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60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全市“三农”工作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东扩、北联、南统筹、中提升”区域发展战略,城乡区域发展呈现出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全市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超过85%,城市化率达到63%,城乡统筹水平综合测评得分连续四年位居全省第一。
一、回顾新中国成立60周年历史,我市农业农村实现大跨越
从“人”的发展来看,农民纷纷“洗脚上田”,文化素质全面提升。解放初期,宁波共有农业人口300万人,农村劳动力几乎全部从事农耕生产,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存在一大批文盲、半文盲。而今,许多农民已完全改变了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告别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向黄土背朝天”的单纯依赖土地维系生计的历史。全市现有农业户籍人口369.6万人,其中85%以上农村劳动力已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单纯从事第一产业的比例降至约10%,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极大丰富。
从“地”的产出来看,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农产品越来越丰富。2008年全市粮食平均亩产达到454公斤,比1949年175公斤增长了1.5倍。2006年,宁波“甬优6号”第一个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杂交稻,2007年,“甬优8号”亩产达903.3公斤,创造我国稻麦两熟水稻单产最高记录。我市已有11个“甬优”新品种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甬优”系列杂交稻已累计推广种植20万公顷,增产粮食1.5亿公斤,以人均年消耗200公斤算,五年多养活了75万人。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已达到263.3亿元,比1949年的3.2亿元增长81倍,比1978年增长23倍。主要农产品供给实现由长期短缺向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
从“房”的建设来看,农村楼房鳞次栉比,农民居住条件发生质的飞跃。解放初期宁波农村房屋以草房、瓦房、平房为主,农民家徒四壁,根本没有一件象样的家俱。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小城镇建设加速发展,农村人口逐步向小城镇集聚,住房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而今我市农村楼房成排,绿树成行,别墅洋房处处见,高楼大厦也不少,并且农村住房建设有规划,布局更合理,配套更完善。电视、冰箱、微波炉等现代家俱,甚至汽车等高档消费品,纷纷进入了普通农民家庭。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55.86平方米,是1985年的2.5倍。
从“钱”的收入来看,农村经济日益繁荣,农民兄弟的口袋“鼓”了起来。解放初期农民生活温饱不足,脸呈菜色,家无余钱,人均年收入仅54元。而今农民生活向小康和初步富裕发展,农村“老板”越来越多。2007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2008年达到11450元,连续5年实现两位数的增长,连续多年稳居副省级城市首位。60年间农民收入增长了211倍,改革开放30年来农民收入增长了88倍。
60年来宁波“三农”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党和政府对“三农”工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三农”政策的改革创新,离不开广大农民群众的艰苦奋斗。纵观宁波的“三农”发展历程,三大改革创新构成了宁波“三农”发展三个重要时期。
一是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 1950~1952年,我市成功完成土地改革,共没收、征收土地226.79万亩,雇贫农人均分得土地1.91亩。300万宁波农民获得土地和必要的生产资料,生产热情高涨,迎来了我市农业发展的第一个高潮。
二是家庭联产承包,促进农村经济大发展。1979年冬,宁海县桑洲公社桑洲大队社员联名签字画押,率先实行分田到户,掀开宁波家庭联产承包序幕。1982年宁波地区在江北区慈城开展试点,随后在各地迅速推开。到1984年家庭联产承包基本完成。(全宁波地区有3.43万个生产队实行了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占到总队数的98.5%,113万农户承包了350万亩集体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突破了“一大二公”、“大锅饭”的旧体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村经济得到大发展,自由市场逐步形成,部分农户跃升为“万元户”,农村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三是统筹城乡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十六大来,我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把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农民与市民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谋划,实施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的协调发展,持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深化农村改革,出台惠农政策,开创了“三农”发展全新局面。2002年,北仑区作为全省农业税改革试点,率先免除农业税,2004年全市全面实施。农业税的废止,标志着公共财政由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逐步转变为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公共财政开始惠及农村。随后我市进一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积极实施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促进了城乡二元结构的逐步改变。
二、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方略,谱写“三农”发展新篇章
2003年以来,我市全面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以实施“六大工程”为抓手,着力推进六大统筹,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积极探索创新,统筹城乡发展政策体系不断完善。2003年以来,我市采用“1+X”的模式,每年出台一个惠及农业、农村、农民的综合性政策,同时制订出台多个配套政策予以贯彻落实。2005年,我市又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统筹城乡发展纲要》和六个子规划,提出“六大统筹”(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劳动就业、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六大工程”(“强龙工程”、“百千工程”、农村新社区建设工程、百万农民培训工程、人口梯度转移工程、平安和谐工程)。至今我市已出台“三农”综合性政策7个,其中6个是一号文件,各类市级配套文件近100个,内容覆盖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市委市政府还每年定期召开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和新农村建设现场会等,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部署,进一步促进了“三农”政策贯彻落实。
二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本建成。优化农业结构调整,全面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形成农业特色产业带和十大农业主导产业,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农业产业体系。积极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形成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专业大户等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了农业社会化经营服务体系。传统农业加速向集约、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转型,并出现集生产、生态、休闲、旅游、文化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能力得到全面提升。2008年率先提出了在全省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市,并计划于2012年完成创建目标。(目前全市已建成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9个,产业基地集群达到63个,市级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特色村(示范点)区74个,有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18家,吸纳农民就业9.32万人,联结农户115.94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842家。全市各类农业机械总动力310万千瓦,水稻机插面积位居全省第一。)
三是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加速推进。2003年我市开始实施“百千工程”,推进全面小康示范村和环境整治村建设,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全市已建成全面小康村269个、环境整治合格村1836个,占全市行政村的70%以上,已有15个镇(乡、街道)通过了成片连线推进村庄整治验收。农村环境实现由“脏、乱、差”向“洁、齐、清、绿”转变。农村公共服务加速发展,社区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积极推进交通、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农村“十五分钟生活、文化、卫生服务圈”进一步形成。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市新农保参保人数达到13万人,其中待遇享受人数为12.8万人(享受标准150~450元/月);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参保人数达到54.9万人,待遇享受人数为37.9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水平达到218元,参合率达97.05%。创新联镇带村和村企结对等载体,形成全社会合力共建新农村的良好氛围。联镇带村工作累计落实帮扶项目200多个,到位资金5000多万元;村企结对覆盖率达到100%,结对企业累计协议出资6.69亿元,实际到位4.85亿元。
三、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三农”体制机制力求再突破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对农村改革发展作出新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明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战略,将“三农”发展提到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为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我市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三农”工作,启动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制定出台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为新一轮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定下了基调。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我市将围绕完善农村体制机制和破解发展难题,以加强制度建设为抓手,着力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取得新突破。下步我市“三农”发展着重要处理好四个方面问题。
一是处理好“人往哪里去”。多渠道帮助农民转移就业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统筹城乡一体化改革与发展的突破口。首先继续做好农民转移就业和下山移民工作,使一部分农村能人从第一产业分离出来。其次是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坚持“口袋”与“脑袋”一起富,花大力培训农民,提高转岗就业能力,稳定在二三产业的就业,鼓励创业,拓展农民致富空间。同时做好农民合法权益的保障工作。
二是处理好“地从哪里来”。在严格坚持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权流转,提高土地的产出率、资源的利用率。全面实施农村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集中改建工作,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搞活和宅基地置换流转,节约农村建房用地,做好退出的宅基地复垦工作,提高农村宅基地的利用率。
三是处理好“房在哪里建”。深化中心镇改革,加快卫星城市发展,通过5年试点,将一批中心镇发展成具有人口集中、产业集群、资源集约等特色的现代化宜居宜业小城市。加快中心村建设,尽快制订规划,明确布局,加大财政投入,引导农村人口和农村配套建设向中心村、中心镇集聚、集中。
四是处理好“钱从哪里出”。要实现城乡一体,在资金的保障上要坚持多措并举。首先是加大公共财政支出向农村倾斜。扩大财政转移支付,扶持农业农村建设发展,做好落后地区扶贫工作,促进区域平衡发展。其次是做好土地收入文章,农村土地出让金、土地使用税、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等收入,优先用于农村建设。第三是发挥社会融资功能,拓展农村筹资渠道。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完善机制体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江北区推出了“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模式)。进一步完善村企结对工作,引导更多的工商企业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第四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挥农民主体作用,鼓励村民自筹资金参与建设。市委、市政府提出:到2012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5000元;到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以上,达到26000元,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如期实现发展目标,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全市“三农”有关部门将会切实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为我市的“三农”事业付出最大努力,作出更大贡献。
编辑: 陈佳纠错:171964650@qq.com