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网络发展之迅速,令人目不暇接,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诸多的便利,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但另一面,网络谣言大行其道,网络侵权屡见不鲜。如何让网络空间清朗起来?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记者分享了这个话题。
再开放的空间也有自身边界
说到网络空间,市政协委员、华茂集团总裁徐立勋觉得,互联网让人与人之间的意见交流和沟通变得更加方便,网络空间的相对自由和轻松氛围也比较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但网络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受众获取的信息可能会被控制,比如大量出现的网络“水军”充斥屏幕,一些“网络大V”通过其自身影响力误导和蒙蔽公众,这些都对网络空间健康发展构成威胁。
“再开放的空间也有其自身边界。”徐立勋说,如果无限放大了这种自由,不加节制,甚至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利用,那就变成了一种暴力,最终伤害的还是大多数民众的利益。对此,还是要通过立法等手段加以管理,并给予必要的引导。
加强对网络虚假信息的过滤
省政协委员、荣安集团董事长王久方表示,让网络环境更清朗,还要从两方面入手:首先是网络媒体要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对网络信息的过滤,不能一味只图“眼球效应”,应该主动过滤掉那些捕风捉影、哗众取宠的信息。比如现在一些主流的新闻网站,还是存在着“标题党”的情况,通过耸人听闻的标题,把网民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但真正点开后,发现这充其量只是一则无从证实的网帖包装而成的所谓“新闻”,或者只是一个文字游戏,无任何事实依据,丝毫经不起推敲。
再者就是监管和问责的问题。网络流传的虚假信息,对个人、对企业、甚至对国家都可能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监管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大打击和惩处力度,尤其是对那些主流的,具有一定公信力的网站,从而有效去除那些虚假信息,让网络环境更清朗。
以信息公开驱散“网络雾霾”
网络上的“负能量”就好比是“雾霾”。市政协委员、宁波工程学院电信学院院长张永平谈到,首先要从网络“负能量”产生的根源探究,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政府与民众间掌握信息不对称,滋生了谣言存在的空间。这其中政府应该主动加强信息公开力度,保持与民众沟通渠道的畅通,这样许多谣言就不攻自破了。
编辑: 李霞君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