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问:在生态市创建工作中,为了保护好饮用水源,让老百性喝上放心水,请问我市采取了哪些新的举措?
徐畅成:饮用水源保护历来是全市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多年来,我市历届党委、政府领导十分关心人民群众饮水问题,高度重视水源环境保护工作。近五年来,已投入24多亿元,建成了5大水库引水工程。引水工程的建成,使我市中心城区及周边乡镇居民都喝上了优质的水库水,据统计,我市约有90%的居民已喝上35个大中型水库的优质水,这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尚无先例的。在饮用水源保护方面,我市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坚持规划引导,推进饮用水源环境治理。我市编制完成了《饮用水源环境保护规划》,并对全市35座大中型水库单独编制水资源保护项目规划,治理项目规划“一库一策”。在规划引导下,我市开展了水源地涵养林保护,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污染企业搬迁、农家乐治理等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二是坚持科学治理,提高管理效果。科学划定饮用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保护范围,通过法律规定程序加以公布实施。同时,通过地理信息技术,将保护范围落实到具体地理位置。建立健全饮用水源环境监测体系,按规范对全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进行水质环境监测和藻类应急跟踪监测。三是加强执法和水源安全预警应急体系建设。加强环境执法,严肃查处水源地环境违法行为。对检查发现的环境隐患和违法排污行为,做到“发现一家,严肃查处一家”。制定了市、县两级联动,部门共同参与、各负其责的饮用水源污染应急预案,并加强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四是巩固提高合格、规范饮用水源保护区建设。目前,全市102个水源地全部创建成为合格、规范饮用水源保护区。今年,全市各地对水源地的上游公路沿线和重点村镇,重新设置标志标识牌。
五是加大与水源保护相关的生态补偿力度。去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用水区域与供水乡镇结对挂钩补助的意见,由每个用水区域每年提供一定资金补助给一个水源地乡镇开展开展整治。从原供水水价中每吨收取5分资源保护费提高到每吨1角,这些资金都专项用于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明年,市财政局已计划再新增1500万元饮用水源保护资金。
下一步,我市将采取以下措施:
在坚持原有工作措施的基础上,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饮用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近期要建成4个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点,今后逐年逐步增加站点。
二是根据“取缔一批、整治一批、规范一批”的原则,全面完成水源地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环境整治;
三是整合和提高水源保护补助资金总量,落实实施水源保护规划项目。
记者问:现在有些企业仍存在违法排污现象,请问我市如何通过加大执法力度,来扭转这种现象?
徐局答:多年来,全市两级环保部门一直保持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仅今年前11个月,已出动执法人员26000人次,检查企业近15000家次,立案查处各类环境违法案件1221件,罚款突破5000万元,另外全市还停产整治企业20多家,限期治理或整改企业100余家,媒体曝光企业50家,有效遏制了环境污染反弹。尽管如此,但仍有一些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而进行违法排污,针对这一门题,我市环保部门从七方面着手不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
一是开展“绿剑”系列环保专项行动,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监管力度。
二是不断加大检查频次,并通过局领导分组带队检查,以及“五加二”、“白加黑”等错时执法方式,打击违法排污企业的侥幸心理。
三是全面开展“飞行监测”行动,加大对超标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促进企业稳定达标排放。
四是对已查处的违法企业进行整改的后督查,达到以监管促整治,以整治促淘汰落后产业的目的。
五是对违法排污企业进行媒体曝光,加强社会舆论监督。
六是积极发挥国家九部委“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联席会议职能,对恶意环境违法企业实施停水、停电、停贷、停运等措施,并利用司法、公安的强制手段,强化申请强制执行力度,并对触犯刑律的环境违法责任人绳之以法,毫不留情地打击违法排污企业。七是应用科技手段建设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通过在线监测、移动执法等手段强化监管,弥补日常监管力量不足,实现日常检查向全天候执法监控的转变,使违法排污企业无所遁形。
记者问:目前我市已基本完成“十一五”污染减排任务,那么“十一五”的节能减排目标是否能够实现?
胡局答: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污染减排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到去年年底,我市已基本完成化学需氧量减排任务(离目标只有55吨差距),2010年上半年,经省减排办核定,我市COD同比削减4.81%,预计到今年年底,化学需氧量能全面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由于新建电厂等五大大项目在“十一五”期间投运,全市用煤总量增幅巨大,以及今年镇海炼化乙烯电站发电量不能并网引起二氧化硫排放虚高增长等原因,对我市的二氧化硫减排带来极大困难,在省里的支持帮助下,在市委市政府坚强有力的领导下,我市采取了煤炭总量控制、提高燃煤质量、加快清洁能源替代等多种措施(十一条),控制增量,扩大减量,预计可以基本完成“十一五”二氧化硫减排任务。关于“十一五”的节能减排目标请市经委副主任叶春华回答。
叶春华答:今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我们年度的GDP的能耗目标是下降4.6%,截止到三季度,下降3.6%,离目标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我们从8月份以后,联合采取了一系列的节能专项行动,市领导带队的各县市区的各项督查、加大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加强有序用电和高耗能产业限电等各项措施,现在正朝着年度目标和“十一五”全市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迈进。现在离2011年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们想通过合力的攻坚,希望能够完成。
记者问:目前,我市大气污染问题日趋突出,请问我市如何应对这一突出问题?
胡局答:“十一五”以来我市大气环境质量总体稳定,优良率保持在90%左右。但是长三角区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这个区域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也很大,所以“十一五”以来长三角区域普遍出现了空气质量下降的现象,灰霾污染日益突出。针对这一问题,市委市府高度重视,多次听取工作汇报,9月份又印发了《关于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去年6月已印发《关于推进机动车排气污染的工作方案》,这两个文件已成为我市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的纲领性文件。目前,我市正集全市之力推进这一工作。一、实施大气污染源头控制。严格控制临港化工、石化和钢铁等重污染项目建设,优化规划选址,合理确定生产规模,实行行业国际对标和特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优化能源结构,加快集中供热设施和天然气管道建设;实施“无燃煤区”建设,2013年前中心城区和各县(市)城关淘汰除集中供热外的所有燃煤锅炉。二、加快推进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抓紧建成全市机动车排气检测站和排气监控中心,组织实施环保合格标志和区域限行制度,推动公交车、出租车和港区集卡车等高频使用车辆的天然气替代,开展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工作,继续机动车以旧换新政策,加快淘汰老旧汽车。三、开展大气污染末端治理工作。完成燃煤锅炉提标、金属熔炼行业整治、有机废气治理和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探索开展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总量控制工作,建设覆盖全市的大气复合污染立体监测网络。
编辑: 赖小惠纠错:171964650@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