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接轨大上海的“桥头堡”
稿源:   2010-07-30 18:04:00报料热线:81850000

  宁波杭州湾新区管委会主任周江勇

  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我们很高兴有机会在此举行新闻发布会,这是宁波杭州湾新区管委会成立以来的首场新闻发布会。首先要感谢上海市委外宣办的大力支持,感谢“上海世博神州风采”组办方给我们提供的平台,更要感谢各家新闻机构对宁波杭州湾新区的关注和支持。

  宁波杭州湾新区位于宁波市域北部,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因大桥而建,因大桥而兴,从2001年开始启动开发建设。去年下半年以来,为了深入贯彻国家新一轮沿海开发开放战略,更好更快地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为了加快推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上浙江”的发展部署,加快实施“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战略;为了更好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促进区域经济转型提升,培育经济新的增长极,浙江省委省政府、宁波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加快开发建设宁波杭州湾新区的重大决策,对宁波杭州湾新区的定位、规划和开发建设体制进行了重大调整。今年2月23日,宁波杭州湾新区管委会正式挂牌成立。

  宁波杭州湾新区区域规划陆域面积23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50平方公里,是浙江省首个海洋经济发展大平台,承担着引领浙江科学发展、加快转型升级的重大使命。其发展定位是:国家统筹协调发展的先行区、长三角亚太国际门户的重要节点区、浙江省现代产业基地、宁波大都市北部综合性新城区。目标是通过10到20年的努力,把杭州湾新区建设成为宁波和浙江省发展起点最高、速度最快、协调性最好的区域。

  宁波杭州湾新区作为浙江省及宁波市接轨大上海的前沿,直接受惠于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和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崛起。在这次世博会上,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的深刻内涵,当今世界所展示的城市发展先进理念和最新成果,为宁波杭州湾新区未来新城的开发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启迪和借鉴;我们也更加深刻感受到了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引领长三角、服务全中国、面向全世界,更加坚定了我们加快接轨大上海、融入全球化的信心和决心。

  下面,我就宁波杭州湾新区乘世博东风,加快建设接轨大上海的“桥头堡”这一主题,介绍三方面内容:

  一、发挥综合优势,加快建设最具特色的智慧新城、生态新城

  宁波杭州湾新区有哪些综合优势?放眼整个长三角地区,宁波杭州湾新区是十分难得的“风水宝地”。一是区位优势突出,新区居于上海、宁波、杭州、苏州等城市的几何中心,贯通东西南北,交通十分便捷,处于上海1个半小时交通圈内;二是产业基础发达,背靠浙江省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产业链配套齐全,周边人均GDP达1万美元,是国内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消费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三是生态资源和环境优越,区域内拥有43.5平方公里的珍稀自然生态湿地,是“鸟类的天堂”,得到了世界银行全球保护基金的专项资助。四是土地资源丰富,拥有广阔的可围垦海涂资源,近期可利用土地达10万多亩,拥有发展新兴产业和新型城市的广阔空间;五是体制高效灵活,新区管委会高规格配备,独立行使宁波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宁波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汇全市之智、聚全市之才”支持新区的开发建设。

  宁波杭州湾新区将建设一个怎么样的新城?按照世界眼光和国际化标准,我们大胆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理念,进行高起点规划和设计。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长三角地区最具特色的智慧和生态新城。

  建设“智慧新城”,通俗理解,就是广泛、高水平应用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城市,是信息化应用的示范城市和标杆城市。建设“智慧城市”,是宁波在举办了上海世博会“信息化与城市发展”主题论坛后的一个重大成果,反映了未来城市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趋势和经济社会全面变革的要求。宁波杭州湾新区作为宁波智慧城市的示范基地,将率先确立起智慧发展理念,以信息化带动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将率先推进新兴信息化产业和核心技术的发展,建设智慧产业高地;将率先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在政务、企业、物流、金融、交通、公共服务、社区和文化娱乐、医疗、安保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建设网络基础设施高度发达、信息应用“无所不在”、生产生活高效便捷的示范城市。

  建设“生态新城”,就是要突出生态第一的理念,将生态环保贯穿到每个城市规划建设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实现城市从注重生产向注重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的转变。在具体开发实践中,全面加强原自然生态的保护和城市环境景观的塑造,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低碳型工业、低消耗型的现代服务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把宁波杭州湾新区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层次高端、具有现代都市气息与浓郁田园风光交相辉映、宜居宜商宜业的现代化生态新城区。

  二、融入上海“两中心”,加快建设长三角分工协作重要基地

  去年4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进一步确立了上海作为长三角和全国的经济龙头地位;今年5月,国务院又正式公布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提出了建设“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三大战略定位,明确了“一核九带”发展布局和包括宁波在内的16个周边城市的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定位,为我们参与长三角区域分工协作、融入上海“两个中心”,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路径。

  宁波杭州湾新区处于长三角南翼沿杭州湾产业带的核心区,也是融入上海“两中心”、建设亚太国际门户的重要节点区。着眼于长三角一体化的大格局大趋势,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区域分工协作,着重推进“六大”基地建设。

  一是加快建设以重大装备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依托新区丰富的空间资源、便捷交通和周边城市发达的产业配套基础,加快发展具有较高土地容量和先进技术集成的汽车整车、海洋设备、交通装备、节能环保设备等装备制造业,积极培育智能家电和IT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新兴战略性产业,带动区域民营经济的转型提升。目前,新区依托浙江汽配产业发达、港口物流便捷的优势,正在规划建设10平方公里的国际汽车产业城,努力引进一批汽车整车制造企业,目标是将其建设成为国内最具发展潜力、全球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汽车制造基地。

  二是加快建设物联网研发制造和应用示范基地。根据宁波建设“智慧城市”发展部署,重点推进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大力引进和发展先进传感器、控制芯片、无线通信、网络数据管理等核心技术研发和生产企业,发展智慧产业;加快物联网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推广应用,推进智慧社区、智慧金融、智慧政务,加快抢占物联网产业的制高点。

  三是加快建设金融后台服务业基地。抓住国际国内金融机构新一轮后台建设布局和后台服务外包的机遇,充分利用新区生态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商务成本较低的优势,在新区城市功能板块中心景观湖区规划建设总占地1500亩的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吸引一批从事金融服务外包的企业和机构落户,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后台服务业的首选区。

  四是加快建设休闲旅游和运动基地。发挥世界第一跨海大桥、海涂湿地等独特资源优势,顺应长三角城市群追求健康时尚的消费升级需求,大力发展旅游休闲和体育健身产业,加快商务、会展、文化、教育、医疗、体育赛事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建设浙东地区旅游集散枢纽,打造国际高端生态休闲旅游城市,成为长三角南翼重要的旅游休闲目的地和杭州湾历史文化旅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是加快建设国际物流体系中转基地。依托上海港和舟山-宁波港两大世界大港和广阔的市场腹地,发挥宁波杭州湾新区港、海、桥联动的交通优势,完善物流通道,加快区域“大通关”建设,发展无水港物流,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拓展区和亚太门户的重要节点区。

  六是加快建设区域特色总部基地。立足浙江丰富的民营经济资源和对接上海的区位优势,大力引进和培育生产性企业职能总部、科研性总部、行业性总部,吸引浙江本土和上海区域性企业总部向杭州湾布局,发展楼宇经济,建设环杭州湾最具活力的商务核心区和面向亚太的特色总部经济集聚区。

  三、放大世博效应,加快建设全面对接大上海的先行区

  上海世博会是一次东西方文明交流的盛会、全球化的盛会,必将对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必将进一步加快长三角各地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进程。以世博为契机,我们将充分发挥好宁波杭州湾新区“桥头堡”作用,更加积极主动的加强与上海的全面对接,深入推进各个领域的学习合作,充当全面对接大上海的“急先锋”。更好地依托大上海、服务大上海,促进宁波杭州湾新区更好更快地发展。

  一是加强体制机制的对接。要学习上海浦东新区发展经验和配套改革试点成果,运用到宁波杭州湾新区的开发实践中来,在政府管理、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等领域大胆先行先试,做好浙江深化改革的排头兵和扩大开放的先行区。主动加强与上海人力资源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旅游市场等制度对接,积极参与和推动长三角市场一体化建设。

  二是加强重大基础设施的对接。在浙江省、宁波市的支持下,积极推动重大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布局,加快杭州湾跨海铁路、城际轻轨等重大设施的规划建设,提升与上海及周边城市群的同城化效应,更好地接受上海的辐射。

  三是加强重大产业的对接。借助上海国际性平台,发挥新区特色优势,吸引全球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向杭州湾梯度转移和布局。推进区域的错位分工和联动发展,加强与上海嘉定、松江、临港及苏浙等地新城开发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

  四是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对接。更加充分地消化吸收世博会成果,加强与上海在信息化、低碳、环保等领域的学习合作,特别加强在物联网先进技术研发和应用等领域的合作,指导和带动杭州湾新区智慧和生态新城建设。

  五是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对接。充分借助上海人才资源优势,全面加强与上海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专业化服务机构的对接,完善更加有效的人才扶持政策,开辟新区与上海之间人才流动的绿色通道,吸引一批有国际视野和行业领先水准的高端人才到杭州湾新区创业,支持宁波杭州湾新区的大开发大建设。

  女士们、先生们,宁波杭州湾新区的开发建设得到了广大媒体的大力关心和支持,我们真诚地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注宁波杭州湾新区,也热忱地欢迎大家到宁波杭州湾新区采风采访!

[1]  [2]  下一页  尾页

编辑: 赖小惠纠错:171964650@qq.com

加快建设接轨大上海的“桥头堡”

稿源: 2010-07-30 18:04:00

  宁波杭州湾新区管委会主任周江勇

  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我们很高兴有机会在此举行新闻发布会,这是宁波杭州湾新区管委会成立以来的首场新闻发布会。首先要感谢上海市委外宣办的大力支持,感谢“上海世博神州风采”组办方给我们提供的平台,更要感谢各家新闻机构对宁波杭州湾新区的关注和支持。

  宁波杭州湾新区位于宁波市域北部,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因大桥而建,因大桥而兴,从2001年开始启动开发建设。去年下半年以来,为了深入贯彻国家新一轮沿海开发开放战略,更好更快地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为了加快推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上浙江”的发展部署,加快实施“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战略;为了更好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促进区域经济转型提升,培育经济新的增长极,浙江省委省政府、宁波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加快开发建设宁波杭州湾新区的重大决策,对宁波杭州湾新区的定位、规划和开发建设体制进行了重大调整。今年2月23日,宁波杭州湾新区管委会正式挂牌成立。

  宁波杭州湾新区区域规划陆域面积23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50平方公里,是浙江省首个海洋经济发展大平台,承担着引领浙江科学发展、加快转型升级的重大使命。其发展定位是:国家统筹协调发展的先行区、长三角亚太国际门户的重要节点区、浙江省现代产业基地、宁波大都市北部综合性新城区。目标是通过10到20年的努力,把杭州湾新区建设成为宁波和浙江省发展起点最高、速度最快、协调性最好的区域。

  宁波杭州湾新区作为浙江省及宁波市接轨大上海的前沿,直接受惠于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和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崛起。在这次世博会上,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的深刻内涵,当今世界所展示的城市发展先进理念和最新成果,为宁波杭州湾新区未来新城的开发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启迪和借鉴;我们也更加深刻感受到了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引领长三角、服务全中国、面向全世界,更加坚定了我们加快接轨大上海、融入全球化的信心和决心。

  下面,我就宁波杭州湾新区乘世博东风,加快建设接轨大上海的“桥头堡”这一主题,介绍三方面内容:

  一、发挥综合优势,加快建设最具特色的智慧新城、生态新城

  宁波杭州湾新区有哪些综合优势?放眼整个长三角地区,宁波杭州湾新区是十分难得的“风水宝地”。一是区位优势突出,新区居于上海、宁波、杭州、苏州等城市的几何中心,贯通东西南北,交通十分便捷,处于上海1个半小时交通圈内;二是产业基础发达,背靠浙江省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产业链配套齐全,周边人均GDP达1万美元,是国内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消费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三是生态资源和环境优越,区域内拥有43.5平方公里的珍稀自然生态湿地,是“鸟类的天堂”,得到了世界银行全球保护基金的专项资助。四是土地资源丰富,拥有广阔的可围垦海涂资源,近期可利用土地达10万多亩,拥有发展新兴产业和新型城市的广阔空间;五是体制高效灵活,新区管委会高规格配备,独立行使宁波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宁波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汇全市之智、聚全市之才”支持新区的开发建设。

  宁波杭州湾新区将建设一个怎么样的新城?按照世界眼光和国际化标准,我们大胆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理念,进行高起点规划和设计。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长三角地区最具特色的智慧和生态新城。

  建设“智慧新城”,通俗理解,就是广泛、高水平应用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城市,是信息化应用的示范城市和标杆城市。建设“智慧城市”,是宁波在举办了上海世博会“信息化与城市发展”主题论坛后的一个重大成果,反映了未来城市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趋势和经济社会全面变革的要求。宁波杭州湾新区作为宁波智慧城市的示范基地,将率先确立起智慧发展理念,以信息化带动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将率先推进新兴信息化产业和核心技术的发展,建设智慧产业高地;将率先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在政务、企业、物流、金融、交通、公共服务、社区和文化娱乐、医疗、安保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建设网络基础设施高度发达、信息应用“无所不在”、生产生活高效便捷的示范城市。

  建设“生态新城”,就是要突出生态第一的理念,将生态环保贯穿到每个城市规划建设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实现城市从注重生产向注重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的转变。在具体开发实践中,全面加强原自然生态的保护和城市环境景观的塑造,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低碳型工业、低消耗型的现代服务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把宁波杭州湾新区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层次高端、具有现代都市气息与浓郁田园风光交相辉映、宜居宜商宜业的现代化生态新城区。

  二、融入上海“两中心”,加快建设长三角分工协作重要基地

  去年4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进一步确立了上海作为长三角和全国的经济龙头地位;今年5月,国务院又正式公布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提出了建设“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三大战略定位,明确了“一核九带”发展布局和包括宁波在内的16个周边城市的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定位,为我们参与长三角区域分工协作、融入上海“两个中心”,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路径。

  宁波杭州湾新区处于长三角南翼沿杭州湾产业带的核心区,也是融入上海“两中心”、建设亚太国际门户的重要节点区。着眼于长三角一体化的大格局大趋势,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区域分工协作,着重推进“六大”基地建设。

  一是加快建设以重大装备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依托新区丰富的空间资源、便捷交通和周边城市发达的产业配套基础,加快发展具有较高土地容量和先进技术集成的汽车整车、海洋设备、交通装备、节能环保设备等装备制造业,积极培育智能家电和IT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新兴战略性产业,带动区域民营经济的转型提升。目前,新区依托浙江汽配产业发达、港口物流便捷的优势,正在规划建设10平方公里的国际汽车产业城,努力引进一批汽车整车制造企业,目标是将其建设成为国内最具发展潜力、全球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汽车制造基地。

  二是加快建设物联网研发制造和应用示范基地。根据宁波建设“智慧城市”发展部署,重点推进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大力引进和发展先进传感器、控制芯片、无线通信、网络数据管理等核心技术研发和生产企业,发展智慧产业;加快物联网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推广应用,推进智慧社区、智慧金融、智慧政务,加快抢占物联网产业的制高点。

  三是加快建设金融后台服务业基地。抓住国际国内金融机构新一轮后台建设布局和后台服务外包的机遇,充分利用新区生态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商务成本较低的优势,在新区城市功能板块中心景观湖区规划建设总占地1500亩的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吸引一批从事金融服务外包的企业和机构落户,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后台服务业的首选区。

  四是加快建设休闲旅游和运动基地。发挥世界第一跨海大桥、海涂湿地等独特资源优势,顺应长三角城市群追求健康时尚的消费升级需求,大力发展旅游休闲和体育健身产业,加快商务、会展、文化、教育、医疗、体育赛事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建设浙东地区旅游集散枢纽,打造国际高端生态休闲旅游城市,成为长三角南翼重要的旅游休闲目的地和杭州湾历史文化旅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是加快建设国际物流体系中转基地。依托上海港和舟山-宁波港两大世界大港和广阔的市场腹地,发挥宁波杭州湾新区港、海、桥联动的交通优势,完善物流通道,加快区域“大通关”建设,发展无水港物流,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拓展区和亚太门户的重要节点区。

  六是加快建设区域特色总部基地。立足浙江丰富的民营经济资源和对接上海的区位优势,大力引进和培育生产性企业职能总部、科研性总部、行业性总部,吸引浙江本土和上海区域性企业总部向杭州湾布局,发展楼宇经济,建设环杭州湾最具活力的商务核心区和面向亚太的特色总部经济集聚区。

  三、放大世博效应,加快建设全面对接大上海的先行区

  上海世博会是一次东西方文明交流的盛会、全球化的盛会,必将对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必将进一步加快长三角各地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进程。以世博为契机,我们将充分发挥好宁波杭州湾新区“桥头堡”作用,更加积极主动的加强与上海的全面对接,深入推进各个领域的学习合作,充当全面对接大上海的“急先锋”。更好地依托大上海、服务大上海,促进宁波杭州湾新区更好更快地发展。

  一是加强体制机制的对接。要学习上海浦东新区发展经验和配套改革试点成果,运用到宁波杭州湾新区的开发实践中来,在政府管理、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等领域大胆先行先试,做好浙江深化改革的排头兵和扩大开放的先行区。主动加强与上海人力资源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旅游市场等制度对接,积极参与和推动长三角市场一体化建设。

  二是加强重大基础设施的对接。在浙江省、宁波市的支持下,积极推动重大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布局,加快杭州湾跨海铁路、城际轻轨等重大设施的规划建设,提升与上海及周边城市群的同城化效应,更好地接受上海的辐射。

  三是加强重大产业的对接。借助上海国际性平台,发挥新区特色优势,吸引全球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向杭州湾梯度转移和布局。推进区域的错位分工和联动发展,加强与上海嘉定、松江、临港及苏浙等地新城开发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

  四是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对接。更加充分地消化吸收世博会成果,加强与上海在信息化、低碳、环保等领域的学习合作,特别加强在物联网先进技术研发和应用等领域的合作,指导和带动杭州湾新区智慧和生态新城建设。

  五是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对接。充分借助上海人才资源优势,全面加强与上海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专业化服务机构的对接,完善更加有效的人才扶持政策,开辟新区与上海之间人才流动的绿色通道,吸引一批有国际视野和行业领先水准的高端人才到杭州湾新区创业,支持宁波杭州湾新区的大开发大建设。

  女士们、先生们,宁波杭州湾新区的开发建设得到了广大媒体的大力关心和支持,我们真诚地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注宁波杭州湾新区,也热忱地欢迎大家到宁波杭州湾新区采风采访!

[1]  [2]  下一页  尾页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赖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