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宁波   图片   对话   体育   时尚   女性   娱乐   汽车   股市   旅游   健康   教育   军事   论坛   宁波帮
  影院   广播   电视   亲子   时评   游戏   房产   人才   民营   美食   理财   科技   生活   党教   社区   博客   手机报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宁波市政府新闻发布会 > 背景资料 正文
宁波市人民调解工作概况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15年04月14日

  宁波市司法局

  近年来,宁波市人民调解工作发展迅速,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全市共有各类人民调解组织4540个,专职和兼职人民调解员18243名。年平均化解纠纷12余万件,调解成功率在95%以上。

  基层调解组织网络健全。全市3149个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和152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根据矛盾纠纷化解需要,建立企业事业单位人民调解委员会1056个,在大型集贸市场、毗邻接边地区、外来人口聚居区、中央商贸区、城市综合体等建立了区域性人民调解组织76个。全市已基本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多层次、立体型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真正做到“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人民调解组织。”

  人民调解工作领域拓展。宁波市适应社会矛盾纠纷发展变化的新特点,积极发展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在行业协会、专业领域化解专业矛盾纠纷。目前全市有各类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82个,人民调解员750名,年化解纠纷约7万件,调解成功率为97.5%。其中交通事故纠纷、医疗纠纷和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工作模式被赞誉为“宁波解法”,获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全市在保险、知识产权等行业建立了人民调解组织,并在电子行业协会等16个行业协会(商会)开展了人民调解工作,列入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

  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顺畅。2008年来开展了在公安派出所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试点工作,调解涉及治安案件中的民事责任纠纷,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2013年我局与市公安局联合下发《关于在全市全面推行“警调衔接”机制建设的工作意见》。全市共有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驻公安派出所人民调解工作室143个,专职调解员408名。2009年,全市建立了民事诉讼案件的诉讼前、诉讼中委托人民调解组织调解和对人民调解协议书的司法确认的机制。在法院和法庭设立人民调解窗口29个,有调解员41名。此外,我市自2006年来运用人民调解机制调解轻微刑事案件中涉及民事责任的纠纷,促进了刑事和解。

  人民调解法治化程度高。宁波市人民调解工作贯彻依法调解原则,严格依照《调解法》和相关法律规范推进人民调解工作,通过地方立法,不断提高法治化水平。2008年,宁波市政府颁布《宁波市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暂行办法》,以规章形式对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作出规定,成为浙江省第一部医疗纠纷化解领域的政府规章。后经人大立法升级为地方性法规。为解决《人民调解法》过于原则的问题,我们积极推进地方立法工作,寻求通过立法予以补充和细化,增强操作性,同时将成熟工作经验予以固定。2014年,《宁波市人民调解条例》成为市人大常委会地方性法规制定项目。目前,《条例》已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即将于今年6月1日起实施。

  人民调解公信力提高。全市每年分层级对调解员进行统一的培训。开展“规范化人民调解委员会”创建活动,做到人民调解委员会标识、卷宗统一。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调解,聘请志愿者加入人民调解工作。评选金牌调解员队伍,建立人民调解专家库,提高化解重大疑难纠纷的能力。

  人民调解保障加强。宁波市加大对人民调解经费的保障力度,逐步推进建立素质高、专业性强、人员相对稳定的人民调解队伍。2008年来全市又建立了按照调解案件的性质、数量和质量进行奖励的“以奖代补”激励保障模式。

  全市人民调解工作处于浙江省前列。目前有5个人民调解委员会和18名人民调解员获国家级荣誉称号。司法部、总工会、卫计委等领导多次莅临考察宁波市人民调解工作,全国主流媒体也多次予以报道关注。

稿源:   编辑: 李霞君
发给好友 | 打印该页 | 后退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