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网 |
点击播放按钮观看视频 |
市住建委
党的十六大以来,宁波城市建设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中提升”和“加快构筑现代都市”战略,按照“扩大规模、完善功能、优化环境、提高品位”的总体思路,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加强投入,城市建设总体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城市框架逐步拉开、城区路网不断完善、城区环境不断优化、城市面貌显著提升。十年来,我市共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约880亿元,其中中心城区完成投资近600亿元,我市城市化率从47%提高到68.8%,全市建成区面积从152平方公里扩大到450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从73.5平方公里扩大到285平方公里。我市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一、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过去十年是我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最大,成效最为显著的时期。十年间,我市全市城市道路总里程从1543公里提高到3822公里,全市城市道路总面积从2136万平方米提高到6930万平方米,全市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从12.7提高到20.4平方米。一大批事关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便捷出行的路桥项目建成投用,城区路网框架逐步完善。
一是城市路网框架基本形成。相继建成了南外环路、北外环路、江南路三期、通途路、丽园路、“五路一卡口”、“五路四桥”、机场快速干道、绕城高速连接线等100多条骨干道路,中心城区基本形成“二环二轴多反射线”的路网骨架,为城市框架拉开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心城区启动了快速路建设,建成了我市首条高架快速路——机场快速干道,开工建设南北环快速路,启动了机场快速干道杭甬高速立交和永达路连接线等项目,我市城市交通迈入立体化时代。
二是跨江交通瓶颈明显缓解。过去十年是我市跨江桥梁建设的高峰期,中心城区先后建成琴桥、芝兰桥、永丰桥、庆丰桥、长丰桥、新江桥便桥、湾头大桥、青林湾大桥、外滩大桥、明州大桥、解放桥拓宽等11座跨江大桥,三江片跨江通道达到20多座,长期困扰我市的跨江交通瓶颈问题明显缓解。
三是交通微循环更加顺畅。支路建设、卡口改造有序推进,建成天一片区、洪塘片区等重点区域和徐家漕、谢家、北岸琴森等住宅小区的支路及配套道路100多条,改造完成三江片区、镇安片区等50多个交通卡口,结合“三思三创”活动,加快推进打通“断头路”专项行动,城区交通微循环逐步顺畅。同时,还建成了药行街-开明街、中山路-日新街、中山路-开明街及中山路-法院巷交叉口等四个地下通道,方便行人过街。
四是停车场建设有序推进。通过闲置土地开发、地面停车场挖潜、社会融资建设、公共建筑配建等方式,充分挖掘土地利用空间,建设多层、立体、地下和临时停车场来增加停车泊位,相继建成了中兴公园地下停车场、百丈公园地下停车场、宇达停车场、镇明路停车场、宁波书城南侧地下停车场、青林湾公园地下停车场等近30个社会公共停车场,新增停车泊位近8000个。目前,白沙公园地下停车场、滨江大道景观工程地下停车场等一批公共停车场项目也正在有序推进。
二、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不断优化
过去十年是我市生态基础设施快速建设、基本完善的关键时期。十年间,全市污水处理能力从55万吨/日提高到180.5万吨/日,全市污水处理率从36.4%提高到84.1%;全市污水集中处理能力从22.5万吨/日提高到130.5万吨/日,全市污水集中率从9%提高到72.8%;全市垃圾处理能力从4040吨/日提高到8068吨/日,全市垃圾处理率从85%提高到100%;全市绿化覆盖面积从4949公顷提高到18545公顷,全市绿化覆盖率从31%提高到37.8%;全市公共绿地面积从1052公顷提高到3662公顷,全市建成区绿化率从25.4%提高到34.3%;全市人均公绿面积从6.26平方米提高到10.8平方米,其中中心城区人均公绿面积从6.67平方米提高到10.55平方米。
一是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基本完善。中心城区新建了南区污水处理厂、北区污水处理厂、镇海污水处理厂、春晓污水处理厂、新周污水处理厂、岩东污水处理厂等9座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改扩建岩东污水处理厂、南区污水处理厂、小港污水处理厂等,各县(市)区全部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镇级污水处理设施正在加快建设。完成了奉化江、姚江过江排污管道,实施三江及内河截污工程。中心城区三江片、北仑片和镇海新城区域都建立了以雨污分流制为主的排水体系。
二是垃圾处理设施基本完备。建成枫林垃圾焚烧发电厂、大岙垃圾填埋场、医疗垃圾焚烧厂、餐厨垃圾处理厂、鄞州区垃圾填埋场、镇海区垃圾焚烧发电厂等,新建双杨等一批垃圾中转站,中心城区垃圾处理设施基本完备,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
三是公园绿地建设成效显著。中心城区建成日湖公园、福民公园、段塘绿地、百丈公园、宁波商帮文化公园、鄞州公园、南宋石刻公园、北仑中心公园、凤凰山主题公园、新三江口公园、青林湾公园等大型公园绿地;先后建成江东南路、灵桥路、滨江大道、槐树路等沿江各具特色的文化绿带长廊,同时对江北公园、海曙公园、白鹤公园等10多个城市公园实施全面升级改造,启动实施“三江六岸”滨江休闲带建设,打造了一大批城市绿地精品。
四是城市有机更新有序推进。结合旧城改造和区块开发,对人民路—灵桥路、通途路、环城西路、联丰路—百丈路等“两横两纵”道路进行街景整治,启动实施中心城区主要干道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对永丰路、望京路、江东南北路等市区多条主要干道和高速公路主要主入口等重点区域进行整治提升,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
三、城市功能区块开发不断加快
过去十年是我市城市功能区块开发加快推进、城市框架逐步拉开的关键阶段,中心城区空间形态实现从“单核”向“一心多核”转变。十年间,全市城市面积从152平方公里提高到450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从73.5平方公里提高到285平方公里;城市化率从47%提高到68.8%,处于全省前列,城乡统筹水平连续5年居全省第一,城市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性作用进一步增强。
一是区块投资拉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东部新城国际进出口交易中心和国际航运服务中心一期、万达商业广场、和义大道滨江休闲区、和丰创意广场等70多个重大项目先后建成投用;东部新城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国际航运中心二期、南部商务区等100多个重大项目陆续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000多亿元,在推动保增促调、稳增长,以及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是区块开发带动现代服务业转型提升。东部新城三大中心、研发园区启动区块、和义大道滨江休闲区、世纪东方商业广场、万达广场和空港物流中心、北仑国际集装箱码头四期、和丰创意广场、宁波书城、南部商务区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建成投用,引进了一批高端服务业落户发展,有力地促进我市传统商务贸易、运输物流等商贸服务业的转型升级,有效带动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的现代高端服务业的加速发展。
三是区块改造促进城市形象日新月异。经过区块改造开发,彻底改变城中村、非成套房或低洼积水地段的破旧形象,迅速转变为金融、商务、休闲、娱乐等高端服务业集聚的现代城市综合体,全面提升了我市现代化港口城市形象。老外滩、慈城古县城、郁家巷历史街区等历史街区的开发,丰富了宁波文化的层次和内涵。城区绿化升级、三江六岸灯光升级工程、内河整治工程的实施,进一步靓化了城市景色。
四是区块建设推动居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十年间,随着“中提升”和“加快构筑现代都市”战略的深入实施,更多民生项目陆续建成投用,居民生活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幸福感日益增强。天然气转换工程,让居民用上了安全清洁的燃气;白溪水库引水、自来水厂和供水环网工程,让宁波人喝上了优质水库水;内河整治、老小区整治、市容环境整治,让市民人居品质得到提升;住房保障工程的实施,正逐步解决着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鄞州万达广场、世纪东方商业广场、江北万达广场等让市民购物休闲有了更多选择,宁波书城、和丰创意广场等项目的建成开放,给宁波人的文化休闲增添了新的去处。
编辑: 赖小惠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