”抓落实专项行动和“六争攻坚、三年攀高”战略,组建小分队,深入一线积极破解发展制约因素,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2017年小分队开展调研和指导75次,协调帮助农业企业解决发展难题40余个。
三、平台建设,夯实农村人才培训基础
大力打造培训、服务、宣传平台,营造农村人才发展良好环境。一是加强培训平台建设。打造以农民学院(校)为主体,多种培训机构为辅助的农村人才培训平台,积极发挥农民学院(校)教育服务主导作用。2017年全市农村人才在农民学院(校)培训比例达63%。农民学院积极打造“一院一品”建设形成一院一个主打专业,几个辅助专业的培训格局。二是加强人才服务平台建设。农民学院为每个培训班建立QQ、微信等交流平台,开展在线教育培训、跟踪服务指导、农业政策咨询,新品种推广等,线上线下多方位为学员提供服务。宁波经理学院建立了一二三产企业家交流平台,政企业交流平台。三是加强典型宣传平台建设。市农办将培育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标兵列为“十二个一批”计划,树立一批典型,宣传一批典型。与宁波日报建立宣传合作;在宁波农经网设立了“乡村榜样”宣传栏目,开展专题宣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