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教育、住房、劳动和社会保障,多年来是民生最热话题。昨日,市委外宣办和市政府新闻办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四个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了“十一五”发展成就、“十二五”前景展望,并就当前有关焦点问题进行了权威解读。
【医疗】明年农民住院报销比例再提高10%以上
“在‘新农合’制度方面,明年我们将主要进行两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扩大参保面,二是再次提高保障水平。”市卫生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仁元在会上发布了这一消息。
具体来说,明年我市“新农合”主要工作指标有:一是人均筹资达到300元以上,经初步估算,全市平均将达到380—400元左右;二是统筹区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60%以上,这一比例将比现在提高十几个百分点;三是开展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新农合”对上述病种的补偿比例达到限定费用的70%;四是基本药物全部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报销比例高于非基本药物5个百分点以上;五是第三轮参合农民健康体检率达到60%以上。
数字“十一五”:
除第一医院扩建暨国际医疗保健中心新建工程明年上半年建成投用之外,其他九大工程都在“十一五”期间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十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37.4亿元,建成后新增床位4720张,大大缓解了群众看病难问题。“十一五”期间,全市参合率连续多年稳定在95%以上。住院有效费用补偿比例为46.94%,补偿封顶线提高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自2008年3月实施以来,市财政共补助廉价药物9300万元,群众看病因此少掏3.65亿元。
【社保】“十二五”实质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
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晓光在展望“十二五”时说,“收入分配差距,这是老百姓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在‘十二五’期间,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现象,将有望得到实质解决!”
王晓光透露,目前宁波的城乡居民间收入分配比例约为2.6:1,“和全国比起来,这个数字并不算严重。”在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上,市劳动保障部门将主要采取四项措施:
一是继续推动各类企业建立平等协商机制,积极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集体协商,在小企业集中的地区、农民工集中的行业大力推进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目前宁波已有21000多家企业签订了工资集体协商协议,130多万名职工可以通过工资集体“谈判”等方式,获得加薪。今后将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在我市已建工会的企业普遍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二是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企业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和企业工资指导线宏观调控三项制度建设,为企业合理控制成本、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供信息和政策指导。
三是及时调整我市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今年4月1日,我市职工最低月工资标准从960元、850元调整为1100元、980元;非全日制工作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从8元、7.1元调整为9元、8元。
四是依法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我市目前每年拖欠职工工资的金额大约在5000万元-7000万元间。”王晓光称,将继续加大监察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数字“十一五”:
“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新增就业人员超过60万人,政府出资年均开发(保持)公益性岗位6000个,“十一五”末达到7957个。政府投入再就业资金超过30亿元,用于发放社保补贴及用工补助超过8亿元。全市城乡就业率平均达到96%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保持在3.5%以下的较低水平。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职工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的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86万人、277万人、232万人、198万人、184万人,其中企业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比“十五”末增加了一倍以上。
【房产】当前宁波楼市“量缩价稳”
“今年宁波的房地产开发投资仍保持较快增长。据统计部门数据,1~10月份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460亿元,同比增长44.9%,增幅比去年同期高15.9个百分点”,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市建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方锡彪介绍说,今年住宅完成投资270亿元,同比增长33.1%。全市商品房新开工面积117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667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80.3%和67.8%。截至10月底,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358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2124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21.3%和16.7%。
据悉,今年1~10月份宁波市区商品住房成交12221套、159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59.2%和54%;二手住房成交18235套、151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39.6%和42.7%。
住房成交量大幅下降了,但宁波目前的房价仍呈平稳态势。方锡彪介绍说,随着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落实,我市房价上涨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5、6月份我市房价出现回落,7、8、9月份房价略有回升,9月下旬新一轮调控政策出台后,房价再次回落。据统计部门数据,宁波市综合房价同比涨幅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中排名由9月份的22位下降到了10月份的26位。
数字“十一五”:
目前,我市已构建起了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房、公共租赁住房为主要内容,非成套房改造和老小区整治同步推进,集“租、售、改”三位一体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廉租住房累计保障户数为15314户,在保户数9926户,本年新增户数2213户。2006年至今年10月底,全市共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788亿元,其中住宅完成投资1128亿元,商品房新开工面积4575万平方米。
【教育】服务型教育体系助力地方经济
麦可思(MyCOS)公司在今年七八月对毕业一年后的2009届宁波市高校毕业生进行了一份调查,其报告认为宁波高校毕业生的竞争力属全国前列。
该报告显示,2009届宁波市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竞争力指数为90.8%,略高于浙江省总体就业竞争力指数89.4%,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本科就业竞争力位居第二,高职位居第三。2009年在甬高校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2.6%,高于全国6个百分点;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4%,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毕业生半年后月薪相当于2321元,高于2009届浙江省高校生毕业半年后月薪74元,高于2009届全国高校生毕业半年后月薪191元。
这得益于宁波所搭建的服务型教育体系。“‘十一五’期间宁波所构建的服务型教育体系,根据社会、市场、经济发展、企业的需求,甚至是学生自己的需求,由学校创造条件去搭建平台,开展相关教育。”市教育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陈文辉说,这一体系使得教育对经济社会的人才支撑、知识贡献、学习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数字“十一五”:
2010年,全市共有在校学生(幼儿)141.9万人,比2005年增加20万人;学前教育纯入园率和“初升高”比例分别达到99.2%和98.97%,从学前三年到高中段的15年教育普及度更为巩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比2005年提升8个百分点,进入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年培训量达到280万人次,比2005年翻了一番多。
宁波晚报记者 滕华
编辑: 赖小惠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